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的「送哥調」與「牛犁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臉書貼文:2020.3.2
許石的「牛犁歌」,好像有知識階層認證過,又有台灣歌謠的美稱,因此歌仔戲藝人喜歡襲用,最先用於三伯英台的「十八相送」,所以叫「送哥調」。以固定的曲調套唱不同的歌詞。
送哥調
第一葩歌詞
一送梁哥卜起身 千言萬語訴昧盡
保重身體卡要緊 不通為妹費心神
:::::::::::::::
敝帚自珍。底下為台灣歌仔學會實驗劇團專屬劇本「新編周成過台灣」的唱段,串連牛犁歌的三個曲調,描述周成上「煙花閣」,眾神女出場的歌舞場面。
作者依台南六塊寮牛犁歌陣的唱調填詞。儘量安排語調與樂調的諧合一致,但是必要時,會修飾曲調迎合歌詞。
第一首「工尺譜」。
這唱譜通常作表演段落的前導。唱譜同時加上「喀仔板」唸詞。
唸詞:
枕頭公 腳桶王 請您保庇生理旺
保庇人客勤來往 事業大成功
來愚愚 去悾悾
橐袋仔袋金礦 隨人摸
第二首「拜請神明」
拜請神明 請您輳保庇 輳保庇
保庇大趁錢
日日輕鬆趁 平安大趁錢
保庇大趁錢
日日輕鬆趁 平安大趁錢
第三首「牛犁歌」(煙花女歎命苦。這種內容主題叫「煙花嘆」)
一、綠酒紅燈嘆薄命 燕舞鶯歌何日停
雲消雨了驚夢醒 碎玉殘花恨重重
二、連理枝上花連蒂 合歡蓆頂難自己
夜夜新郎在身邊朝朝送客喉管淀
三、露水夫妻像蔗粕 巫山翻覆任chhit4-
tho5
落花有意結好果 流水無情嘆奈何
歌尾合音:
丟丟銅 楊柳枝
占即个花間內 心傷悲
王振義 2020.3.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38內容數
王振義倒騎驢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振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臉書貼文:2020.3.1 我說劉福助與許石不搭調的原因,一是學經歷不同,二是對台灣傳統歌樂的理解和做法不同。 1986年我在「枕流論樂」中,就提過洋音樂家常污染台灣傳統歌樂,呼籲文建會防治這種音樂污染: https://keep.line.me/....../RAIGsFt......
臉書貼文:2020.2.28 「三十年代台語流行歌」,藉唱片、廣播電台風行幾年後,隨著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皇民化運動的施行,開始遭受壓制。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放棄台灣主權,中國國民黨來,台灣人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更逐漸消沉。 這也就是說,劉福助的知音,主要在與現代化教育絕緣的社會中下階層。
臉書貼文:2020.2.27 :::::::::::::: 在這裡,我變得說明兩點: 劉福助有的唱片公司「封」他為「歌謠之王」,他的傳統歌唱,實際也與一班的流行歌不同。這裏我卻以「流行歌」範圍他,特作以上說明。 ::::::::::::::::: 王振義 2020.02.27
臉書貼文:2020.2.14 談流行歌的「詩樂諧合」傳統,不能不提劉福助黃俊雄。不過,今天接著談林強的「向前行」得金曲獎的「故事」。 記者所謂的討論(或辯論),如果與我有關,那辯論的主題不是「藝術價值」與「市場取向」,說是「台語歌」和「國語歌」之辨還比較對題,記者顯然故意迴避這主題。
臉書貼文 2020.2.13 談台語流行歌的「詩樂諧合」傳統 1/26我因為膨恰恰談到流行歌的「倒字」現象,提到台灣歌樂的「詩樂諧合」歌唱傳統,並po多年前寫的有關「詩樂諧合」問題的四篇短文。 因為談「詩樂諧合」問題有點突兀,想多做些「闡述」,不過幾次坐在電腦前,卻覺得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談起。
臉書貼文(2020.01.26) 澎恰恰談流行歌的「倒字」問題 不久前,臉書上有人轉貼公視膨恰恰的這個台語節目: https://www.facebook.com/ptsta....../videos/633850964027185/ 有個學生在留言裡表示「驚異」:膨恰恰竟然在談「倒字」的問題!
臉書貼文:2020.3.1 我說劉福助與許石不搭調的原因,一是學經歷不同,二是對台灣傳統歌樂的理解和做法不同。 1986年我在「枕流論樂」中,就提過洋音樂家常污染台灣傳統歌樂,呼籲文建會防治這種音樂污染: https://keep.line.me/....../RAIGsFt......
臉書貼文:2020.2.28 「三十年代台語流行歌」,藉唱片、廣播電台風行幾年後,隨著日本軍國主義抬頭、皇民化運動的施行,開始遭受壓制。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放棄台灣主權,中國國民黨來,台灣人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更逐漸消沉。 這也就是說,劉福助的知音,主要在與現代化教育絕緣的社會中下階層。
臉書貼文:2020.2.27 :::::::::::::: 在這裡,我變得說明兩點: 劉福助有的唱片公司「封」他為「歌謠之王」,他的傳統歌唱,實際也與一班的流行歌不同。這裏我卻以「流行歌」範圍他,特作以上說明。 ::::::::::::::::: 王振義 2020.02.27
臉書貼文:2020.2.14 談流行歌的「詩樂諧合」傳統,不能不提劉福助黃俊雄。不過,今天接著談林強的「向前行」得金曲獎的「故事」。 記者所謂的討論(或辯論),如果與我有關,那辯論的主題不是「藝術價值」與「市場取向」,說是「台語歌」和「國語歌」之辨還比較對題,記者顯然故意迴避這主題。
臉書貼文 2020.2.13 談台語流行歌的「詩樂諧合」傳統 1/26我因為膨恰恰談到流行歌的「倒字」現象,提到台灣歌樂的「詩樂諧合」歌唱傳統,並po多年前寫的有關「詩樂諧合」問題的四篇短文。 因為談「詩樂諧合」問題有點突兀,想多做些「闡述」,不過幾次坐在電腦前,卻覺得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談起。
臉書貼文(2020.01.26) 澎恰恰談流行歌的「倒字」問題 不久前,臉書上有人轉貼公視膨恰恰的這個台語節目: https://www.facebook.com/ptsta....../videos/633850964027185/ 有個學生在留言裡表示「驚異」:膨恰恰竟然在談「倒字」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臺灣歌仔戲四大天王」。   歌仔戲  二十世紀初,發祥於宜蘭,是目前臺灣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臺語演唱古漢文(文言文)及臺文(白話文)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活動之一,也是臺灣文化的代表。
Thumbnail
「歌仔戲班尾牙晚餐」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歌仔戲班尾牙的經驗,從尋找餐廳的困難,到學習歌仔戲的過程,以及對即將到來的尾牙晚餐的期待。文章充滿溫馨感人的氛圍,並融入個人情感。
Thumbnail
今天下班騎著腳踏車,在一如往常的上下班路上,赫然聽到遠方有唱歌的聲音,第一反應是:是有什麼活動嗎?還是只是街頭藝人在唱歌?去看看好了(地點在饒河夜市、松山車站附近)。 到了聲音的源頭,原來是歌仔戲舞台,也太多人了吧!!!想到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真的看歌仔戲過,於是決定停下來觀賞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眾所周知是宋代秦觀詠七夕的節序詞,今天分享四首以七夕、鵲橋、牛郎織女為名的節日應景歌曲
Thumbnail
琴曲歌辭 胡笳十八拍 其七 第七拍 唐 · 劉商 男兒婦人帶弓箭tsian3,塞馬蕃羊臥霜霰sian3。 寸步東西豈自由,偷生乞死非情願guan7。 龜茲觱篥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uan3。 竟夕無雲月上天,故鄉應得重相見kian3。 介音 -i vs. -u 與 在泉州腔音為混合音- i
Thumbnail
「要有勇氣面對所有的挑戰,家人都會當你的後盾,永遠支持你。」--《勇氣家族》桂英 無論如何都希望每個人都能看看《勇氣家族》,去感受一下家族之間的愛,相信每個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共鳴,不要抗拒理解歌仔戲,這是一部就算自己一個人看,也能獲得感動的劇集,不用等到全家都到齊才打開來看。
Thumbnail
連刷三場唐美雲青年團《曲判記》,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點在於以前的我,一場戲若是要再觀賞第二次,大概也要間隔半年或一年以上吧!這次竟然在短短的三個禮拜內,就連看三次全程由小唐果演出古路教科書必學版《曲判記》。 由臺北保安宮追劇至高雄中山堂劇場,對於一般大眾必定感到疑惑?戲碼皆是相同,
Thumbnail
褫高(四庫本作亭)道中農居(1055年) 北宋 · 韓琦 山脚林成簇舍窠ko,門前流水養嘉禾ho5。 森森松柏圍先隴, 濈濈牛羊滿近坡pho。 官賦已供餘歲備, 村歌無節得天和ho5。 安全盡責廉平吏, 三歲齊民更孰過ko。 這是太平盛世的詠嘆! 「官賦已供餘歲備
Thumbnail
前幾天,在看「綜藝大熱門」,那集的單元名稱叫做「國民歌王周華健開唱!想當嘉賓先聽本尊怎麼說!?」就是請幾組表演者,分別演唱周華健的歌曲;當然,有做些許的改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盛希跟王艷薇這組。她們唱的是組曲,比較有意思的是歌曲的改編,有加入「鋸琴」這個樂器元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臺灣歌仔戲四大天王」。   歌仔戲  二十世紀初,發祥於宜蘭,是目前臺灣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臺語演唱古漢文(文言文)及臺文(白話文)為主的戲劇。早期演出內容多半為讓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彙或忠孝節義活動之一,也是臺灣文化的代表。
Thumbnail
「歌仔戲班尾牙晚餐」文章描述了作者參加歌仔戲班尾牙的經驗,從尋找餐廳的困難,到學習歌仔戲的過程,以及對即將到來的尾牙晚餐的期待。文章充滿溫馨感人的氛圍,並融入個人情感。
Thumbnail
今天下班騎著腳踏車,在一如往常的上下班路上,赫然聽到遠方有唱歌的聲音,第一反應是:是有什麼活動嗎?還是只是街頭藝人在唱歌?去看看好了(地點在饒河夜市、松山車站附近)。 到了聲音的源頭,原來是歌仔戲舞台,也太多人了吧!!!想到自己好像從來沒有真的看歌仔戲過,於是決定停下來觀賞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眾所周知是宋代秦觀詠七夕的節序詞,今天分享四首以七夕、鵲橋、牛郎織女為名的節日應景歌曲
Thumbnail
琴曲歌辭 胡笳十八拍 其七 第七拍 唐 · 劉商 男兒婦人帶弓箭tsian3,塞馬蕃羊臥霜霰sian3。 寸步東西豈自由,偷生乞死非情願guan7。 龜茲觱篥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uan3。 竟夕無雲月上天,故鄉應得重相見kian3。 介音 -i vs. -u 與 在泉州腔音為混合音- i
Thumbnail
「要有勇氣面對所有的挑戰,家人都會當你的後盾,永遠支持你。」--《勇氣家族》桂英 無論如何都希望每個人都能看看《勇氣家族》,去感受一下家族之間的愛,相信每個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一些屬於自己的共鳴,不要抗拒理解歌仔戲,這是一部就算自己一個人看,也能獲得感動的劇集,不用等到全家都到齊才打開來看。
Thumbnail
連刷三場唐美雲青年團《曲判記》,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點在於以前的我,一場戲若是要再觀賞第二次,大概也要間隔半年或一年以上吧!這次竟然在短短的三個禮拜內,就連看三次全程由小唐果演出古路教科書必學版《曲判記》。 由臺北保安宮追劇至高雄中山堂劇場,對於一般大眾必定感到疑惑?戲碼皆是相同,
Thumbnail
褫高(四庫本作亭)道中農居(1055年) 北宋 · 韓琦 山脚林成簇舍窠ko,門前流水養嘉禾ho5。 森森松柏圍先隴, 濈濈牛羊滿近坡pho。 官賦已供餘歲備, 村歌無節得天和ho5。 安全盡責廉平吏, 三歲齊民更孰過ko。 這是太平盛世的詠嘆! 「官賦已供餘歲備
Thumbnail
前幾天,在看「綜藝大熱門」,那集的單元名稱叫做「國民歌王周華健開唱!想當嘉賓先聽本尊怎麼說!?」就是請幾組表演者,分別演唱周華健的歌曲;當然,有做些許的改編;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孫盛希跟王艷薇這組。她們唱的是組曲,比較有意思的是歌曲的改編,有加入「鋸琴」這個樂器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