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老公公

聖誕老公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人們的記憶中,穿著一身紅衣、挺著大肚腩,在聖誕夜用魔法送禮物給「全部」乖小孩的神秘老人,究竟是怎麼從十九世紀橫空出世,變成全球最受小孩歡迎的節慶人物?

不管在哪個城市,聖誕節總是充斥著印有聖誕老人的節慶小卡——體現出「宗教節慶善於改變自身以適應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非凡力量」

1.基督教與聖誕節

首先是耶穌的生日爭議,在聖經中並沒有明確地指出耶穌的生日是哪一天。
那為什麼人們選擇12月25號來慶祝呢?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從羅馬的薩圖納利亞(農神節*1)而來,在每年的12月7日到2日,奴隸與主人區別了階級一起狂歡慶祝和交換禮物,挪用早期的節日可以快速解釋聖誕節的時間與習俗,但迪爾梅德·麥克庫洛赫教授表示,不論說聖誕節的起源還是人們從何時開始慶祝這個節日,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同樣在12月份的無敵太陽神節也可能是聖誕節前身,但這個節日有可能是羅馬皇帝因為基督教逐漸普及而感到威脅所提倡的非基督教節日。從已知實際層面來說,雖然慶祝聖誕節從公元三世紀開始,但聖誕節並非早期基督教徒會慶祝的節日。

清教徒的反對
要過就過復活節!清教徒覺得聖誕節是外來的節日,相比之下,能夠從聖經中推算日期的復活節才是正宗的節日。

在宗教改革之後,新教教徒把聖誕節當成重要節日慶祝,但清教徒則不然,甚至在1620遷美的清教徒們,在聖誕節當日也堅持工作——因為聖經上並沒有明確規定12月25日可以休息。甚至在英國克倫威爾執政時期,聖誕節被禁止慶祝,直到1660皇室回歸才解禁。

2.十九世紀,誕生於美國的荷蘭聖誕老人
「美國獨立戰爭後,美國人希望替他們的新共和國創造一個新的節慶日曆。」而為了對抗英國殖民主義,擁有「荷蘭根源」的紐約人為了創造一個屬於美國的新節日,將荷蘭傳統聖尼古拉斯節融入聖誕節中。

聖誕老公公(Santa Claus )的原型來自駐土耳其南部的麥拉主教(後演變成聖特卡拉斯),在原本的故事中,他是一個騎著馬,與助手黑彼得分送禮物給小孩的和藹老人,但美國人加入了北歐隆冬傳統元素——這位聖誕老人的到了一支北極馴鹿隊。

克拉克·摩爾教授的聖誕頌歌
住在紐約的神學教授克拉克·摩爾為這個融合各國傳統的新宗教節日寫了一首詩:「聖誕節的前夕,屋子裡靜悄悄,大家都已安歇,連老鼠都睡了;聖誕襪好好地掛在壁爐旁邊,希望聖尼古拉斯很快就會來到。」從此大致定型了聖誕老人在世人眼中的形象。

又經過一連串發展後的現在,有著來自北極馴鹿隊、哥德式教堂、德國異教徒的聖誕樹和來自紐約和荷蘭的土耳其聖人的聖誕節風靡了全世界的小朋友,儘管受到過度物質和商業化的批評,聖誕節仍是影響力龐大的節日。



資料來源:<諸神起源>第十五章
註1:羅馬的農神節(薩圖那歷亞Saturnalia),在每年12月7號至23號,羅馬人齊聚一堂,享受美食並交換禮物,奴隸得到主人的款待甚至同桌進食。

avatar-img
舒雅的沙龍
6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舒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我27歲、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外出工作時,才開始學習怎麼「在外面吃飯」。  又或者你可以理解為如何「健康地餵飽自己」。 在桃園跟新同事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在出差地新竹縣史館外面繞呀繞,那陣子有時吃套餐有時吃拉麵。但吃得飽跟吃得健康是不一樣的價錢。一餐到底幾塊台幣算貴呢?在老家隨隨便便都能吃得
偶爾,看看自己的肥嘟嘟的腳小拇指指頭和很久沒修長長的眉毛尾端,我會想起遠在苗栗苑裡的外公。 在他過世後還是有種恍惚感,很難想像再到那棟半新的房子中卻再也看不見那個老人的感覺。總覺得他就應該在那裡,坐在離大門近的單人座沙發上,把那雙農人的、不喜穿鞋的腳跨在一旁二人座沙發的扶手上………..
「小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每次要跟老媽講什麼,她都用這個回我,意思就是小孩子學的快,但老了就很難再學東西,所以不要教她新東西。漸漸地就形成觀念上的隔閡⋯⋯
在我27歲、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外出工作時,才開始學習怎麼「在外面吃飯」。  又或者你可以理解為如何「健康地餵飽自己」。 在桃園跟新同事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在出差地新竹縣史館外面繞呀繞,那陣子有時吃套餐有時吃拉麵。但吃得飽跟吃得健康是不一樣的價錢。一餐到底幾塊台幣算貴呢?在老家隨隨便便都能吃得
偶爾,看看自己的肥嘟嘟的腳小拇指指頭和很久沒修長長的眉毛尾端,我會想起遠在苗栗苑裡的外公。 在他過世後還是有種恍惚感,很難想像再到那棟半新的房子中卻再也看不見那個老人的感覺。總覺得他就應該在那裡,坐在離大門近的單人座沙發上,把那雙農人的、不喜穿鞋的腳跨在一旁二人座沙發的扶手上………..
「小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每次要跟老媽講什麼,她都用這個回我,意思就是小孩子學的快,但老了就很難再學東西,所以不要教她新東西。漸漸地就形成觀念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