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責任:陰謀論在認知與道德的不可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動機

  在上次談論真實/知識的環節中說道,我的立場是陰謀論存有問題,單純相信陰謀論也會有弊病;但在更久之前,又談及人信仰的自由與內涵,也因為信仰而真實。兩者的立場出現了矛盾:究竟,人可不可以自由地宣稱自己所信/所知?

什麼是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

  要討論陰謀論,首先得釐清其定義。《牛津英語辭典》把陰謀論定義為「將已發生的事或現象視為因既得利益者在背後密謀而導致的一套理論。特別是認為某種隱蔽但有影響力的機構(通常具有政治動機和壓迫意圖)要對不明原因的事件負責」。
  陰謀論具有幾種特性,首先,陰謀論的世界觀中,一切重大事件背後都會有個主因,而因持有善惡二元論,這個主因被具有影響力的某存在(通常被描述為惡)所壓抑,而大眾所看見的現實因此不真實。然而,其所提出的論述往往欠缺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並依靠循環論證去證明自身的論述。同時,陰謀論所提出的證據通常效力不足,這點使陰謀論以雙重標準檢視證據,放大反對其論述之意見的缺失,而忽略自身的證據缺陷。與此之下,在有更具可能性的論述時,陰謀論者往往否定其說法,或者反對主流或權威性(如科學家)所提供的論述,並利用修辭技巧或認知偏誤的特性,跳脫論證程序去說服他人相信所持有的論點。
  簡略說明完陰謀論的幾種論述,接下來將從上述幾種特性一一分析,到底陰謀論是如何運作,而我們如何評價其主張。

陰謀論與懷疑論、假新聞

  首先比較的是陰謀論與懷疑論。先前曾在探討真實的環節中借用懷疑論的主張,此處就簡略說明:懷疑論是質疑我們所"擁有"的真實,我們現在所見所感所思等等究竟是否是真實的。相形之下,陰謀論有部分相似的特性,其否定主流或他者所持有的論述,並宣稱那些論述與證據是虛假的或經過汙染(扭曲)的,不同之處是懷疑論而後多走向的是空無一物的虛無,但陰謀論卻丟出自己的論述並引以為真,這樣的區別可能使前後立場產生矛盾,於是有後續證據檢驗的雙標問題,稍後再做討論。此外,懷疑論對證據虛假多訴諸於一個超然但邏輯上可能的存在,或歸因於感官侷限,但陰謀論多將此一虛假歸結於某個邪惡的上位存在,因此相較於邏輯推演的懷疑論,陰謀論會有一個更為純粹的動機——惡,也因此陰謀論比起懷疑論更貼近每個人的生活,因為它可以把你所想到的問題,像童話故事一般簡單的丟給一隻大野狼。
  而相對於假新聞,陰謀論有幾種特性:假新聞通常給出虛假訊息,但陰謀論是一套包含因果的小故事,這樣的特性更能滿足人在認知上的需求(直覺性的因果關係、善惡二元論等)。而陰謀論所提出的論述常介於某種含糊地帶,如科學上尚未釐清或對證據不足之事件的猜想,同時,其論述常具有不可證偽性,因此其離我們過去所談論嚴謹的知識甚遠。這兩種特性使陰謀論難以被界定為可靠的論述,但又使其信徒愛不釋手且難以除魅。

證據檢驗與修辭

科學方法

  前面提到陰謀論對於證據檢驗的雙標,這邊簡單說明一下波普爾提出的,何謂科學:科學具有幾種性質,可檢驗(testable)、可證偽(falsifiable)、可重現(refundable),而要以科學方法獲得知識,我們的就應該去證偽他,而非佐證他。唯有窮盡一切手段無法證偽一個假說,我們才能"姑且"相信其效力,也因此我們必須認知到我們所持有的科學知識,也可能是錯誤的,並願意不斷修正。

可證偽性與偽科學

  此處先聚焦在與陰謀論較相關的可證偽性。可證偽性指的是其在邏輯上提供否證的可能性,例如「所有人都會死」原則上可以用經驗證據加以否證(找到一個人不會死),因此,這個主張具有可證偽性。那為甚麼科學知識要有可證偽性?這邊舉羅素提出的假說:世界誕生在5秒鐘前,就具有強烈的不可證偽,但又不會真的有人會視其為真理(或許,以現代的尿性來說,真的會有?),對於這樣的假說,其可能性極低,但又難以否定,因此成為一般 認知的知識所帶有的誤區。
關於證據檢驗,另一個要點是需要平等的面對證據。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基本上會要求「不帶成見」的去進行推演,因為一旦心中已經有結論,只是一昧地尋求支持結論的證據,很可能就「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或對證據的比例、效果等做出不公正的判斷,只要有利於己就放大,不利證據就忽視。這就是波普爾所稱的偽科學(pseudoscience)。

修辭與方式

  陰謀論匯了自身論點的續存,或向外推廣,常會利用到修辭技巧與認知偏誤。先從前面已經提及的認知偏誤開始說明:「比例性偏誤(proportionality bias)會讓人認為重大事件背後都有個主因,而意圖偏誤(intentionality bias)會使我們假設事件是由某人或某事所策劃。為了尋找支持我們信仰的證據,我們會產生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選擇性地去看那些對論證有利的細節,並忽略掉相互矛盾的資訊,最終導致我們錯估對萬物運作的理解能力。 」(註1),另外,陰謀論也有訴之情感的修辭策略,基於這幾種認知偏誤,陰謀論對人類來說很有吸引力,因而可以更快的說服與傳播。
  在陰謀論的修辭技巧中,首先,陰謀論處於一個含糊地帶,在缺乏實質證據而造就的空白,陰謀論傾向於利用目的論的方式——但是是反著用——將問題歸結於邪惡陰謀。但同時因缺乏實質證據,支持陰謀論的證據基本效力不足(例如目擊者證言或農場文的捕風捉影),無論是過去討論的知識或方才說明的科學方法去檢驗,這些證據都是站不住腳的。接下來,除了缺乏可證偽性與後續的循環論證,陰謀論也以一套方法迴避反駁(Counterargument)與無證據的情形。面對反駁時,陰謀論者主張那些反對論點的證據都是邪惡勢力為了掩蓋而做的假證據(例如政府的統計數據被解釋為作假),因此拒絕一且與陰謀論相悖的可能性,此外,面對己方持有的證據與反駁的證據,陰謀論存有雙標問題,不具有一個檢驗證據的方式,所以就寬容對待自己的錯誤,而反駁的瑕疵則被放大,指責為陰謀存在的證據;面對自身的無證據/證據不足,陰謀論者主張這是因為邪惡勢力鋪天蓋地,把真相隱藏到大家都看不見,最常見的說詞是:「大家都在睡,只有我看透了真相」,這裡也帶出一個疑點,陰謀論者常相信自己處於某種"特別的"狀態,比別人看得更清楚、更明白,甚至因此認為自己的論點可以超越傳統知識權威,但其本身的權威建構往往只緣於信仰與修辭。另外,這樣在證據不足下主張其論點究竟合不合理,就留待認知責任時再討論。無論如何,利用否定一切反對與無證據,陰謀論可以建構出「認識上的自我絕緣」(註2)。
在實際層面,陰謀論者會要求媒體平台的平衡報導,或自己宣揚論點的言論自由。但這其實就容易形成虛假平衡(bothsidesism),也就是「中立」的難題。舉個例子,哥白尼基於觀測與推演主張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教會基於信仰主張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種情況下,我們依然要堅持報導上給予兩者相同的地位嗎? 至於言論自由,牽涉到前述的問題,就等認知責任一併討論。
  好的,因為時間因素,暫時在這邊打住。下周將著重在認知責任,以及信仰自由、信仰與真實的關係,試圖回答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註1:節錄自泛科學,為了讓人安心所以存在,陰謀論製造的圓滿真相,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062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水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童年——約略是國小——曾天真地說過,只要給我腳踏車就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學測後的今天,終於有這個可能去嘗試這個狂言了。 前一晚在instagram弄了個投票,打算一路沿著四方位的某一向前行一整天。原本還害怕著投票率會比雄中選舉還糟糕,想不到意外蠻多迴響的,但也因此不能背信了呢。 制約 山路 舊鐵橋
#哲學課筆札 動機   在過去曾經借《平穩世代的韋駄天們》淺淺的討論關於真實,但受限於能力,對於許多觀念的釐清與使用不甚精確,也僅止步於信仰(belief)層面。今天將試圖重新以哲學的角度,用更嚴謹的方式去討論何謂真實、如何建立,以及如何知曉(know)。 前言 真實
#哲學課筆札 動機   在過去曾經借《平穩世代的韋駄天們》淺淺的討論關於真實,但受限於能力,對於許多觀念的釐清與使用不甚精確,也僅止步於信仰(belief)層面。今天將試圖重新以哲學的角度,用更嚴謹的方式去討論何謂真實、如何建立,以及如何知曉(know)。 前言 真實
  完試,2:40,原本想和會考結束時一樣,喊一聲“辛苦了”,卻發現聲音卡在喉嚨,無法出現。自己或多或少也有察覺,結束,已經不再是逍遙的開始。   回到休息室,身體飄飄然的,卻仍擺脫不了地心引力。中午的時候知道營隊取消,已經不需要趕上台北了。不再趕時間了。
  機械鍵盤,是百家爭鳴的3C界中的勁旅,最早由Cherry公司所設計,基本的工作原理為在每個鍵帽下設置獨立的「軸」,並藉由按鍵按下的物理觸發,使開關開啟或關閉,進而產生電子訊號。因為機械鍵盤必須按下軸的設計,使得鍵盤有獨特的段落感與吵死人的鍵盤聲,在當時剛結束打字機時代的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在土中潛伏十七年,破土,化蛹,而後鳴放,齊聲震懾世人,如狼之長嗥,又如群鶴起舞,卻在數日之內化歸塵土。我彷彿在十七年蟬的生命中看見了自己。
童年——約略是國小——曾天真地說過,只要給我腳踏車就能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學測後的今天,終於有這個可能去嘗試這個狂言了。 前一晚在instagram弄了個投票,打算一路沿著四方位的某一向前行一整天。原本還害怕著投票率會比雄中選舉還糟糕,想不到意外蠻多迴響的,但也因此不能背信了呢。 制約 山路 舊鐵橋
#哲學課筆札 動機   在過去曾經借《平穩世代的韋駄天們》淺淺的討論關於真實,但受限於能力,對於許多觀念的釐清與使用不甚精確,也僅止步於信仰(belief)層面。今天將試圖重新以哲學的角度,用更嚴謹的方式去討論何謂真實、如何建立,以及如何知曉(know)。 前言 真實
#哲學課筆札 動機   在過去曾經借《平穩世代的韋駄天們》淺淺的討論關於真實,但受限於能力,對於許多觀念的釐清與使用不甚精確,也僅止步於信仰(belief)層面。今天將試圖重新以哲學的角度,用更嚴謹的方式去討論何謂真實、如何建立,以及如何知曉(know)。 前言 真實
  完試,2:40,原本想和會考結束時一樣,喊一聲“辛苦了”,卻發現聲音卡在喉嚨,無法出現。自己或多或少也有察覺,結束,已經不再是逍遙的開始。   回到休息室,身體飄飄然的,卻仍擺脫不了地心引力。中午的時候知道營隊取消,已經不需要趕上台北了。不再趕時間了。
  機械鍵盤,是百家爭鳴的3C界中的勁旅,最早由Cherry公司所設計,基本的工作原理為在每個鍵帽下設置獨立的「軸」,並藉由按鍵按下的物理觸發,使開關開啟或關閉,進而產生電子訊號。因為機械鍵盤必須按下軸的設計,使得鍵盤有獨特的段落感與吵死人的鍵盤聲,在當時剛結束打字機時代的市場,取得一席之地。
  在土中潛伏十七年,破土,化蛹,而後鳴放,齊聲震懾世人,如狼之長嗥,又如群鶴起舞,卻在數日之內化歸塵土。我彷彿在十七年蟬的生命中看見了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學術研究中,碩博士生經常面臨大量複雜且多元的資訊,尤其是隨著網路資訊的爆炸,許多陰謀論、虛假信息也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理解陰謀論的成因,對於具備批判思維的研究生尤為重要。「錯信漏斗」(The Funnel of Misbelief)這個框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幫助我們了解人們為什麼會漸漸陷入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錯信漏斗 (The funnel of Misbelief)是陰謀論患者的主要框架, 是一個人成為陰謀論患者逐漸陷進去的過程。」 「錯信漏斗有四個元素: 01 情感 Emotional 人在壓力下,感覺生活失控,就特別想抓住一種控制感,就容易尋求陰謀論解釋。 02 認知 C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Thumbnail
陰謀論有個魔力:故事性強到炸裂。我研究後得出陰謀論的成功訣竅: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自欺是人類心靈的一部分,是對現實選擇性忽視的表現。通過選擇性忽視,我們選擇相信虛假事物來滿足內心需求。這種自欺對自由的懦弱回應,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薩特認為,自欺只是一種延遲面對現實的痛苦,會加劇內心衝突,讓人更加困惑和痛苦。唯有自己能決定要做哪些事,自欺只會讓人遠離真相,遠離真正存在。
Thumbnail
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似乎不只如此,但歐美個人主義的「現代科學教」告訴我們,要確認所謂的「現實」,就要透過肉體感知到的是否符合正常和健康,若是,那就是真的。嗎? 揭示謊言:參透過去能預見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過去經驗所形成的,這些經驗被不斷地釋放到當下,令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學術研究中,碩博士生經常面臨大量複雜且多元的資訊,尤其是隨著網路資訊的爆炸,許多陰謀論、虛假信息也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理解陰謀論的成因,對於具備批判思維的研究生尤為重要。「錯信漏斗」(The Funnel of Misbelief)這個框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幫助我們了解人們為什麼會漸漸陷入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錯信漏斗 (The funnel of Misbelief)是陰謀論患者的主要框架, 是一個人成為陰謀論患者逐漸陷進去的過程。」 「錯信漏斗有四個元素: 01 情感 Emotional 人在壓力下,感覺生活失控,就特別想抓住一種控制感,就容易尋求陰謀論解釋。 02 認知 C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Thumbnail
陰謀論有個魔力:故事性強到炸裂。我研究後得出陰謀論的成功訣竅: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自欺是人類心靈的一部分,是對現實選擇性忽視的表現。通過選擇性忽視,我們選擇相信虛假事物來滿足內心需求。這種自欺對自由的懦弱回應,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表現。薩特認為,自欺只是一種延遲面對現實的痛苦,會加劇內心衝突,讓人更加困惑和痛苦。唯有自己能決定要做哪些事,自欺只會讓人遠離真相,遠離真正存在。
Thumbnail
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事情似乎不只如此,但歐美個人主義的「現代科學教」告訴我們,要確認所謂的「現實」,就要透過肉體感知到的是否符合正常和健康,若是,那就是真的。嗎? 揭示謊言:參透過去能預見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根據過去經驗所形成的,這些經驗被不斷地釋放到當下,令我們先入為主的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