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北捷淡水信義線)「復興崗落羽松步道」 --- 夕陽時分金碧輝煌,迎風搖曳燦爛生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與「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扎FB粉絲專頁」,旅遊體驗是版主個人主觀感受,感受因人而異,不具任何商業促銷意圖。)


2021年12月11日週末好天氣,繼續出發追落羽松,全台各地落羽松會因所處地理位置的緯度與高度不同,變色速度也不盡相同,造訪尚未完全轉紅的落羽松林,想欣賞到金黃色澤的落羽松,只要挑對時間就能拍到金碧輝煌閃閃發光的落羽松美景,這篇請跟著我一探位於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三段53巷,一處順著北投機廠綿延近百公尺的「復興崗落羽松步道」是台北少見數量眾多密集成林的美景,大眾運輸也很方便,搭乘北捷淡水信義線至復興崗站,從1號出口出站後右轉,步行約2分鐘,即抵達落羽松步道出口。


這處「復興崗落羽松步道」由架高的木棧道與水泥地構成的步道左側,種滿了高聳入雲的落羽松,對北投在地人不是秘境,但卻曾是許多台北人沒聽過的秘境,直到近幾年透過新聞報導與部落客寫文分享,才逐漸廣為人知,每年從十一月落羽松開始轉紅,一路到隔年一月都可造訪,今年初疫情爆發前到訪,去得太晚落羽松都已飄零落地,今年歲末選在12月中旬前往,只約莫紅了兩成,但特別挑了夕陽西下落日餘暉照耀的時刻,就可以一覽綠紅交錯金碧輝煌的落羽松林,迎風燦爛搖曳生姿的美景!

raw-image
raw-image

北捷淡水新店線復興崗站在連接1號與2號的走道上,還有8位身著軍裝的女軍人銅像藝術裝置,位捷運站平添一絲英姿煥發的氛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走出復興崗站1號出口,對面是附設咖啡館的一家旅店,欣賞完了美景,回程也可來此小歇片刻,喝一杯咖啡享受悠閑自在的假日時光,出站後右轉一路前行2分鐘,就抵達這條「復興崗落羽松步道」 ,步道沿途花木扶蘇,有很多可拍可觀之處,全程路面平坦好走又不會太長,陪同家中長輩一同前來賞落羽松也沒問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歲末冬寒,台北落日的時刻也提早到下午5點左右,昨天約莫4點半抵達,正值夕陽光照整個關渡平原,一路前行看著迎風飄逸的落羽松,光輝燦爛美不勝收。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復興崗落羽松步道」架高的木棧道上,除了欣賞落羽松外,還可以隔著鐵絲網,欣賞北投機廠修理調試火車,與疾駛而過準備進入捷運復興崗站鐵道的風景,別有一番趣味風韻。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欣賞了遠處的鐵道與關渡平原風景後持續往前走,很快來到了「復興崗落羽松步道」 的末段,這裡還有更多高聳筆直矗立的落羽松,有的已經轉紅,有的還是一片翠綠,不同風貌一樣迷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漫步「復興崗落羽松步道」 除了可以欣賞到落羽松,在光影變幻下的多樣面貌外,還有沿著住家圍籬的綠色植栽,與一整片嫩紅的花朵十分繁茂可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來到了 「復興崗落羽松步道」的末端,也可說是另一個入口,有著廢棄鐵道修改的綠化植栽,在夕陽餘暉中緩步折回,帶著愉悅的心情踏上歸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從現在起到明年一月,都是賞落羽松的時節,找一天好天氣,選在傍晚夕陽餘暉時刻前往,感受落羽松千變萬化的迷人風貌。

raw-image



復興崗落羽松步道

地 址: 112 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三段53巷

如何前往:

1.自行開車至捷運復興崗站1號出口附近停好車,步行即可抵達。

2.搭捷運淡水信義線至復興崗站1號出口出站後右轉,步行約2分鐘即抵達落羽松步道出口。

(註)本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用途歡迎載明出處後轉載分享本文,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0會員
662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Mini.D Coffee高雄鼓山美術館店」是一棟兩層樓的用餐空間,推門而入,左手邊是寬敞的點餐櫃檯,可以看見各種甜點的展示櫃,也可以看見店員烹煮咖啡的身影, 待在其中享用一杯冷熱咖啡或茶,與店內提供的輕食,包括甜點、蛋糕、布丁、吐司等,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5/04/05
「Mini.D Coffee高雄鼓山美術館店」是一棟兩層樓的用餐空間,推門而入,左手邊是寬敞的點餐櫃檯,可以看見各種甜點的展示櫃,也可以看見店員烹煮咖啡的身影, 待在其中享用一杯冷熱咖啡或茶,與店內提供的輕食,包括甜點、蛋糕、布丁、吐司等,價格都很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5/03/31
這家藏身在超隱密的巷弄中的特色咖啡廳「玉虫画室咖啡 tama.atelier」,一棟結合了咖啡廳、畫室與圖書館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從2021年開幕至今已將近四年,由一位畫家 Fanko 狗仔之家開設,但經營咖啡廳與甜點都交由專人負責,經過了入口設計極其精巧的金魚缸後,裡面的金魚肥碩很吸睛!
Thumbnail
2025/03/31
這家藏身在超隱密的巷弄中的特色咖啡廳「玉虫画室咖啡 tama.atelier」,一棟結合了咖啡廳、畫室與圖書館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從2021年開幕至今已將近四年,由一位畫家 Fanko 狗仔之家開設,但經營咖啡廳與甜點都交由專人負責,經過了入口設計極其精巧的金魚缸後,裡面的金魚肥碩很吸睛!
Thumbnail
2025/03/29
一走進去就被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所吸引,店內左邊是點餐櫃檯,有態度專業和善的店員為客人解說餐飲、點餐結帳提供取餐號碼牌, 點好餐飲就能任擇一處桌椅坐下,用餐空間一分為二, 前面的用餐區靠近綠川東街的兩側明亮舒適,能一邊享用餐飲一邊欣賞街景 ; 
Thumbnail
2025/03/29
一走進去就被寬敞明亮的室內空間所吸引,店內左邊是點餐櫃檯,有態度專業和善的店員為客人解說餐飲、點餐結帳提供取餐號碼牌, 點好餐飲就能任擇一處桌椅坐下,用餐空間一分為二, 前面的用餐區靠近綠川東街的兩側明亮舒適,能一邊享用餐飲一邊欣賞街景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落羽松的緋紅穿透寒冷的空氣,旅者的眼眸也如此熱烈地燃燒著興奮與期待。 南興落羽松森林 首站,我們踏足於大溪的南興落羽松森林(曾名為八德落羽松森林)。 這裡是一塊私人的寶地,雖然進場需繳付20元門票,但幸好停車是免費的。 霄裡大池落羽松林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霄裡大池(又稱霄裡池),這裡的「霄裡大
Thumbnail
當落羽松的緋紅穿透寒冷的空氣,旅者的眼眸也如此熱烈地燃燒著興奮與期待。 南興落羽松森林 首站,我們踏足於大溪的南興落羽松森林(曾名為八德落羽松森林)。 這裡是一塊私人的寶地,雖然進場需繳付20元門票,但幸好停車是免費的。 霄裡大池落羽松林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霄裡大池(又稱霄裡池),這裡的「霄裡大
Thumbnail
臺北的南港郊山農村也有落羽松賞景秘境!只要走進九如社區可以到達這個無料景點,在冬季限定自然色彩中,拍起照來相當迷人好看! 位於南港九如社區的「麗山農民廣場」,在立冬過後正充滿著落羽松接續變色的景致,從綠色松林慢慢轉黃,再逐漸染色變澄紅色,展現千變萬化的風貌,搭配上高大尖錐狀的樹型與狀似羽毛的葉
Thumbnail
臺北的南港郊山農村也有落羽松賞景秘境!只要走進九如社區可以到達這個無料景點,在冬季限定自然色彩中,拍起照來相當迷人好看! 位於南港九如社區的「麗山農民廣場」,在立冬過後正充滿著落羽松接續變色的景致,從綠色松林慢慢轉黃,再逐漸染色變澄紅色,展現千變萬化的風貌,搭配上高大尖錐狀的樹型與狀似羽毛的葉
Thumbnail
向山遊客中心的落羽松還沒紅透!但是已經是有綠有黃又有紅,繁密茂盛,多彩繽紛,一棵棵像火紅圓錐狀的聖誕樹,五顏六色的落羽松,在冬天裡一把火,傳遞無比幸福浪漫啊!總是令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 . 向山遊客中心旁的落羽松公園----谷哥地圖上標注著:「水濱婚紗廣場」、「向山落羽松」,是一處很美
Thumbnail
向山遊客中心的落羽松還沒紅透!但是已經是有綠有黃又有紅,繁密茂盛,多彩繽紛,一棵棵像火紅圓錐狀的聖誕樹,五顏六色的落羽松,在冬天裡一把火,傳遞無比幸福浪漫啊!總是令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 . 向山遊客中心旁的落羽松公園----谷哥地圖上標注著:「水濱婚紗廣場」、「向山落羽松」,是一處很美
Thumbnail
落羽松線報青埔落羽松秘境~~開始紅了 . 大概從三年前開始注意到「落羽松」。冬天時有很多地方可以欣賞落羽松,也才發現台灣有很多地方有人種植落羽松。 . 那年來到虎尾看了個地方的落羽松都紅的好漂亮。一處就是這裡----虎尾青埔落羽松秘境。今日來到虎尾附近,特別轉來看看。還沒紅!樹木上都還是
Thumbnail
落羽松線報青埔落羽松秘境~~開始紅了 . 大概從三年前開始注意到「落羽松」。冬天時有很多地方可以欣賞落羽松,也才發現台灣有很多地方有人種植落羽松。 . 那年來到虎尾看了個地方的落羽松都紅的好漂亮。一處就是這裡----虎尾青埔落羽松秘境。今日來到虎尾附近,特別轉來看看。還沒紅!樹木上都還是
Thumbnail
最新的工作仍是時有時無,維持着每周工作三十小時或以下。沒事的時候就出門走走。難得春天不下雨,就去遠一點看看風景。區間車一坐就到了后里。 天一冷落羽松就會轉紅,去得比較晚,落羽松的葉子好多都枯了。就一個大棠看楓葉的景點,要付50元入場費。去完之後發現⋯⋯捷運站門口的公園就有落羽松了。 不過公園的樹比較
Thumbnail
最新的工作仍是時有時無,維持着每周工作三十小時或以下。沒事的時候就出門走走。難得春天不下雨,就去遠一點看看風景。區間車一坐就到了后里。 天一冷落羽松就會轉紅,去得比較晚,落羽松的葉子好多都枯了。就一個大棠看楓葉的景點,要付50元入場費。去完之後發現⋯⋯捷運站門口的公園就有落羽松了。 不過公園的樹比較
Thumbnail
因為疫情種種以及漸老心境 多久不曾外出追獵發燒風景 尋常家居偶逢朝暾夕暉綺麗 滿室亂走倒也堪擬千里奔競
Thumbnail
因為疫情種種以及漸老心境 多久不曾外出追獵發燒風景 尋常家居偶逢朝暾夕暉綺麗 滿室亂走倒也堪擬千里奔競
Thumbnail
冬季限定~ 到了冬天落羽松就來洗版面了!! 到底什麼是落羽松呢?? 在朝聖各處秘境時 來增加一下知識落羽杉為落葉喬木,高可達30-50米,樹幹通直,外形似水杉;葉片扁平線形,較水杉略短,互生;小枝互生,果實圓球或卵球形,直徑2.5厘米左右;種子為不等三角形,有厚稜角;性喜潮濕,生長在沼澤地者有木質圓
Thumbnail
冬季限定~ 到了冬天落羽松就來洗版面了!! 到底什麼是落羽松呢?? 在朝聖各處秘境時 來增加一下知識落羽杉為落葉喬木,高可達30-50米,樹幹通直,外形似水杉;葉片扁平線形,較水杉略短,互生;小枝互生,果實圓球或卵球形,直徑2.5厘米左右;種子為不等三角形,有厚稜角;性喜潮濕,生長在沼澤地者有木質圓
Thumbnail
大自然畫師彩筆一揮,藍天為底讓落羽松的變化更為顯色。大溪月眉人工溼地生態公園幻彩湖影倒景為印象派畫風,點點鮮豔筆觸讓Tang捨不得放下鏡頭。
Thumbnail
大自然畫師彩筆一揮,藍天為底讓落羽松的變化更為顯色。大溪月眉人工溼地生態公園幻彩湖影倒景為印象派畫風,點點鮮豔筆觸讓Tang捨不得放下鏡頭。
Thumbnail
這幾年全台各地繼賞櫻之後,又吹起了追落羽松的風潮,台北市內種植落羽松的景點,數量的確沒法跟其他縣市一整排的落羽松數大就是美的景
Thumbnail
這幾年全台各地繼賞櫻之後,又吹起了追落羽松的風潮,台北市內種植落羽松的景點,數量的確沒法跟其他縣市一整排的落羽松數大就是美的景
Thumbnail
現在正是賞落羽松的好季節,每年11月~2月,原本綠葉的落羽松,將會在11月起葉片慢慢開始轉黃,再到冬天1月份時會漸漸轉為紅褐色,呈現唯美的風景。 放假出門遊玩,散心的好地方,網美拍照景點。 夕陽西下時,景色更加幽美。
Thumbnail
現在正是賞落羽松的好季節,每年11月~2月,原本綠葉的落羽松,將會在11月起葉片慢慢開始轉黃,再到冬天1月份時會漸漸轉為紅褐色,呈現唯美的風景。 放假出門遊玩,散心的好地方,網美拍照景點。 夕陽西下時,景色更加幽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