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青春史詩
故事大綱
家漢(陳昊森飾)與Birdy(曾敬驊飾)飾在傳統的天主教維特中學中,發展出在八零年代仍被視為禁忌的同志戀情,阿漢使勁地想拉近兩人的距離,卻總是被Birdy輕輕地推開,高一班的女生班班(邵奕玫飾)的出現,也增添了戀情的變數。但即使兩人始終互相吸引著對方,也明白彼此的心意,最後卻還是隨著成長在人海中走散…
短評
「我敢說出我喜歡誰,你敢不敢?」
青春歲月裡的勇敢與猖狂,你敢不敢說愛?「每個人的初戀,都是一部偉大的史詩電影。」,其實初戀並不總是轟轟烈烈,可努力的去愛著一個人,本身就是 一件很偉大的事啊。
最被感動的還是那份單純,那份追著一個人到天涯海角的單純,哪怕只是一秒也很動人。我在想不論同性異性,最大的遺憾都來自於自己,《刻在》的故事說得很用力,也許因為青春註定就是這麼用力,所以遺憾,所以成長。
覺得演員表現、台詞和韻味都是上乘,但剪輯跟技術面缺陷蠻大的,劇情的銜接很兩極化,但個人是覺得清楚明瞭。無論如何那份情懷是在的,不管怎樣都有保留住那份純真,所以動人。
你愛的有比較多,我愛的有比較少嗎?:關於Birdy離開前沒說的那些
這句話原本是阿漢對神父的怒吼,但我覺得也許意外地適合當作Birdy的自白。
好多觀眾都說,他們感受不到Birdy對阿漢的愛,他根本就是喜歡班班,其實我挺驚訝的。
對我而言,Birdy絕對絕對,愛得沒有比阿漢少。正是因為那些情感都藏在若有似無的親密與忽近忽遠的逃避裡,甚至是任何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裡,Birdy的掙扎才能和阿漢的勇往直前形成拉扯的力量,推著故事前進。我覺得Birdy像顆洋蔥,阿漢則是剝洋蔥的人,儘管知道這樣做會鼻酸、會流淚,還是堅持著去試探,去抽絲剝繭,也才能逼的Birdy去攤開自己的真心迎接他。
當然不是不愛,只是不敢愛而已。Birdy的內心比誰都孤單,渴望著衝撞世俗的價值觀,生來嚮往自由不羈,卻也悲劇般誕生在極度傳統的家庭,從小背負著爸爸的期待卻不願遵從,所以常覺得自己好像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一樣。
當他發現自己喜歡阿漢時,天性使他不自覺地靠近,釋出善意和種種訊息,從一開始寢室裡借肥皂,凌晨偷溜到阿漢床上吃核桃,到管樂團練習時不經意的一顰一笑,朝會時的一個眼神,無一不是Birdy感情的印記。然而心底卻清楚,他的叛逆只能到此為止,他們可以,也只能是很好的朋友,他不敢再往前跨了,即使阿漢已經在一步之遙等著他,他卻選擇刻意轉身走向班班。
可是他捨不得也放不下,所以他有意無意地回頭看,受傷時再悄悄地走到阿漢面前。摩托車撞壞第一時間還是打給他,嘴裡總是只嚷嚷著說會賠會賠,不用擔心,卻又不自覺地依賴他。接到了WANAN暗號不回覆,拉著阿漢去偷氣球,卻又謊稱是要送給班班。想盡了辦法推開阿漢,浴室裡卻又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最後關頭狠不下心,放手追了一次,跟著阿漢跑到天涯海角,允許自己勇敢一回。
我總覺得這些都是Birdy的溫柔,他不敢正面回應阿漢的情感,卻迂迴地讓這些情感都滲透在日子裡,來來回回不忍傷害阿漢,也才對得起自己。說不定有機會的話,Birdy也想為自己辯護的:在那些記憶裡,他從來沒有愛得比誰少。
青春裡我們總希望開口說愛,但如果有愛,還需要證明給誰看呢?
少年情懷裡的義無反顧與撕心裂肺:那些都是青春裡最好的禮物。
完全不可否認,中年阿漢與Birdy的選角在外形上真的還可以更好(而且不只一點),但我仍然認為那樣的收束是必要的。
再次相遇的彼此,就是最好的禮物吧。在《親愛的房客》評論裡提及,《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就像是他的前傳,是相對燦爛、明亮的。正是因為如此,我覺得導演這樣的力道是恰如其分的,青春裡哪有不勇敢的份呢?
陳昊森的表現非常非常出彩,特別是每一段和神父的對話,從回憶過往的溫柔到憤怒、不解、悲痛,層次很棒,口條更棒。與Birdy的互動裡的那份稚氣未脫也很有味道,比起Birdy,阿漢是個更純真的高中大男孩,因為單純,所以更勇敢地去愛,所以愛得好用力好用力,因為不能理解所以傷得更重。
明明知道眼前這個人愛著自己,卻得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才換來他短暫的真心。可他仍然沒有放棄去愛,也沒有忘記怎麼去愛,只求對自己誠實,愛得問心無愧。如果沒有這樣轟轟烈烈地去愛過一個人,如果沒有那些痛徹心扉的悲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體會到愛所帶來的快樂與苦痛。
「曾頑固和世界對峙,覺得連呼吸都是奢侈。」,可能夠和他一起呼吸的每一刻,都是如此幸福。
想多講一點阿漢媽媽,彩樺姐的表演太驚人了,我想不管在任何年代的女性都是溫柔的,她看見了阿漢和Birdy之間不一樣的羈絆和情感,卻選擇不說破也不多作反對,因為他想看見兒子幸福,卻又不捨得他受傷,僅僅只是幾個鏡頭幾場戲就嶄露無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記
「不可能,我明明感受到他很在乎我。」
「在乎不代表是愛!」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在乎不代表是愛,如果愛是不對等的,那注定會失衡。同時卻也會明白,也許當初他已經盡力了,曾經自己也是他很在乎很在乎的那個人,儘管那不是愛。
我給得起的他不需要,我要的他卻給不起,所以明白,從來沒有誰對誰錯,我們都努力過了,他試著給過了,而我愛過了,那些溫柔都是真的,那些快樂與親密也是真的,希望有天當我看著現在的自己和他,除了遺憾更多的會是感謝。
「如果有下次,我會再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