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範傳與孫策之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呂範跟張昭,其實是江東軍的文武中流砥柱。
從孫策起兵,一直到孫權稱帝。

呂範在孫權時代雖然位高權重,但其實沒什麼建樹。
跟小傢伙們也根本就沒有往來。

所以前篇完全把重點放在他跟孫策的友情上。

孫策討伐黃祖之後,曾經上表給曹操,列出此戰功臣:
周瑜、呂範、程普、孫權、韓當、黃蓋。

其中,周瑜、呂範、程普、韓當這四個人是有明顯記錄,沒有跟著孫策回去的。
為了強調呂範跟孫策的友情,所以省略掉,其實周瑜才是平亂軍主帥。

當地的太守孫賁跟武將太史慈,都是孫策非常信任的人,卻還要出動周瑜呂範,足見當時的鄱陽之亂,有多麼大的威脅。

但北伐更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以三國志名偵探裴松之的結論,其實刺殺孫策的幕後黑手,理應是陳登。
根據江表傳的描述,當時孫策已經展開北伐,而陳登做為第一線防守,派出了間諜聯絡嚴白虎的殘黨。

而孫策在丹徒等待運糧的時候,外出狩獵,遭到刺殺。

不過即使是老裴讀三國,也認為當時孫策江東安定無虞。
並沒有關注到這次鄱陽之亂。

呂範傳的結尾,不知道大家看得懂我的意思嗎?

我的意思是,呂範跟孫權合謀,害死了孫策。

鄱陽平亂後,周瑜其實留在那邊鎮守。
程普則回到他的駐地石城。
韓當領樂陽長,印象中也在鄱陽那一帶。

只有呂範回去會合,他本身就是無駐地,孫策直屬都督。
而呂範也順利取得了孫策軍的軍權。

但無論如何,千里之外的呂範,不可能控制孫策外出打獵設伏,所以當時孫策身邊必然有另一個合夥人。

陳壽有一個春秋筆法,供大家參考。
在孫權傳中,陳壽把孫權舉茂才放在破盧江跟伐江夏之前,並補述使者劉琬給朝廷的報告,表示孫權英才。

但在孫策傳中,孫權舉茂才其實是攻破盧江之後的事情。

「策并江東,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撫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為子章取賁女,皆禮辟策弟權、翊,又命揚州刺史嚴象舉權茂才。」

簡單說,曹操跟孫匡和孫賁結親家,並且徵召孫權跟孫翊。而且孫權還被舉了茂才。
也就是在孫策的江夏之戰後,孫權必須前往許昌,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再說得更明白點,曹操指定了孫權去當人質,但孫策並沒有提出反對。

孫權很緊張,也很明白。
他後來死也不讓自己的兒子孫登去當人質,不惜跟曹丕開戰。
很可能就是這時候種下的因。

在這個敘述角度底下,你可以明白,為什麼孫策死後,孫權悲戚大哭嗎?
不是演的。

孫權是哭自己做錯了。

他以為哥哥要犧牲他,結果最後當張昭跟孫策說,孫翊比較好的時候,孫策選了他。
孫權萬萬沒想到,其實哥哥最愛的還是他。

還有一部分是,孫權跟呂範可能只是想要讓孫策受傷,並沒有打算制孫策於死地。
不管是吳歷還是搜神記,其實都說明孫策是自爆的。

這邊我們就看一下,呂範在發什麼神經。
很明顯的,主因是周瑜。

周瑜跟孫策的往來,始於孫堅尚在,是所謂總角之交。
但孫堅死後,孫策進行一連串的大冒險,在下江東之前,周瑜都不在。

這段時間,孫策的好兄弟,是呂範。

下江東到破劉繇之間,則是呂範跟周瑜重疊的時間。
這時候發生什麼呢?

孫策對周瑜親愛有加,呂範開始去地方上任。

等到周瑜離開,呂範就去找孫策下棋,成為第一任大都督。

平定祖郎太史慈之後,周瑜又回來了。
呂範這次沒有被發配邊疆,但實實在在的被周瑜壓了一頭。

陳壽寫的非常非常有趣。
呂範跟周瑜都被記錄了,兵二千,騎五十匹。
呂範為征虜中郎將;周瑜為建威中郎將。

看起來孫策對這兩個人的態度,應該是完全平等。

但不管在上表朝廷,還是實際領軍,以及出謀劃策的部分,周瑜都排在呂範前面。
而且你知道嗎?周瑜的棋,向來行險。

呂範則是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注重小處穩定的人。

他們終究是不能相容的油與水。

而呂範自己也說了,重要的是平天下的夢想。
不是孫策這個人,這個君主。

孫權統事後,呂範的權位仍然一直都在極高處。
就算他未建尺寸之功。

但同時,我們也看得出來,孫權重視周瑜較多,且跟呂範幾乎完全沒有私交往來。
要知道,呂範跟張昭,其實等於是孫權乾哥哥乾爸爸的人。

跟吳夫人的關係也很好。

孫權這樣疏遠呂範,卻又賜予高位……即使無關孫策之死,孫權也很顯然在怕這個乾哥。

陳壽更在呂範傳的末尾記了:
「初策使範典主財計,權時年少,私從有求,範必關白,不敢專許,當時以此見望。權守陽羨長,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輒為傅著簿書,使無譴問。權臨時恱之,及後統事,以範忠誠,厚見信任,以谷能欺更簿書,不用也。」

簡單翻譯一下,孫權年輕的時候,想請呂範撥錢給他花,呂範表示不行。
但另一個周谷則會幫孫權做假帳。
等到孫權上位,就重用呂範,廢除周谷。

這邊與其說是對呂範的描寫,不如說是誇獎孫權換了位子換了腦袋,好的方面。

但我們也能看出,呂範跟孫權,和曹洪跟曹丕的關係有87%像。
孫權的性格,要是真的尊重大公無私者,陸遜也不用氣死了。

以上做為前篇補遺,僅供參考。
未來應該也還有談到孫策的機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5會員
919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說到孫策的好兄弟,通常第一個想到周瑜,第二個想到太史慈。 呂範是誰? 三國演義中,說呂範原本是袁術手下的謀士。 事實上,在孫權的眼中,呂範是大將軍,堪比雲台二十八將排行第二的吳漢。 這樣的地位,過命的交情,卻隱沒在歷史當中……或許,只因為呂範的「誠實」啊。
小霸王孫策。 在短短一兩年內征服江東,擁有與中原群雄一拚之力的少年。 他沒有曹操的家財萬貫,也沒有劉備的皇室招牌。 正因如此,世人多道孫策勇猛善戰。 善戰是沒錯,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孫策比任何一個三國群雄,都還要早就取得了自己的「大腦」:軍師。 孫策成為一方霸雄的好大一盤棋,可是史書中就記載著的了。
這邊當然不是說,陸遜的長相無人能比。 將統兵,帥治軍。 陸遜本身並沒有任何武將的威猛事蹟。 但說到領軍打仗,三國時代恐怕沒有誰的成績單比他更優秀。 而且他的身上,還背負了決定天下大勢的兩大戰役……
傳說中,東吳有四大都督。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陸遜走後,東吳是否再無名將? 不要小看了,從年輕時就苦幹實幹,默默拚搏的人們。 上位,不是遞補而已。 更是因為,成熟。
在三國二創作品,只有三國演義的年代。 潘璋可是非常出名的武將。 出名在棒打落水狗關羽。所以算是臭名。 難得近年鉅作《火鳳燎原》又點了潘璋的名。 但不是跟陳武搭檔,是咱們的暴衝哥徐盛。 潘璋跟徐盛,是敗將。 敗者無一死。 將來富如山。 是刺客。 陳某為什麼要這樣設定? 且讓我們來看看,三國志中的潘璋。
蜀有五虎將,魏有五子良將。 東吳地大物博,直接來個江表十二虎臣,比你們加起來都還多。 徐盛,從一個暴衝少年,只能看著戰神張遼的背影。 到最後,竟成為了能夠擊退曹魏數十萬大軍的護國大將。
要說到孫策的好兄弟,通常第一個想到周瑜,第二個想到太史慈。 呂範是誰? 三國演義中,說呂範原本是袁術手下的謀士。 事實上,在孫權的眼中,呂範是大將軍,堪比雲台二十八將排行第二的吳漢。 這樣的地位,過命的交情,卻隱沒在歷史當中……或許,只因為呂範的「誠實」啊。
小霸王孫策。 在短短一兩年內征服江東,擁有與中原群雄一拚之力的少年。 他沒有曹操的家財萬貫,也沒有劉備的皇室招牌。 正因如此,世人多道孫策勇猛善戰。 善戰是沒錯,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孫策比任何一個三國群雄,都還要早就取得了自己的「大腦」:軍師。 孫策成為一方霸雄的好大一盤棋,可是史書中就記載著的了。
這邊當然不是說,陸遜的長相無人能比。 將統兵,帥治軍。 陸遜本身並沒有任何武將的威猛事蹟。 但說到領軍打仗,三國時代恐怕沒有誰的成績單比他更優秀。 而且他的身上,還背負了決定天下大勢的兩大戰役……
傳說中,東吳有四大都督。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陸遜走後,東吳是否再無名將? 不要小看了,從年輕時就苦幹實幹,默默拚搏的人們。 上位,不是遞補而已。 更是因為,成熟。
在三國二創作品,只有三國演義的年代。 潘璋可是非常出名的武將。 出名在棒打落水狗關羽。所以算是臭名。 難得近年鉅作《火鳳燎原》又點了潘璋的名。 但不是跟陳武搭檔,是咱們的暴衝哥徐盛。 潘璋跟徐盛,是敗將。 敗者無一死。 將來富如山。 是刺客。 陳某為什麼要這樣設定? 且讓我們來看看,三國志中的潘璋。
蜀有五虎將,魏有五子良將。 東吳地大物博,直接來個江表十二虎臣,比你們加起來都還多。 徐盛,從一個暴衝少年,只能看著戰神張遼的背影。 到最後,竟成為了能夠擊退曹魏數十萬大軍的護國大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代號鳶二創 活動 七載相逢之秋 孫策線延伸   [CP構成] 孫策x廣陵王 微策瑜要素XD (沒有真的寫什麼辛口啦不用怕,只是帶過~帶過) 瑜x喬 被上場活動結局炸到吱吱叫~所以就咻咻自我療癒了 因為原作遊戲特性,以殿下第一人稱書寫 拜堂和生子的內容都有,在意者慎~ 整體很淡口,大概R12程度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春秋早期,鄭國在中原地區有著霸主的地位,鄭國君主鄭莊公除了「狹天子以令諸侯」,在天子親征鄭國時,還公然出兵抵抗,發生了著名的「射王中肩」事件。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代號鳶二創 活動 七載相逢之秋 孫策線延伸   [CP構成] 孫策x廣陵王 微策瑜要素XD (沒有真的寫什麼辛口啦不用怕,只是帶過~帶過) 瑜x喬 被上場活動結局炸到吱吱叫~所以就咻咻自我療癒了 因為原作遊戲特性,以殿下第一人稱書寫 拜堂和生子的內容都有,在意者慎~ 整體很淡口,大概R12程度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Thumbnail
春秋早期,鄭國在中原地區有著霸主的地位,鄭國君主鄭莊公除了「狹天子以令諸侯」,在天子親征鄭國時,還公然出兵抵抗,發生了著名的「射王中肩」事件。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