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貪需要改變意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課時法師談到滋養生命所需的四食,有段食、觸食、思食與識食。思食與識食​
與建立人生觀、生命觀有關,更決定輪迴流轉去處,留待有機會再分享。​
每日吃的餐點需要咬一段段也紛時間段不同進食所以稱段食,可以資養色身氣力,但我們容易花太多時間在準備一頓飯、在外用餐也需要往返時間;再者病從口入,因為貪求美味或者食安添加物或者環境汙染,吃變成健康與否的因素,現在更有輻射,萊克多巴胺。要吃到自然的食物愈來愈不容易。​
觸食則是眼見、耳聞、鼻嗅、舌味、身觸讓我們身心產生美好的感受的生命滋養。​
所以現在不也有顏色療法、音樂治療、芳香治療、按摩保健、甚至各種美食療癒。​
但也因為「讓人舒服」所以常常一觸擊發,讓人身陷其中,甚至上癮。所以老子告誡:「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過分追求視覺的享受,最後反而眼花撩亂,無法分辨色彩之美;過分追逐音樂的享受,最後反而聽覺麻木,無法辨別音樂之美;過分追尋味道的享用,最後反而味覺疲乏,食不知味。​
而過分的縱情於騎馬打獵,最後會弄得心神不寧,魂不守舍;過分的追求奇珍異物、金銀寶物,最後會弄得行為偏差,行傷德壞,身敗名裂。​
生活的苦常是明明知道但仍受慾望牽引,事後才後悔。​
在阿含經中,佛陀老師用了兩個極端又有點噁心限制級的例子,來教育學生達到震撼之目的。​
《雜阿含》373經:​
「云何比丘觀察搏食?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
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
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
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
答日:「不也,世尊!」​
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
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搏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搏食斷知,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繁故,則還生此世。」​
一對夫妻與孩子,在艱難的旅途無食物以為繼,只好將孩子吃了,繼續旅程,以免三人都餓死旅途。吃孩子只為度過難關,怎會享受?怎會貪愛這樣的食物?用這比喻來斷我們對段食的貪愛。效果有點像吃通心粉時,聽著白肥蠕蟲的生態。​
第二個故事老師用的是剝了皮的牛,觸到哪痛到哪?怎麼觸,再也無舒服感,只有皮開肉綻、蟲咬!​
《雜阿含經》373經​
「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 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 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就像牛被剝了皮,所有地方都被蟲所咬食,在各種根塵相觸的地方,也產生許多痛苦,這樣觀察,對於觸食深見過患,自然不貪,無染而住。​
自己的心得是比喻要有教育功能,噁心,下重口味有時是必要的。若在今日可能會挨告吧!造成學生心理陰影!讓學生開始不快樂!​
或許那時的老師不忍學生沉淪慾望,障礙慧命;現代教育則是別沒事讓學生與家長不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怡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果不爽的"醫療糾紛" 很久以前在羅閱只城中的一位富人罹患熱病情嚴重,看了許多醫生,都不見有起色。後來,延請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他識別種種藥材,能醫種種疾病,富人吩咐醫師說:「把我的病治好了,便賞你豐厚的財寶。」醫師立即為他開藥治療,富人的病也​ ​ ​ ​ ​ ​========== 提問​
    一本給活了一百萬次卻沒哭過也沒感動過的大人看的繪本! 一本給知道安靜相伴勝過一切的人! 有一隻100萬年都不死的貓。 他死過100萬次,也活過100萬次, 是一隻了不起的虎斑貓。 有100萬個人疼愛過這隻貓,有100萬個人, 在這隻貓死的時候都哭了。 但是貓連一次都沒有哭過。
    《孔子家語•宥坐之器》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 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 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 水,中則正,滿則覆。 損之又損之道也。」 ​ ​ ​ ​
    有個朋友,服務的機關需要交個作業,「請親友寫下他們認識的你」。目的大概是讓邀約者發現自我認知與他人眼中的差異。 作業在族群邀約,只說這是作業、這是實驗,幾日後仍無啥人回應。 至少是命理符號說的,不是我說的!
    花戰,幾年前看過。今天看了片段仍感動。不得不再寫。 茶聖千利休與花僧池坊專好同樣生活在豐田秀吉的時代,豐田秀吉心胸狹窄也好大喜功,凡事喜歡爭第一,就連泡茶也要與當代茶聖一較高下。無奈修養的藝術需要深厚的底蘊與優雅展現的精神,可不是物質與權位可以壓迫的。
    悟空初掄棒 悟空當時入龍宮,要找把稱手的武器。金箍兒棒又名定海神針,與悟空心意相通。 變大縮小自隨心意,小可藏耳,大可通天,從此降妖伏魔就是一根棒。 我的定海神針,怎讓我的東海翻騰不定! 悟空啊!與棒合一,變化萬千,應也是先有護師取經之願吧! 一年後的老孫啊!這封時空膠囊見證自己的足跡!
    因果不爽的"醫療糾紛" 很久以前在羅閱只城中的一位富人罹患熱病情嚴重,看了許多醫生,都不見有起色。後來,延請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他識別種種藥材,能醫種種疾病,富人吩咐醫師說:「把我的病治好了,便賞你豐厚的財寶。」醫師立即為他開藥治療,富人的病也​ ​ ​ ​ ​ ​========== 提問​
    一本給活了一百萬次卻沒哭過也沒感動過的大人看的繪本! 一本給知道安靜相伴勝過一切的人! 有一隻100萬年都不死的貓。 他死過100萬次,也活過100萬次, 是一隻了不起的虎斑貓。 有100萬個人疼愛過這隻貓,有100萬個人, 在這隻貓死的時候都哭了。 但是貓連一次都沒有哭過。
    《孔子家語•宥坐之器》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夫子問於守廟者曰:「此謂何 器?」對曰:「此蓋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明君以為 至誡,故常置之於坐側。」顧謂弟子曰:「試注水焉。」乃注之 水,中則正,滿則覆。 損之又損之道也。」 ​ ​ ​ ​
    有個朋友,服務的機關需要交個作業,「請親友寫下他們認識的你」。目的大概是讓邀約者發現自我認知與他人眼中的差異。 作業在族群邀約,只說這是作業、這是實驗,幾日後仍無啥人回應。 至少是命理符號說的,不是我說的!
    花戰,幾年前看過。今天看了片段仍感動。不得不再寫。 茶聖千利休與花僧池坊專好同樣生活在豐田秀吉的時代,豐田秀吉心胸狹窄也好大喜功,凡事喜歡爭第一,就連泡茶也要與當代茶聖一較高下。無奈修養的藝術需要深厚的底蘊與優雅展現的精神,可不是物質與權位可以壓迫的。
    悟空初掄棒 悟空當時入龍宮,要找把稱手的武器。金箍兒棒又名定海神針,與悟空心意相通。 變大縮小自隨心意,小可藏耳,大可通天,從此降妖伏魔就是一根棒。 我的定海神針,怎讓我的東海翻騰不定! 悟空啊!與棒合一,變化萬千,應也是先有護師取經之願吧! 一年後的老孫啊!這封時空膠囊見證自己的足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殺生吃肉,必遭禍殃。人為滿足口腹之欲,愛吃雞翅膀、雞屁股、蛇肉、鱉肉等飲食壞習慣,殘忍地虐待、宰殺、捕撈、支解動物身體後再食用,使其被迫骨肉分離,家庭破碎……對我們的心靈絕非好事,反而增添仇怨,自己家庭幸福也不會常保。業障深重者,殺生食肉的業報更會禍殃子孫!」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貪吃蛇,諾基亞老遊戲,好玩。 貪吃僧,戒定慧失修行,好壞。 貪吃兵,過楚河換大子,好絕。 貪吃客,美食街尋佳肴,好味。 僧人其實可以做一個更好的人,不是破戒。而是找到現時報共生之道,致於夜店裡的DJ和尚這個新聞,是對出家人的一種緋謗,我不認同這種做法。 現時報共生之道又是什麼?在這裡真的要
    Thumbnail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它的原因就是我們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眾生就想損人來利己,小到飲食就知道。希望自己的身體,有體力健康,甚至希望自己哪一個臟腑器官比較弱,可以滋補一下,就會去抓動物、去殺動物...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剛要發心吃素。年輕的時候還沒吃素,剛發心,尤其自己又是喜歡運動的運動員,想要改成吃素有時候內心是非常大的衝擊和煎熬。運動員總是一個概念,好像「無肉不歡」,沒有肉就沒有體力。其實到後面就發現,這些都是錯誤的。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貪求五欲就好像舔刀口上的蜜,雖然只有一點點甜味,卻不知不覺地傷了舌頭,「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 另外又說,我們貪求五欲,求不到很痛苦;得到的時候,卻又很恐懼、苦惱隨時都可能再失去;失去的時候又很懊惱。甚至有的人為了貪欲而失去了寶貴的性命,就好像飛蛾撲火一樣。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殺生吃肉,必遭禍殃。人為滿足口腹之欲,愛吃雞翅膀、雞屁股、蛇肉、鱉肉等飲食壞習慣,殘忍地虐待、宰殺、捕撈、支解動物身體後再食用,使其被迫骨肉分離,家庭破碎……對我們的心靈絕非好事,反而增添仇怨,自己家庭幸福也不會常保。業障深重者,殺生食肉的業報更會禍殃子孫!」
    Thumbnail
    這段文字表達了人們一旦沉迷於外在的五色、五音、五味之中,就容易受到傷害。文章就貪嗔痴的外境之相進行了分析,告誡人們要適度追求物慾享受,保持安定身心過著樸實自然的生活。文章強調了控制慾望對於人們的重要性。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貪吃蛇,諾基亞老遊戲,好玩。 貪吃僧,戒定慧失修行,好壞。 貪吃兵,過楚河換大子,好絕。 貪吃客,美食街尋佳肴,好味。 僧人其實可以做一個更好的人,不是破戒。而是找到現時報共生之道,致於夜店裡的DJ和尚這個新聞,是對出家人的一種緋謗,我不認同這種做法。 現時報共生之道又是什麼?在這裡真的要
    Thumbnail
    人生在世有很多的不順遂,這些不順遂、痛苦違緣,它的原因就是我們傷害眾生,自私自利得來的。為什麼會傷害眾生?有的不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存心的就離不開自私,眾生就想損人來利己,小到飲食就知道。希望自己的身體,有體力健康,甚至希望自己哪一個臟腑器官比較弱,可以滋補一下,就會去抓動物、去殺動物...
    Thumbnail
    達賴喇嘛曾說,一個人會有破壞性的情緒,都是因為貪瞋癡慢疑引起的。因為貪不到,或是貪不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愚癡衝動的行為,兩敗俱傷。又或是疑心另一半不忠,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挽回、玉石俱焚的憾事。又或是被人蓄意怠慢、輕賤、看不起,所以生氣,氣到極點,做出不可饒恕的事情。 貪瞋癡五
    Thumbnail
    剛要發心吃素。年輕的時候還沒吃素,剛發心,尤其自己又是喜歡運動的運動員,想要改成吃素有時候內心是非常大的衝擊和煎熬。運動員總是一個概念,好像「無肉不歡」,沒有肉就沒有體力。其實到後面就發現,這些都是錯誤的。
    Thumbnail
    假如我們正在吃一碗很美味很好吃的異國料理,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個人站在面前,很努力的說服我們正在吃的那碗食物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我們會相信他認同他嗎?不會,我們會覺得那個人有毛病,食物吃在我們的嘴裡,好不好吃,心知肚明。 一個人努力修善修福,是因為真正明白因果的原理,知道行善與行惡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