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吃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27歲、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外出工作時,才開始學習怎麼「在外面吃飯」。 


又或者你可以理解為如何「健康地餵飽自己」。


在桃園跟新同事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在出差地新竹縣史館外面繞呀繞,那陣子有時吃套餐有時吃拉麵。但吃得飽跟吃得健康是不一樣的價錢。一餐到底幾塊台幣算貴呢?在老家隨隨便便都能吃得健康又飽飽的我開始思考如何在外生存。


要吃些什麼類型呢?要吃多少?多好?


薪水經得起我這般吃嗎?


嗜吃如我,結果就是吃到連禦寒的衣服都買不起。


第一份工作快速地結束了。第二份工作在南投,南投有什麼特點?對我來說,以沒有對我胃口的店家居多為特點。從這時候開始偶爾會買些需二次加工的食物快速餐食回租屋處了,算是一種技能上的突破,也會學著東買買西買買組成一餐或好幾餐,在明明很貴但通風不良又潮濕的房間裡住了半年,隨著專案的結束又回家啃老爸。


直到第三份工作到了文資局,因為選擇通勤,每天都有晚餐吃。但工作壓力大,除了偶爾吃吃附近的麥當勞(當時還沒爆發性侵案),大多數還是吃奶昔,直接往包裝的袋子裡加水搖一搖就能當一餐吃,快速又方便,也完全不用洗餐具,因為只有兩個月很快就補缺了,所以當時偶爾的胃痛我也沒放在心上。


這個習慣被我帶到第四份工作上,很幸運地有宿舍所以住在台中,但才一個月,飲食不正常的我就開始胃痛了,證明以我這具身體代餐一天只能連吃一次,而且不能每天吃。只好重新找餐食吃什麼,幸好國美館旁邊各種價位的餐食只多不少,每天都吃得很飽。但如果沒有一些心因性的問題,我大概能吃得更省。


具體吃什麼呢?臺灣的主食差不多就是飯跟麵,但有關於肉、澆頭、青菜、配料卻大有不同,要想吃到不油的蔬菜,那就不能往大部分的便當店找,所以一些輕食店變成我的首選,但有時候也會去有裝潢的麵店、飯店吃套餐,心情平穩的時候就可以找飯糰、小食吃一吃。晚餐因為宿舍有廚房,帶了鍋具後也能簡單煮個水餃或泡麵,或蒸個青菜豆腐蛋蝦碗,好處是大家也都會在廚房吃飯,有益增進友情跟交流好店與團購。最近買的水餃口味特別、好吃又便宜。


麻煩的、吃掉大半餐費的還是那些心因性、避不掉的「大餐」。


工作中難免煩心事,對於如何吃到「心情平復」,有時500、有時1000,對於我的薪水來說真的是沈重的負擔,也嘗試過忍下來不吃,就是直接變成行動力減半,覺也睡不好,最後還是得吃的下場。也有點像是哄自己上班的代償。不過現在因為少了房租的負擔,可以買得起禦寒衣物了,可喜可賀。

avatar-img
6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舒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偶爾,看看自己的肥嘟嘟的腳小拇指指頭和很久沒修長長的眉毛尾端,我會想起遠在苗栗苑裡的外公。 在他過世後還是有種恍惚感,很難想像再到那棟半新的房子中卻再也看不見那個老人的感覺。總覺得他就應該在那裡,坐在離大門近的單人座沙發上,把那雙農人的、不喜穿鞋的腳跨在一旁二人座沙發的扶手上………..
「小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每次要跟老媽講什麼,她都用這個回我,意思就是小孩子學的快,但老了就很難再學東西,所以不要教她新東西。漸漸地就形成觀念上的隔閡⋯⋯
執念與妄念,痛與恨,交織出了帝君這一個令人心疼的角色。 他曾經滿腔熱血,曾經相信善念。直到神官們醜陋的嘴臉讓他看清…….
在搬家後的萊莉來到的陌生的新環境,而這一切都是如此令人不「樂樂」…..
我家有隻貓大爺,雖然說是大爺但是還很年輕,主要是性格像個大爺。開心了就自己四處亂跑,不開心了連零食都得餵到嘴裡才肯吃,但不餵又總喵喵叫。門明明能自己開、而且能開的挺快,非要用聲控叫人幫他開…..
童年跟著老媽看劇千千萬,大多過眼即忘。但那宮女玉檀在大木桶蓋子蓋上前的最後一眼真的是讓我印象深刻到成年後許久,也無法忘懷。
偶爾,看看自己的肥嘟嘟的腳小拇指指頭和很久沒修長長的眉毛尾端,我會想起遠在苗栗苑裡的外公。 在他過世後還是有種恍惚感,很難想像再到那棟半新的房子中卻再也看不見那個老人的感覺。總覺得他就應該在那裡,坐在離大門近的單人座沙發上,把那雙農人的、不喜穿鞋的腳跨在一旁二人座沙發的扶手上………..
「小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每次要跟老媽講什麼,她都用這個回我,意思就是小孩子學的快,但老了就很難再學東西,所以不要教她新東西。漸漸地就形成觀念上的隔閡⋯⋯
執念與妄念,痛與恨,交織出了帝君這一個令人心疼的角色。 他曾經滿腔熱血,曾經相信善念。直到神官們醜陋的嘴臉讓他看清…….
在搬家後的萊莉來到的陌生的新環境,而這一切都是如此令人不「樂樂」…..
我家有隻貓大爺,雖然說是大爺但是還很年輕,主要是性格像個大爺。開心了就自己四處亂跑,不開心了連零食都得餵到嘴裡才肯吃,但不餵又總喵喵叫。門明明能自己開、而且能開的挺快,非要用聲控叫人幫他開…..
童年跟著老媽看劇千千萬,大多過眼即忘。但那宮女玉檀在大木桶蓋子蓋上前的最後一眼真的是讓我印象深刻到成年後許久,也無法忘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飲食上,我有一個習慣,一日三餐就是米麵饅頭,辦桌就是吃菜,當然,兩者的前提就是要飽! 所以在吃便當時,除了焢肉飯之類的除外,我都是把飯吃完後,才會去吃其他食物。 老朋友都笑話我,一看就是窮人出身。本來我還會解釋,我是家道中落,但是後來想想,有差嗎?反正他們看到是那個樣子,那就那個樣吧!我確實窮
Thumbnail
在年輕時,一個人吃飯是孤獨的象徵,但在不同國家的挑戰下,作者慢慢享受和尊重一個人吃飯的氛圍和味道。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一個人在外,一切從簡的情況下。 我習慣了去傳統市場,一次就準備7天的飯菜,金額也大概就1千元。 這裡的市場,剛好有在專門在賣飯的攤子,各式各樣的飯都有,你想要買2-30元都可 以,那我一次買3斤白飯90元,一斤一包,一天吃半斤,偶而熬點稀飯。 我試過,用半斤白飯下去熬稀飯…吃不完! 而且,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在世界的一個角落,有一個不會自己煮飯的人。他每餐基本上就是到外面吃飯。基本上來說一個月的餐飲費其實不到一萬元,特別是他非常省錢。午餐基本上不會花超過一百元,就是附近麵店吃一碗麵或是滷肉飯的價格,最多就是跟同事訂一百元內的便當。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飲食上,我有一個習慣,一日三餐就是米麵饅頭,辦桌就是吃菜,當然,兩者的前提就是要飽! 所以在吃便當時,除了焢肉飯之類的除外,我都是把飯吃完後,才會去吃其他食物。 老朋友都笑話我,一看就是窮人出身。本來我還會解釋,我是家道中落,但是後來想想,有差嗎?反正他們看到是那個樣子,那就那個樣吧!我確實窮
Thumbnail
在年輕時,一個人吃飯是孤獨的象徵,但在不同國家的挑戰下,作者慢慢享受和尊重一個人吃飯的氛圍和味道。
Thumbnail
身為外食族,這一波通膨真的是震撼到我了。 我以前覺得在國外自己料理食物非常省錢,但台灣是美食天堂,外食便宜又美味,餐餐自己煮的動力是什麼呢? 衛生?健康?
Thumbnail
一個人在外,一切從簡的情況下。 我習慣了去傳統市場,一次就準備7天的飯菜,金額也大概就1千元。 這裡的市場,剛好有在專門在賣飯的攤子,各式各樣的飯都有,你想要買2-30元都可 以,那我一次買3斤白飯90元,一斤一包,一天吃半斤,偶而熬點稀飯。 我試過,用半斤白飯下去熬稀飯…吃不完! 而且,
Thumbnail
我把吃飯分成兩種,「生存」與「生活」。聊聊我最近迷上的「東港飯湯」,還有我對平民美食的熱愛。
Thumbnail
在世界的一個角落,有一個不會自己煮飯的人。他每餐基本上就是到外面吃飯。基本上來說一個月的餐飲費其實不到一萬元,特別是他非常省錢。午餐基本上不會花超過一百元,就是附近麵店吃一碗麵或是滷肉飯的價格,最多就是跟同事訂一百元內的便當。
Thumbnail
一般人習慣吃飽才起身做事,七分飽、八分飽都還捨不得離開餐桌,想辦法多塞一點,以免動沒兩三下就又餓了。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對真理有一點領悟、對逆境有一點善解、對生命有一點感悟、對行善積德有一點入心,馬上就可以與身邊的人分享,讓這份領悟轉成福報與功德。 比如,有一個女孩,因為是新進員工,受到幾位老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