投資心態|關於「順序」與「紀律」

2021/10/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來老生常談一下,今天想說說小資族、小慘戶、菜籃族、新手投資人常常缺乏的「順序」與「紀律」。
先說「順序」吧!
為什麼會說缺乏順序,這大概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說,大的面向是指整體的規畫部分,例如覺得年輕不會生病,就不想買醫療保險,或者覺得要先存到一大筆錢之後才能開始投資;小的面向例如買股票,覺得這隻好就梭哈全押,然後再來下跌沒錢可以攤低或者乾脆認賠損出。
有發現了嗎? 不管是大或小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思維上是0直接到100的跳躍思考法,而非0、10、20、...、100的逐步依序履行模式,因為思考模式是零直接一百,所以在保險跟理財在選擇時,就會選擇好像短期可以快點看到好處的(反正不重要的賺到錢之後就可以一次買足),而不是確保無後顧之憂後進一步開始研究資產規劃。
因為思考模式是零直接一百,所以即使想投資也是要先存到一筆錢例如100萬,才能開始買投資,而不是累積個一兩萬就買個低價位的金融股慢慢配息,滾大雪球。 因為思考模式是零直接一百,即使投資也是一次All in梭哈押好押滿,而不是依序分批進場。
其實這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人性,也就是我們的大腦其實是喜歡偷懶的,因為大腦喜歡偷懶所以行為模式也容易隨之偷懶,因為不想用腦想偷懶但事情還是要做,所以就找出各種看似可靠且又不用動腦的方式來讓自己那顆空氣腦放心,最好這方法能一步登天更佳,最常使用的方式例如依賴經驗,不管是正確的經驗或錯誤的經驗,所以我們會看到老一輩的經歷股災的會喊4000點才要進場,喊萬點太高,而不去考慮當時與現在的時空背景、公司家數、大盤本益比股淨比等各種需要思考的因素,反正講幹話喊一喊不用動腦啊,在當時4000進場買進獲利的更甚至可能出現所謂「生存者偏差」的邏輯謬誤,上次幸運這次呢?恐怕很難說。
缺乏順序概念這個想法,其實是書僮我從開始打工賺錢一直到出社會,從開始投資到現在一直掛在心裏很大的疑惑,或許這跟我們從小到大都採取填鴨式的教育,而都不重視邏輯推衍或歸納分析的教育有關吧? 從零直接一百,是不是就跟填鴨式教育一次塞飽很類似呢?
說完「順序」,接著來說說缺乏「紀律」吧!
首先,紀律是違反人性的,人性偏好的是偷懶與隨性,要固定維持某個穩定模式是很困難的,若真的要說人性本身就存在的紀律的話,那大概就是健忘吧,因為健忘所以相同的錯誤會不斷的犯,問了A老師明牌被套,所以改問B老師後又被套,這就是健忘,而且是完全符合人性的「想偷懶的健忘」,不知道這個大家是否也心有戚戚焉呢?
那為什麼書僮我會覺得缺乏紀律也是通病呢?
其實,與其說是缺乏紀律,倒不如說是因為缺乏順序所衍伸的必然結果啊。舉個例子來說,大家有沒有做過什麼計畫安排,但最後執行時卻往往跟計劃相差甚遠,最後乾脆就牽拖賴給「計畫趕不上變化」這句無腦幹話的經驗呢? 如果有,不妨回想一下,如果這個計畫是量身打造,經過合理的順序規劃,執行過程中是否真的有完全遵守規畫的執行呢?還是當中有著一點小偷懶,然後中偷懶,再來則是大偷懶,最後就乾脆賴給「計畫趕不上變化」了。
為何會如此?其實就是因為紀律是違反人性的啊,而紀律是依據一定規律次序的執行過程,因此書僮我才會說缺乏紀律是因為缺乏順序所衍伸的必然結果。
投資理財跟紀律有什麼關聯?
當然有關連,最常拿來說的莫過於「停損的紀律」,這應該是最讓人感觸良多的吧?特別是虧錢要砍的當下,心理是不是一直有個聲音告訴你「要是砍在最低反彈了怎麼辦,還是凹看看好了」然後就懷抱夢想不管停損紀律凹了,對,這就是人性。 除了缺乏「停損的紀律」,當然也有缺乏「投資的紀律」、「存股的紀律」。 以存股的紀律來說,有存股的朋友不妨回想一下,剛開始想存股時怎麼想的? 是每個月固定先預扣多少,累積三個月左右買個一張,或是乾脆定期定額每月固定扣繳買股呢?還是先處理開銷再說,月底有剩再存起來或再拿去投資呢?
書僮我猜想沒意外的話「有了再存」的比率應該會比「存了才有」高很多吧,那既然是有了再存,不妨可以問問自己或者自我回過頭檢視執行計畫的過程,有嗎?或者即使有真的有存嗎?沒錯,計畫趕不上變化、存的不如預期、累積的量不如預期,這就是不折不扣的紀律問題。 缺乏紀律,但是又不甘平庸想發財,但是又想偷懶,那再來後續是怎樣的發展劇本,這應該是可以料想的到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濕王講股
濕王講股
濕王講股,由濕王與台股小書僮組成,濕王因常在網路吟詩得名,小書僮經金融海嘯洗禮後鑽研價值投資。在記錄讀書心得與建立自己交易聖盃的過程中,讓更多投資同好一起閱讀與驗證檢討。 FB:https://www.facebook.com/kingofpoetatstock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