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如何活得不抱歉-《漢娜・鄂蘭》

2022/02/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上回提要:

政治的兩大基礎是多元性和共同世界,其中的多元性不等於雜多。多元性是指人與人間平等且能互相區分,每個人均會動態地展示自己。人必須在平等的情況下才能彼此了解,也了解往昔和未來並預知將來到者的需要。共同世界就是鄂蘭理論中的公共空間,是分享及顯現的場域並讓人互相連結,也可分離成一個個不同的個體。
所以鄂蘭的政治由多種元素構成:政治參與、公共空間、他人的在場、言行、討論,溝通,商議、個人秀異性表現、作為公民的平等性。亦由此可以理解到鄂蘭對行動的重視程度,並表示人之條件是「行先於知」,是關於做的反省而不是想的理論,實踐生活比哲學生活更重要。
可以看出鄂蘭對投身社會性行動,並展示自己的獨特性非常重視,有高度個人主義式的政治行動觀。亦因此鄂蘭極度反對現時盛行的代議政制和專家政治
政治不是統治,也不是對經濟的處理
可以說,鄂蘭是在共和主義的基礎上建立她的公民共和主義,主張所有人參與公民事務並放下成見地理性協商。快樂不源自私領域而是在公領域的共享。

人的條件

鄂蘭的政治中,世界需由「製造者」製造,原則為有利性和美感,並追求對「此世的愛」而非傳統哲學的「理想後世」,種種都可見鄂蘭對積極行動的重視。
"With the term vita activa, I propose to designate three fundamental humain activity:labour,work and action”
Labour勞動:是指滿足人類基礎生理需要的過程,並在滿足和缺乏間無限循環。這種行為不導向任何成果,是最低「世界性」的一種行為。最有世界性的一點就是人類用盡方法隔絕自然。家的維續等私領域行為也屬於此。現代社會中勞動被過分提高形成今日的消費性社會,人類由此而降低對公領域的重視成為「勞動動物」,而現代政治則成了「私人活動」的公開進行
Work製造:指製造者把天然資源物化,此處的「製造者」和上面的「製造者」同義。因此世界具有物的特性,製造者難逃一死但其作品可以一直留存。在鄂蘭眼中這層面的活動,除了世界的建造,本質是「效益主義」或「功利主義」。也存在一種把自然以「暴力」摧毁加工成物後帶來的一種「自我滿足」和「自我確定感」。也是一種主宰感,是一種在「目的、手段、成果」中的無限循環。
Action行動:行動所指向的事實是指向人類的多元性,是人的特權,也是最能回應鄂蘭政治觀的部分。行動必然包括言語,行動只有在行動者同時是言說者時才成立。每個人在行動時就是從私領域走向公領域。而行動的唯一基準是其秀異性而非動機和成果,亦因此行動是一種普遍的爭勝,每人都想彰顯自己是最出色的。
然而行動帶有極高不確定性,因為一旦開始便會和他人有所關聯而出現大量變數。所以行動必然有如奇蹟,是一種奇蹟式的創造。這也令行動一事帶有脆弱的特質,有不能如願的危險性。因此作出行動是展示出勇氣之舉
人要勇於追求不平凡。

自由是去「做」,而不只是「有」

自由和政治在鄂蘭的思想體制中密不可分,要在有真正意義的政治領域,才會有真正的自由。自由對於鄂蘭來說,只有在人起而行的時候才會擁有。自由等於「政治的自由」及「行動的自由」,且與「他人的在場」緊緊相扣。
以思想自由為例,當我們沒思考而空談時我們其實甚麼也沒有,只有在我們真正開始思考並發表時才獲得思想自由。
鄂蘭不反對消極被動如「不被干擾」或「不被強迫」等的自由觀念,但其核心的自由是外顯的,要做和發表時才會存在。鄂蘭式的自由就明顯和消極式的自由對反。
同時,鄂蘭對傳統西哲內顯式的內在自由發出了批判。傳統西哲中自由是一種個人意志和選擇的意象,認為「完全的自由與社會的存在不相容」並完全切斷了自由與行動的內在連結性。這一點鄂蘭是全然反對
除了外顯的特徵,就是鄂蘭口中的獲得自由與「放棄主權」掛鉤。因為鄂蘭式的自由主張的是有能力和他人共享快樂,在共同世界中以政治行動打開新局。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政哲中,自由是內在思想自由,或傳統自由主義中的消極自由所預設個人意志自由的「絕對性」與「擺脫性」,均是鄂蘭所反對的。

何謂權力

鄂蘭反對權力由單一人物或政體所擁有,因為對鄂蘭而言這就是一種專制政體。最高的權力應該是多元且去中心化的,權力必須分散並互相制衡。鄂蘭的權力是一種短暫易逝的現象,只存在於公共場域中的人聚集並行動。而當行動沒有成功時,這股權力就會消逝,而無法儲存。只有在下一次活動啟動時才會以新的形式出現。
而權力的分立和易逝並不會令權力的力量被削弱,相反權力間的牽制與平衡平等的互動會產生出政多的權力。這也是鄂蘭偏好去中心化和聯邦制的政治制度的原因。亦因此鄂蘭在《論革命》一書中,明顯讚美美國式的權力分佈,對法國大革命中的權力分佈作出批評的原因。
美國式的權力分佈是層層疊加,一切都是從下而上建立,在開放平等的基礎上有更多的空間包容多元性。建立出一種共和與民主的多數統治,是一種以權力的結合為基石來形成的聯邦原則。而法國大革命產生的權力架構仍然是一種單一的最高權力且欠缺制衡,仍然是一種對自由的扼殺。

何謂權威

在鄂蘭的世界觀,權力和權威是分開的,不能混合。權威不是不來自於強權的壓迫,也不是來自於論辯的說服。權威不是權力的暴力,卻也不是平等性的關係。權成是將我們與過去的經驗相連,不至於斷裂或遺忘,令人的行動能有過往的經驗加持並維持一種歸屬感。可以說是一種共同世界的引導和支柱,新舊世界特以連結對新一代提供啟發。
經驗層層疊成的權威同時亦是共同世界的基石,為人類世界帶來一種永恆性和持久性。它成為了讓人一再回顧的基點確保基礎原則不被遺忘,在行動中人亦能一再得以重新肯定。

平庸之惡

在以色列曾對一個納粹戰犯進行過政治秀式的審信,正是這之審信令鄂蘭思考出平庸之惡
平庸之惡是因為鄂蘭發現該戰犯其實是一個普通人,在親友眼中甚至是好人。但對於自己的戰爭罪行,他就只有納粹口號式的回答,他無法分辨出看己對猶太人所做的事的對錯,他只把自己看成是納粹機器中的小齒輪。鄂蘭由此思考出「判斷」的能力以及「思考」的能力的重要性
鄂蘭在生命最後的5年就此開始寫作《心靈生活》,但作品未能完成。此書的重點是批判性思考和判斷能力的喪失就是令平凡人做出獸行的原因,也喪失了從他人角度思考的能力。放於現代社會,就是自視為社會的一顆小齒輪,失去創新和行動時的不可預測性的人。
思考是一種自我對話,內心如亞當史密斯所說內心有一個第三者監視著自己的行為,為我們驅走內心的惡。而思想帶我們到判斷前,判斷是最具政治性的人類官能。這是一種和社會的norm保持距離的方法,令我們每次進入共享世界都可以作出具體判斷。而同理心也是判斷的一個重要部份,是一種從「獨我」轉向「他人」的一種開放。

想法

全書分享終了,容Skye說幾句話。作為一個香港人經歷了這幾年的各樣風雨,讀完鄂蘭再回看有很深你刻的反應。這兩年間,所有人就算多政治冷感都不能避免地被政治所影響,而我們的政權也確實擔起「權力和宰制」的角色。看著好像自己的陣營的各樣行動都是一種秀異性的行動,不同專業的人都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訴求,雖不認同但不能否認他們也有在公領域作出各樣行為。
但我們所有人的行動都不全然付合鄂蘭對政治行動的要求。我們各方都用過暴力,我們各方都未有做過放下成見的平特溝通。我們甚至在自己的陣營內也出現各樣「宰制」和批鬥,出現過各樣的專制言論。當然,以結果論雖然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甚至出現了眾人不樂見的情況,但是我們確實出現了更多的群體,更多的社區活動,在公領域出現了愈來愈多的共享歡樂。不論陣營成見,都希望會愈來愈多香港人醒覺,面對公領域的試練。也希望每個人的行動都可以愈來愈貼近鄂蘭對政治行動的要求。
最後感導上天,讓我在這時遇上鄂蘭引導我反省,讓我解開內心自運動以來的一些心結。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療癒,因為我自運動開始就要在自己的家族、朋友、情人和同事之間受到各陣營的不停轟炸,再加上我在朋友之間一直是聆聽後給意見的療癒擔當,我承受了各式各樣的想法和情緒而日常在崩潰邊緣,到工作上遇上新工作的壓力就正式壞掉。謝謝鄂蘭跨過這麼多年後能助我梳理想法。
若你喜歡這次的分享請按心♥️和分享給朋友,若你很想skye多作這類書的分享請留言。對Skye的文字有好感可以在下面的按鈕拍拍手👏,很想支持Skye繼續分享的話就贊助一下我吧。謝謝你們,愛你♥️
29會員
10內容數
歡迎光臨由Skye管理著的空想圖書館,希望你能夠在這裡找到你的心頭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