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缽治療的科學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頌缽治療的科學研究】
第一種理論解釋音樂的震動同時會對人體影響。拉里.多西(Larry Dossey)博士、魯伯特·謝爾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哈羅德·薩克斯頓·伯爾(Harold Saxton Burr)、和伊娃詹森(Eva Jansen)等學者都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來解釋這種現象。詹森描述通過觀察震動對水的影響,正如前面提到的噴水銅盆,水會受到震動的影響,而人體有80%以上是水(Jansen 1992: 39)。因而得知頌缽的振動能夠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生理影響也就不足為奇了。頌缽的振動會輕微的從內部按摩我們所有的細胞,物理治療師使用超音波執行了相同的結果 (Jansen 1992: 39)。當頌缽的振動的頻率將人體的正常振動和波長轉變為與其自身相匹配時,同步就開始發揮作用。這個意思是,一個健康的器官能以自身的節奏和頻率振動,而一個不健康的器官的自然節奏是受到干擾的。頌缽“重建了原始的諧波頻率,刺激身體重新發現自己的諧波頻率,通過使其振動到與頌缽相同的頻率,這樣當兩者同步時,它便可以進行獨立的振動(vibrate independently)”(Jansen 1992:39)。
另一種理論涉及腦電圖記錄的大腦模式與頌缽影響後產生的腦電波相關。在1960年代,生物物理學家歐文·內爾(Erwin Neher)進行了實驗,並比較了腦電圖(EEGs)改變的腦波與冥想狀態下產生的大腦模式之間的相關性(內爾1961)。β波是在大腦的正常狀態下產生的,但在冥想和放鬆狀態下,大腦中會產生α波。θ波則會出現在“半睡眠”狀態中,δ波只在深度睡眠狀態時產生。人們發現,在敲擊頌缽所產生的波與冥想狀態的α波完全相同。根據 Neher 的研究,“頌缽的振動共振與α腦波狀態的產生有關,而西藏禪修者使用的類似鈸的小鈴鐺(丁夏、碰鈴)可產生改變意識的θ波”(Brummel-Smith 2008:317)。此外,相關了研究已經表明,通常當人們處於冥想狀態時,α 波的產生會增加(Hardt 1994;Travis 2001)。這證明了頌缽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影響。治療師發現了頌缽的聲音能夠引發放鬆的狀態,現在正在臨床環境中使用它們。
第三種理論涉及大腦半球間的神經關聯性,即左右大腦活動的平衡度。這種平衡已被腦電圖監測以及其他形式的腦成像技術所記錄下來(Brummel-Smith 2008:319)。音樂和冥想體驗對神經半球內的空間組織具有驚人的特殊效果。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人類學)副教授芭芭拉·萊克斯 (Barbara Lex) 在研究儀式恍惚期間所涉及的神經生物學反應(這是薩滿教的常見做法)時,談到大腦保留了更多影響刺激的能力,“實際上降低負責理性與分析的左大腦,會更有利於活化負責直覺與空間定向的右大腦”(Brummel-Smith, 2008, p.319)
這一空間理論已得到包括奧恩斯坦(Ornstein)、達奎利(D’aquili)、紐伯格(Newberg)、斯普利特斯托瑟(Splittstoesser)和盧(Lou)在內的幾位學者的研究和支持。 達奎利(D’aquili)和 紐伯格(Newberg) 創造了“神經神學-neurotheology”(“靈性科學-spiritual science”)這個術語,理論中認為大腦的左右半球都會被激活以達到冥想狀態。根據斯普利特斯托瑟(Splittstoesser)的說法,在冥想狀態下,左右半球都會產生越來越多的α波和θ波。 這已經用EEG進行了實驗證明。此外,在冥想狀態下,兩個半球的腦血流量都會增加。這已經通過正子斷層掃描 (PET) 掃描顯示出來 (Lous et al 1999)。通過增強的大腦成像設備,包括 PET 掃描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MRI) 掃描,持續研究音樂引起的精神狀態和調解改變的神經學影響 (Anderson 198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 Brummel‐Smith, K. (2008). "Music and the Meditative Mind: Toward a Science of the Ineffable."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dical Ethnomusicology, edited by Benjamin D. Koen, Jacqueline Lloyd, Gregory Barz and Karen Brummel‐Smith, 308‐32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R.A. (1987). Wellness Medicine. Lynwood, WA: American Health Press.
※Jansen, E.R. (1992). Singing Bowls: A Practical Handbook of Instruction and Use. Diever, Holland: Binkey Kok Publications.
※Hardt, J.V. (1994). EEG power and coherence in Zen meditation.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Neuronal Regulation Conference. Retrieved March 15th, 2010.
※A 15O-H2O PET study of meditation and the resting state of normal consciousness.
※Neher, A. (1961). Auditory driving observed with electrodes in normal subjects.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13, 449‐451.
One theory explaining the effect of musical vibration on the human body is synchronization. Theorists such as Dr. Larry Dossey, Rupert Sheldrake, Harold Saxton Burr, and Eva Jansen have all taken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Jansen describes synchronization by taking a look at the effect vibration has on water. Water is affected by vibration as mentioned earlier in fountain bowls and the human body is more than eighty percent water (Jansen 1992: 39). It is not surprising to learn that the vibrations of the singing bowl hav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n our bodies. The vibrations of the singing bowls cause a light internal massage to all of our cells. The same results are conducted by physiotherapists with ultra-sonic sound waves (Jansen 1992: 39). Synchronization comes into play when the vibrations of the singing bowls transform the normal vibrations and wavelengths of the human body to match their own. Meaning, a healthy organ vibrates at his own rhythms and frequency, while an unhealthy organ’s natural rhythm is disturbed. Singing bowls “recreate the original harmonic frequency, and stimulate the body to rediscover its own harmonic frequency, by making it vibrate to the frequency of the bowl so that when it is synchronized, it can vibrate independently” (Jansen 1992: 39).
Another theory involves brain patterns recorded on EEGs correlating with brain waves created by singing bowls. During the 1960s, biophysicist Erwin Neher experimented and compared correlating brain waves altered by EEGs and brain patterns created in a meditative state (Neher 1961). While beta waves are produced in a normal state of the brain, alpha waves are produced in the brain during a state of meditation and relaxation. Theta waves are present in ‘half sleep’ and delta waves are produced only during deep sleep. Waves produced during a meditative state created by singing bowls are found to be exactly like those of alpha waves. According to Neher’s study, “The vibrating resonance of Tibetan bowls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the generation of an alpha brain-wave state, while ting-shang, small cymbal-like bells used by Tibetan meditator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producing the consciousness-altering theta state” (Brummel-Smith 2008: 317). In addition, it has been shown that generally when one is induced in a meditative state, the production of alpha waves increases (Hardt 1994; Travis 2001).This demonstrates the physiological as well as psychological effects that the singing bowl has on the human body. Therapists have discovered the relaxation that the sounds of the bowls induce and are now using them in a clinical context.
A third theory involves hemispheric neurological coherence, which is the balancing of activity in the right and left brain hemispheres. This balancing has been documented by both EEG monitoring as well as other forms of brain imaging (Brummel-Smith 2008: 319). Musical and meditative experiences have an astounding special effect on spatial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neurological hemispheres. When examining the neurobiology involved during ritual trance (which is a common practice in shamanism), Barbara Lex, associate in psychiatry (anthropolog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alks about the brain’s ability to hold more affecting stimuli, “in effect decreas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analytical left hemisphere in favor of activation of the more intuitive, spatially oriented right hemisphere” (Brummel-Smith, 2008, p.319).
This spatial theory has been studied and supported by several theorists including Ornstein, D’aquili, Newberg, Splittstoesser, and Lou. D’aquili and Newberg (1999) coined the term “neurotheology” (“spiritual science”), theorizing that both left and right hemispheres of the brain become activated in order for one to reach a meditative state. According to Splittstoesser, both left and right hemispheres produce increasing alpha and theta waves during meditative states. This has been show experimentally using EEGs. In addition, an increas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occurs in both hemispheres during meditative states. This has been shown through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PET) scans (Lous et al 1999). The neurological effect of musically induced altered states of mind and mediation continue to be studied through enhanced brain imaging devices including PET scans an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cans (Anderson 1987).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onji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的岳母最近在一個緊急的手術後住院。在她的胃附近發現了一個侵襲性的癌性腫瘤,這使得她無法進食並變得痛苦。醫生插了一根管子,並給她靜脈注射。他們的預測是,如果沒有胃管或靜脈注射,她將永遠無法進食。她躺在醫院裡,並感到非常痛苦。嗎啡的劑量也受到限制,
靈氣、化療和癌症 Reiki, Chemo and Cancer 親愛的威廉:我從 1998 年初開始成為靈氣大師,主要使用在我自己和我的寵物上,但我的鄰居 南西 住在兩扇門外,幾個月前患上了癌症,並被診斷為“晚期”。只有在她上床睡覺、幾乎不吃東西、並且有明顯的疼痛之後,她才對我在她身上嘗試靈氣這
靈氣不需要集中意識氣也能流通 靈氣是一種能預防疾病,且能使肉體 到精神都保持平衡的有效技巧。 它不僅不會抵觸傳統醫學,甚至併用 也無妨,這樣更能得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假使從事針灸或按摩的人,「手」本 身能擁有靈氣的力量,相信必可發揮强力 效果。 學會這種技巧,並將之如呼吸般的自 然活用,靈氣的力量
靈氣治愈手腕 Reiki Heals Wrist 我的姐姐在酒店火災現場執勤時手腕神經被切斷並造成“永久性”的損傷,也因此從邁阿密警察局“退休”。 多年的疼痛、手術、諮詢和挫折接踵而至。 自 1995 年以來,我一直是靈氣大師,大約兩年前,她決定嘗試靈氣來緩解疼痛和不適。 現在手腕已經痊癒,小指和
【靈氣幫助糖尿病與外科手術 Diabetic and Surgery】 親愛的威廉:幾個月前,我被診斷出左眼患有已成熟的白內障,緊急手術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作為一名長期的糖尿病患者,儘管服用了藥物,血糖分仍徘徊在 220 毫克/升左右,因此醫生很難進行手術。 然後我想到了我的朋友 Somo Muk
我的岳母最近在一個緊急的手術後住院。在她的胃附近發現了一個侵襲性的癌性腫瘤,這使得她無法進食並變得痛苦。醫生插了一根管子,並給她靜脈注射。他們的預測是,如果沒有胃管或靜脈注射,她將永遠無法進食。她躺在醫院裡,並感到非常痛苦。嗎啡的劑量也受到限制,
靈氣、化療和癌症 Reiki, Chemo and Cancer 親愛的威廉:我從 1998 年初開始成為靈氣大師,主要使用在我自己和我的寵物上,但我的鄰居 南西 住在兩扇門外,幾個月前患上了癌症,並被診斷為“晚期”。只有在她上床睡覺、幾乎不吃東西、並且有明顯的疼痛之後,她才對我在她身上嘗試靈氣這
靈氣不需要集中意識氣也能流通 靈氣是一種能預防疾病,且能使肉體 到精神都保持平衡的有效技巧。 它不僅不會抵觸傳統醫學,甚至併用 也無妨,這樣更能得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假使從事針灸或按摩的人,「手」本 身能擁有靈氣的力量,相信必可發揮强力 效果。 學會這種技巧,並將之如呼吸般的自 然活用,靈氣的力量
靈氣治愈手腕 Reiki Heals Wrist 我的姐姐在酒店火災現場執勤時手腕神經被切斷並造成“永久性”的損傷,也因此從邁阿密警察局“退休”。 多年的疼痛、手術、諮詢和挫折接踵而至。 自 1995 年以來,我一直是靈氣大師,大約兩年前,她決定嘗試靈氣來緩解疼痛和不適。 現在手腕已經痊癒,小指和
【靈氣幫助糖尿病與外科手術 Diabetic and Surgery】 親愛的威廉:幾個月前,我被診斷出左眼患有已成熟的白內障,緊急手術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作為一名長期的糖尿病患者,儘管服用了藥物,血糖分仍徘徊在 220 毫克/升左右,因此醫生很難進行手術。 然後我想到了我的朋友 Somo Muk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頌缽,這個小小的金屬碗,能發出深邃悠遠的聲音,不僅悅耳,更對人體身心靈有著深層的療癒作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頌缽的音頻療法背後蘊藏著神奇的聲波效應。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頌缽如何透過腦波互動、振動頻率調整能量場,並促進深層放鬆的機制。
Thumbnail
頌缽是一種來自喜馬拉雅地區的古老樂器,其聲音的振動具有科學解釋,能達到放鬆和減輕焦慮的效果。 研究顯示,頌缽的音頻有助於大腦進入放鬆狀態,並能減少慢性疼痛感知。 雖然科學上能理解頌缽的療癒效果,但它同時也是靈性上的工具,成為現代人尋求內在平衡的夥伴。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在尋找一種方式,能夠幫助他們釋放壓力、恢復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在眾多的方法中,西藏頌缽的聲音療法,作為一門古老的修復藝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麼,什麼是頌缽呢?它是如何工作的,又如何能夠為我們的身心帶來平衡和療癒呢?
Thumbnail
當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壓力山大時,許多人開始尋找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身心靈的平衡。在這眾多方法中,使用頌缽進行能量療愈,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頌缽發出的聲音不僅悠揚宜人,更蘊含著調和身心、重整能量場的奧秘。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頌缽的奇妙頻率,探索其如何作用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尋找各種方式以緩解壓力和焦慮。有些人選擇運動,有些人則轉向藝術或音樂。但你有沒有想過,單純的聲音也能帶來深層的放鬆和治療呢?這不是關於任何聲音,而是特定的、能夠與我們內在頻率共鳴的聲音——頌缽音浴。這項古老的治療方式源自喜馬拉雅,已經被證實能夠提升身心健康。本文將引領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常常因為生活壓力、工作繁忙而感到心理負擔沉重。當現代醫學的治療方式未能完全釋放這些壓力時,古老的聽覺療法——頌缽療癒,卻以其獨特的聲音波動為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頌缽的聲音不僅是耳朵可以聽到的聲波,更是能深入我們內心深處,與我們的心靈頻率產生共鳴的神秘力量。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壓力山大的生活環境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平衡變得尤為重要。身心靈療癒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在眾多療癒方式中,頌缽療法因其獨特的聲音頻率和治療效果,成為了許多人壓力管理工具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帶領您深入了解頌缽的歷史淵源
Thumbnail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尋求各種方法來放鬆心靈、修復身心。頌缽療法,一種古老的聲音療法,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頌缽的聲響不僅悅耳,更有著神秘的力量,能深入我們的內在世界,調和身體與心靈的頻率。但頌缽的聲音是如何影響能量場的?它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本文將帶你深入探索頌缽頻率的奧秘
Thumbnail
當西藏頌缽的和諧頻率緩緩在空氣中迴盪,一股無形的力量似乎撫平了心靈的紛亂。西藏頌缽療法,不僅是一種古老的靈性實踐,更蘊藏著現代科學逐漸解碼的奧秘。這種藉由特定聲波頻率產生治療效果的方法,已經引起了全球健康專家和科學家的關注。但是,究竟是什麼原理使得西藏頌缽能夠對人體產生深遠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在21世紀,頌缽已經成為聲音按摩、聲音治療和平衡脈輪、瑜伽等場合,深受人們喜愛的特殊樂器。有人說,當頌缽靠近人體時,體內最細小的原子也會隨著頌缽的音波震動而變化,包括我們的意念思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頌缽,這個小小的金屬碗,能發出深邃悠遠的聲音,不僅悅耳,更對人體身心靈有著深層的療癒作用。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頌缽的音頻療法背後蘊藏著神奇的聲波效應。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頌缽如何透過腦波互動、振動頻率調整能量場,並促進深層放鬆的機制。
Thumbnail
頌缽是一種來自喜馬拉雅地區的古老樂器,其聲音的振動具有科學解釋,能達到放鬆和減輕焦慮的效果。 研究顯示,頌缽的音頻有助於大腦進入放鬆狀態,並能減少慢性疼痛感知。 雖然科學上能理解頌缽的療癒效果,但它同時也是靈性上的工具,成為現代人尋求內在平衡的夥伴。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在尋找一種方式,能夠幫助他們釋放壓力、恢復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在眾多的方法中,西藏頌缽的聲音療法,作為一門古老的修復藝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麼,什麼是頌缽呢?它是如何工作的,又如何能夠為我們的身心帶來平衡和療癒呢?
Thumbnail
當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壓力山大時,許多人開始尋找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身心靈的平衡。在這眾多方法中,使用頌缽進行能量療愈,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頌缽發出的聲音不僅悠揚宜人,更蘊含著調和身心、重整能量場的奧秘。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頌缽的奇妙頻率,探索其如何作用於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Thumbnail
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尋找各種方式以緩解壓力和焦慮。有些人選擇運動,有些人則轉向藝術或音樂。但你有沒有想過,單純的聲音也能帶來深層的放鬆和治療呢?這不是關於任何聲音,而是特定的、能夠與我們內在頻率共鳴的聲音——頌缽音浴。這項古老的治療方式源自喜馬拉雅,已經被證實能夠提升身心健康。本文將引領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常常因為生活壓力、工作繁忙而感到心理負擔沉重。當現代醫學的治療方式未能完全釋放這些壓力時,古老的聽覺療法——頌缽療癒,卻以其獨特的聲音波動為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頌缽的聲音不僅是耳朵可以聽到的聲波,更是能深入我們內心深處,與我們的心靈頻率產生共鳴的神秘力量。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壓力山大的生活環境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平衡變得尤為重要。身心靈療癒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影響我們日常生活品質的關鍵因素。在眾多療癒方式中,頌缽療法因其獨特的聲音頻率和治療效果,成為了許多人壓力管理工具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帶領您深入了解頌缽的歷史淵源
Thumbnail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經常尋求各種方法來放鬆心靈、修復身心。頌缽療法,一種古老的聲音療法,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頌缽的聲響不僅悅耳,更有著神秘的力量,能深入我們的內在世界,調和身體與心靈的頻率。但頌缽的聲音是如何影響能量場的?它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本文將帶你深入探索頌缽頻率的奧秘
Thumbnail
當西藏頌缽的和諧頻率緩緩在空氣中迴盪,一股無形的力量似乎撫平了心靈的紛亂。西藏頌缽療法,不僅是一種古老的靈性實踐,更蘊藏著現代科學逐漸解碼的奧秘。這種藉由特定聲波頻率產生治療效果的方法,已經引起了全球健康專家和科學家的關注。但是,究竟是什麼原理使得西藏頌缽能夠對人體產生深遠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在21世紀,頌缽已經成為聲音按摩、聲音治療和平衡脈輪、瑜伽等場合,深受人們喜愛的特殊樂器。有人說,當頌缽靠近人體時,體內最細小的原子也會隨著頌缽的音波震動而變化,包括我們的意念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