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群見到一子,只愛聽爵士樂,言必稱爵士、融合爵士、前衛爵士、自由爵士,説音樂越複雜越好,搖滾、民謠、龐克、藍調、電音等等在他眼裡都沒有他愛聽的爵士樂厲害。台灣音樂也不入他眼,甚至認為「有大聯盟看,為何要看台灣的比賽」。
回首從前,曾經除了重金屬,也沒有音樂入我的眼,此君只是把我的金屬換成爵士,其他都一樣。所以我懂,因此我只會呵呵,懶得糾正或批評他,僅覺得都是一個「半桶水響叮噹」罷了,一如現在的我看當年的我。更何況,好壞全繫於主觀,主觀又常隨著時間變客觀,別話死自己。但寧做癡人不打癡語的道理,沒經歷過哪裡會懂?歲月是殺豬刀,也可以是照妖鏡,總能映顯出往日的不成熟。
又反思:沒有不成熟,哪來成熟?如果人人都成熟,那大家都沒搞頭。
唯有大智若愚應該還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這是年輕人的修行。老人呢,要煉的是避免心死,否則求知若渴將成幹話,我也還有山丘得越啊。
就一句:自己沒有很懂的東西,實該避免妄加批評,不然只是更加貽笑大方。
現在常想,人總有本位主義,除了想法外,其實年齡也是普遍致因:年輕人覺得老人不長進、老人覺得年輕人不圓熟。酸我自己就好。我年輕時總愛引用 Bob Dylan 的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時代正在改變),當中唱道:
Don't stand in the doorway
Don't block up the hall
For he that gets hurt
Will be he who has stalled
不要站在門口
不要堵塞大廳
因為受傷的
將是停滯不前者
(陳黎、張芬齡譯,出自《巴布狄倫歌詩集》)
他在講那些不知變通的老人終將被時代淘汰,如此氣宇飛颺無怪乎被年輕人視為革命導師,那時他才 23 歲。
如今他唱著:
I opened my heart to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came in
我向世界打開心胸,世界於焉進入我心
這是他去年專輯中的歌曲〈False Prophet〉(虛偽先知),不管他是不是在自省,總之他不想再當先知。此時他 80 歲矣。
無論 Dylan 有沒有變,我可變了,而且我對他的私人解讀是隨著他的改變而改變;我相應著他的年輕和衰老,因為我看到他的心境變化投射在我身上。就算我自作多情也好,管他虛不虛偽,我有我從這些音樂中倚持而行的摸索及發現,那就是年紀也應該是一個多元社會中該展露寬容的元素,如同性別和宗教一樣。生死也是。
這世界不能沒有年輕人,否則無以改變;也不能沒有老人,否則無以傳承。莫以今非古,莫以古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