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天賦,課程「中國美術史」的核心價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課程「中國美術史」的核心價值-以古鑑今,照見人類天賦能力。
課程開端:「只有人類發揮這神蹟般的創造,孕育萬物的泥土經由人類的雙手化為一只陶罐,是神蹟的印證。除了人類,地球上的萬物對於泥土還是泥土,動物無法捧起一培土化為生活用品,更無法彩繪陶器,這說明身為人類,我們從美術史看見的不只是文明,而是看見人內在的神性。」
人類製作陶器為生活用具,在功能上已達目的,為何要彩繪陶罐,彩繪不會增強陶器本身的功能,而且繪圖在陶器向上仰角視野的範圍?還有所繪製的圖騰含義什麼?我們隨著課程的進展一一揭露(彩繪顯現上古人類的心智活動,美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美是智慧的化身。)
「從上古時期的彩陶來看,地球上的動物只有人類能展現這項奇蹟。」、「孩子們,對於身為人類的你,該善用自己的天賦,雖在青春期也困不住你的創造力。」
青春期的孩子對生命感到迷惘,對自身能力提升卻不知用於何處,他們感到困頓,誤將力量拿來衝撞時,肢體衝突、爆粗口、態度傲慢就會常發生。這年紀心智發展處於思考階段,簡單講:「要提供孩子思索的方向,不放任他們胡思亂想」,在兒童發展上規劃「藝術史」深具意義。我們兼顧中外藝術史,先從自己文化的美術史開始。談美學不能一次指出核心,跟著時代的進展,一頁一頁的展開,看各個朝代的生活、文化、科技與思想演變,每一個時代的美都有專屬的印記,既獨特又切割不了歷史的傳承。美一脈相承卻各自獨立於它的時空,這一點呼應孩子身心發展的歷程,每個孩子在不同年段都有不同的美,單看是獨立的,依照生命的延續而言卻是一體的。帶孩子學習藝術史,不只看人類在美學上的進展與成就,也映照孩子本身的內在精神,映照孩子自身的天賦能力,映照孩子與生俱來的美(課程與內在呼應)。
藝術是「力與美」加上「思考」的組合,這三者是基礎元素。這門藝術史課程目標要「引發學生思考,朝向美學的境地,展現自身的創造力」。趨近目標時,能看見學生行為上的轉變,美的力量將轉化學生思考的方向,粗口、傲慢和肢體衝突將消減。
分享課程內容:從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半坡遺址彩陶說起,距今五千~六千八百年前的人類用雙手為生活所需創造美輪美奐的用品,陶罐不僅用來裝盛,還能悅目,陶器上彩繪的圖騰是對生命力的歌頌,如果學生傾注於課程他就能發現,身為人類具有不可思議的天賦能力,人類的智慧在生活中展露無遺,那些生活日常的用具透過雙手流露出生命的智慧,這樣一代傳承一代穿越時空到現在。
這門課程的最後結尾是省思。回顧美術史的同時,引導學生們反觀自身:「同為人類的我們,和上古人類身上保有同樣的天賦能力,但生活型態卻大為不同,現代的你衣食無缺,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天賦的能力將何去何從?」當文化交到學生們的手上,如何讓他們接續和交棒呢?
學生得發現自己的生活態度,離開茫然度日的漩渦,去質問「在這個時代裡和遠古仍舊不變的是什麼」。這個疑問埋在課程裡…等孩子發現答案。
以陶器為例,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彩陶」,到了大清王朝乾隆時代,經歷五千年的演變後成了「珐瑯彩瓷」。五千年來人們持續用器皿,對於美的需求依舊。歷代的匠人用「思考」與「能力」發展「美的工藝」,技術隨著時代進步一再更新,因此才能從陶器發展成更好的瓷器,從秘色瓷轉為青花瓷,終演化成珐瑯彩瓷 ; 光有能力沒有思考無法創新,只能延續舊技術,因為思考,因為對美的極致追求,才能不斷翻新技藝,讓後浪推前浪一波一波拍上人類文明的岸頭。
再以繪畫為例,新石器時代的繪畫工具、媒材受限,能保留的就屬留在陶器上。後來刻在青銅器上,直到造紙技術出現,接著絲織品也能作畫(帛畫)。
從早期水墨畫到丹青出現,灰階才轉為彩色。從寫意畫到工筆畫,越來越細緻、越來越精彩 ; 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最佳的說明,清明上河圖歷朝都有人臨摹,明代「仇英摹本」已精彩絕倫,無論色彩、佈局、人物數量都堪稱一絕。到了乾隆時期的「清院摹本」清明上河圖是集合五位畫家歷時八年才完成,成為稀世珍品(學生聽說費時八年完成,大吐舌頭嘆說做不到!)。
美術史我們講了許許多多中國文化留下的珍品,包括「書法」,若不提「書法」這門美學,孩子們恐被淹沒在「印刷體」中……敲著鍵盤毫無「美」可言,更不用說「貼圖」。為了喚醒孩子們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隨手可展現的美,就得大力地…推高舉出…蘇東坡!蘇東坡的書法可是宋代書法四大家之首!位居第二名的黃庭堅稱蘇東坡的字跡是「石壓蛤蟆」,笑稱蘇軾的字跡又扁又斜,字體像壓在石頭下的癩蛤蟆 ;「缺點是最好的特點」打破完美神話,回歸純真,不完美、自然流露是最好的創作。每位孩子都可以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美,找回自信,拿起筆多多寫字,一筆一畫都有真性情,讓美回到生活,回到簡單日常。
主課程「中國美術史」有兩個最值得提的價值:
一是肯定人類天賦,每個人都具備。從歷代的藝術品中映照自己生命的崇高意義。
二是消失中的美學技藝。拿筆的手成敲打鍵盤的手,可以捏陶的手只想滑手機。那些耗時費神,挖空心思創作,一生懸命為藝術、為美學而存在的歲月,那些值得被用來紀念與歌頌的藝術,那些將人類神性般創造力,遺落人間的證據(藝術),一一消失中,逐漸被電子影像、虛擬世界取代,人類感官對於美的品味已不同,多數學生已不進美術館,過去的真實封存在博物館,數位化的二維畫面或3D影像取代孩子們對藝術的喜愛。
這門課的最初與最後,我們都期望讓學生發現「美是天賦,是最純粹的生命原貌」。

作者:陳明源/教學長
    青少年,國中高中階段實驗教育,協助學生銜接大學及社會階段。尋找人生方向、邁向獨立責任、培養自主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手感繪圖可以將寶石的美展現的更靈動,這是電繪無法替代的效果。我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手繪的技術將愈來愈珍貴、更具有收藏價值。人類的科技無法取代靈性的真誠、靈魂的成長,所以手繪是我本身在授課當中非常注重的環節。 『畫畫保持身心靈健康』不僅僅是口號,也是我從小到大親身體驗多年的試驗結果。手繪可以
    Thumbnail
    『天賦』這點,應是客觀存在的。什麼是藝術的天賦?講白一點,就是你有能力創作到老。我們看到的藝術家,絕大部份都是必須要靠著自身不斷地努力,才有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去認識,了解。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漢綠釉代表中國古代上釉燒製的基本能力,探討其出土地點和工藝特徵,並闡述土沁和水蝕對釉層的影響。
    Thumbnail
    喜歡創作畫畫和手工藝的過程,手中的天然石成為心靈引導者,創作過程中感受內在連接和情緒釋放,無論畫畫或手工藝都是生命中重要部分,創作讓感受到生命美好和意義,每次的創作都是心靈的冒險和對生命的讚歌。分享蠟線創作作品和使用的線材,黃銅線材的特性和擺攤情況,歡迎追蹤和合作。
    Thumbnail
    本篇小品將捏陶的步驟與教養孩子、培訓員工等情境進行了類比,強調了在不同領域中都需要雙方共同的投入和努力。
    Thumbnail
      本課程由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主講。試圖通過認識西方藝術史,來找出建立世界藝術史的可能。在談世界藝術史之前,必須先釐清,何謂以西方為標準的藝術、藝術史?又藝術與藝術史、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是何種關係?   世界最早成立的美術學院,起源於1562年的佛羅倫斯,當時的美術學院並非研究藝
    第九段:重申有建樹的人都有從科學、藝術和古文化中汲取想象力的痕跡,平常人也可以從中得到幸福。 綜合來看,整個材料五都是在論述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具體起到什麼積極作用,結合題幹,印證了之前的設想方向是對的。 第三部分:非大作文命題對應的材料分析 這篇真題一共5則小材料,材料1、2、3、4分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手感繪圖可以將寶石的美展現的更靈動,這是電繪無法替代的效果。我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手繪的技術將愈來愈珍貴、更具有收藏價值。人類的科技無法取代靈性的真誠、靈魂的成長,所以手繪是我本身在授課當中非常注重的環節。 『畫畫保持身心靈健康』不僅僅是口號,也是我從小到大親身體驗多年的試驗結果。手繪可以
    Thumbnail
    『天賦』這點,應是客觀存在的。什麼是藝術的天賦?講白一點,就是你有能力創作到老。我們看到的藝術家,絕大部份都是必須要靠著自身不斷地努力,才有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去認識,了解。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文學的歷史和開卷有益的意義,指出對於現代人而言,這個標語的意義已經偏離古代的含義。文章中提到了陶淵明和古代文學作品,突顯了開卷有益的文學限定和當代讀者的現狀。
    Thumbnail
    漢綠釉代表中國古代上釉燒製的基本能力,探討其出土地點和工藝特徵,並闡述土沁和水蝕對釉層的影響。
    Thumbnail
    喜歡創作畫畫和手工藝的過程,手中的天然石成為心靈引導者,創作過程中感受內在連接和情緒釋放,無論畫畫或手工藝都是生命中重要部分,創作讓感受到生命美好和意義,每次的創作都是心靈的冒險和對生命的讚歌。分享蠟線創作作品和使用的線材,黃銅線材的特性和擺攤情況,歡迎追蹤和合作。
    Thumbnail
    本篇小品將捏陶的步驟與教養孩子、培訓員工等情境進行了類比,強調了在不同領域中都需要雙方共同的投入和努力。
    Thumbnail
      本課程由北京大學藝術史教授朱青生主講。試圖通過認識西方藝術史,來找出建立世界藝術史的可能。在談世界藝術史之前,必須先釐清,何謂以西方為標準的藝術、藝術史?又藝術與藝術史、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是何種關係?   世界最早成立的美術學院,起源於1562年的佛羅倫斯,當時的美術學院並非研究藝
    第九段:重申有建樹的人都有從科學、藝術和古文化中汲取想象力的痕跡,平常人也可以從中得到幸福。 綜合來看,整個材料五都是在論述科學、藝術、古文化對想象力具體起到什麼積極作用,結合題幹,印證了之前的設想方向是對的。 第三部分:非大作文命題對應的材料分析 這篇真題一共5則小材料,材料1、2、3、4分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