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耐心怎麼辦?培養孩子耐心的小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媽咪~我想吃糖果!可以現在吃掉嗎?」
🙅‍♀️「不行哦~等回家洗完手手才能吃」
👦「我不要!我不想等了!現在就想吃!!!」

相信以上對話爸比媽咪們應該不陌生
孩子在需要等待的情境下,說想要就馬上要,等一下都不行,
甚至變成任性的急躁小霸王,哭鬧、耍脾氣樣樣來😡

來~先做個深呼吸,沒有耐心幾乎可在每個小小孩身上看到,
在面對缺乏耐性的孩子,家長們首先需要足夠的耐心呀XDD

作伴小編來帶你們分析孩子沒耐心原因和培養耐心的小技巧
一起讓你家的急躁小霸王學習等待~🙌





孩子缺乏耐心的表現

首先,我們先來檢視一下孩子在缺乏耐心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

raw-image

□喜歡做簡單的事,不喜歡花時間研究新事物
□要求很高,常碰到困難馬上要求別人幫助
□不如自己的願望時,就耍賴、哭鬧
□遇到問題就想逃避,不想認真去解決
□做事不能有始有終,常常一下就沒興趣
□做事不細心,常常犯不該犯的錯
□持續力差,常常一下子就沒興趣
□無法專心聽我和老師說話
□個性很急、很衝動

💁‍♀️如果你家孩子有出現過上述選項
爸爸媽媽們應該要留意孩子的耐心觀念唷~



孩子沒耐心的原因

raw-image

•生理關係

生理因素造成的孩子沒耐心,因為大腦的成熟度較低或是感覺統合的失調,
很容易出現沒有耐心的現象,發展遲緩、過動症、自閉症、注意力缺陷等,
應該尋求專業治療師的協助。


•心理關係

心理因素造成的沒耐心,因為本身氣質的關係,
例如急性子、專注力差、堅持度差、自信心不足等,
影響到孩子的情緒、適應力,很容易出現急躁、半途而廢的現象。


•環境關係

環境因素造成的沒耐心,孩子很容易被外界影響,因為被打擾所以無法專心,
例如:干擾過多、刺激太多、家長錯誤管教等。




培養《表達》耐心

孩子急躁可能是因為本身表達能力較低的關係,常因為找不到對話重點🙊🙉
無法了解別人的需求、傳達自己的想法,最後就會以沒耐性的方式來回應,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加強孩子表達、聆聽能力

raw-image

•練習表達

讓孩子多多練習說話,多多鼓勵他描述自己的想法,增加表達能力😲

「因為我肚子餓了,所以想吃東西」
「回家後洗完手,才可以吃東西,否則會生病」

像這樣有因果關係的句子,除了可以訓練孩子邏輯思辨和溝通能力
不在因為不理解而產生沒耐心。



•學習傾聽

許多孩子特別喜歡表現自己,不能靜下心來聽別人說話,
當別人還沒說完話時就迫不及待的搶話,急著講自己想要講的,
這時培養孩子傾聽能力就顯得很重要!

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去做傾聽,孩子也會淺移默化聽別人說話,
不論孩子話題多麼簡單,都應該認真關注著孩子,傳遞聽見的感受💓

並要求孩子不能隨便打斷對方的說話,並認真聽對方的內容,
當孩子出現插話行為,應正確引導這是不妥當的行為,也會讓他印象深刻~
藉此孩子也能養成耐著性子的良好習慣。




培養《情緒》耐心

孩子的負面情緒會降低對事物的容忍度,但不是代表不能有負面情緒,
更要幫助孩子學習面對負面情緒,並引導該如何處理
學著去管理情緒,進一步也能維持耐心。

raw-image

•挫折接受度

當孩子經歷了失敗、不順心的事情,下次在遇見相同事情時就容易失去耐心,
甚至導致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因此爸媽可以用鼓勵的方式💪
幫助孩子學習面對失敗,從挫折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以正面的態度面對。

同時,將給孩子的目標做適度調整,有挑戰但降低難度的為主,
從中孩子也能找回自信心,並學會遇到挫折時該如何改善,
進一步提高挫折接受度,自然也能提升耐心。



•父母以身作則

爸媽自己的情緒管理,對孩子有很大的示範效果,
如果常在孩子面前表現不耐煩的樣子,淺意識中孩子也會被影響。

所以父母應該避免處理過當,自己先做好情緒管理,並多用點耐性,
遇到事情時盡可能以講理的方式解決,一起試著化解衝突🤭
孩子也能學會不讓情緒影響自己的耐心。





培養《專注》耐心

孩子抗干擾能力通常都比大人還低,很容易受外在環境的影響,
例如:噪音、氣味、場所不同都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影響,
並對原本在執行的事情失去耐心,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訓練孩子專注力

raw-image

•集中注意力

現代急促的節奏,讓我們專注時間變得很短,也比較沒有耐性,
爸爸媽媽們可塑造一個簡單、寧靜的環境,減少會讓孩子分心的事物😌

並讓孩子學習一次只做一件事,引導孩子計畫該如何完成
練習從頭到尾完成一項任務。



•慢節奏活動

訓練孩子的耐心可從興趣中培養,可多多安排參與慢節奏的活動
例如:玩拼圖、玩積木、下棋、學期樂器……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學習讓心靈靜下來~~
孩子也因為興趣而樂在其中,擁有了耐心😲




培養《時間》耐心

缺乏時間觀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耐心,
因為無法判斷要等多久,而是用內心不安來決定程度,
所以可先從建立孩子時間觀念開始,別讓他憑感覺來判斷時間。

raw-image

•把時間具體化

孩子可以先從學看時鐘開始~
可擅用沙漏、時鐘、計時器等工具

「長針從1指到2的位置,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吃糖果了」
並用這樣描述方式,慢慢建立孩子時間觀念。

等孩子學會看時間後,要避免「等一下」、「晚點」這種不明確表達方式🧐
應該改成說明確時間點,孩子才不會因為不確定而感到煩躁,也比較願意等待



•學會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可以讓孩子學會分割時間,區分事件的先後順序,
掌握好時間節奏,就不會因為無法完成而感到焦慮和沒有耐心。

作伴分享文章中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培養時間觀念及時間管理好方法》

我們提出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四個點,試著去做對孩子的耐心有直接幫助。




培養《等待》耐心

孩子本身個性就是急性子,不擅長靜下心等待
等待本來就是件無聊的事,大人都會覺得枯燥,更何況是孩子呢?
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耐著性子教導孩子等待的重要性。

raw-image

•練習等待

可將時間分為小區段,用「數到100」、「唱完一首歌」來描述等一下,
或用沙漏、計時器直接顯示還需多少時間,這樣孩子對於等待也變得容易些。

在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孩子分散注意力🤩例如:唱歌、講小故事、玩小遊戲
那麼等待就不會那麼痛苦了,反覆練習等待,孩子沒耐心行為也會漸漸改善。



•延遲滿足

孩子如果想要東西時立刻就得到,習慣後就會慢慢去等待的耐心
等到他下次遇到需求沒辦法馬上被滿足的時候,就容易感到煩躁不安~

因此我們應該避免過度寵溺孩子、立即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應該要與孩子說明什麼時間開始享受,而約定好時間就嚴格遵守!!

千萬不能因為心軟而打破承諾🙅‍♀️
最後可用適度的獎勵來強化等待動機
孩子在練習等待過程中,也能體會到擁有耐心好處✨




作伴的結語

經過以上作伴的分享,大家是否更了解如何培養孩子的耐心呢?

其實沒有耐心的孩子,有可能就是縮小版的爸媽哦!
如果父母的行為一直是急躁,孩子也會被你的焦慮給影響的🤬

所以與孩子一起養成耐心的生活模式,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相信有一天一定能看到改變,也能把急躁小霸王變成耐心乖寶寶的👍




🔗作伴官網
🔗作伴Facebook
🔗作伴Instagram
🔗作伴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作伴 ZuoBann的沙龍
17會員
82內容數
2025/03/17
水晶貼紙(水晶標)是什麼?幼兒園姓名貼該選水晶貼嗎? 當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許多媽媽們開始準備各種物品,其中「姓名貼紙」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過,市面上貼紙種類繁多,水晶貼紙(水晶標)近年來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但這種貼紙真的適合用在幼兒園的物品上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水晶貼的特性,並探討是否適
Thumbnail
2025/03/17
水晶貼紙(水晶標)是什麼?幼兒園姓名貼該選水晶貼嗎? 當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時,許多媽媽們開始準備各種物品,其中「姓名貼紙」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不過,市面上貼紙種類繁多,水晶貼紙(水晶標)近年來也成為熱門選擇之一。但這種貼紙真的適合用在幼兒園的物品上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水晶貼的特性,並探討是否適
Thumbnail
2023/12/29
相信當寶寶出生後,爸媽的相機空間永遠是塞滿狀態吧~ 想要記錄親子間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也會選擇專業攝影室,拍下具有獨特意義的全家福照。 大家總是問,怎麼穿最好?拍攝前要注意什麼呢?今天作伴小編來回答!為全家福做了一些拍攝小整理,祝你們拍出美美的照片,拿到成品嘴角都上揚!
Thumbnail
2023/12/29
相信當寶寶出生後,爸媽的相機空間永遠是塞滿狀態吧~ 想要記錄親子間的美好回憶,不少人也會選擇專業攝影室,拍下具有獨特意義的全家福照。 大家總是問,怎麼穿最好?拍攝前要注意什麼呢?今天作伴小編來回答!為全家福做了一些拍攝小整理,祝你們拍出美美的照片,拿到成品嘴角都上揚!
Thumbnail
2023/12/29
1歲以前的嬰兒吃什麼呢?小寶寶大約4到6個月大時,就可以逐步添加副食品,好讓他們慢慢接受食物的味道,約一歲之後離乳銜接固體食物。但新手爸媽一開始會比較疑惑:   為什麼一給寶寶吃副食品就吐掉? 單獨做副食品好花時間,有別的方法代替嗎?
Thumbnail
2023/12/29
1歲以前的嬰兒吃什麼呢?小寶寶大約4到6個月大時,就可以逐步添加副食品,好讓他們慢慢接受食物的味道,約一歲之後離乳銜接固體食物。但新手爸媽一開始會比較疑惑:   為什麼一給寶寶吃副食品就吐掉? 單獨做副食品好花時間,有別的方法代替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有沒有這種經驗,跟孩子講半天,但他總是聽不懂,最後就是大發脾氣,不了了知了?明明就只是希望他好,但是他就是不能理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我們試圖用心和愛去溝通,但孩子似乎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助,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
Thumbnail
有沒有這種經驗,跟孩子講半天,但他總是聽不懂,最後就是大發脾氣,不了了知了?明明就只是希望他好,但是他就是不能理解,最後兩人不歡而散。 在家庭教育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儘管我們試圖用心和愛去溝通,但孩子似乎總是難以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助,因為我們的目的只是希望
Thumbnail
耐性快磨光了嗎?要不要試著換個角度看看? 最近應該還是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會失去耐心,尤其這種因為寫作業複習作業而起的,明明已經答應了,也再三地提醒,但最後還是要鬧脾氣,浪費彼此的時間搞得不愉快收場。 雖然也慢慢調整一些方式,例如分段完成,安插一些小的鼓勵機制,不過容易惹惱的應該就是那種嘴巴都說好,下一
Thumbnail
耐性快磨光了嗎?要不要試著換個角度看看? 最近應該還是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會失去耐心,尤其這種因為寫作業複習作業而起的,明明已經答應了,也再三地提醒,但最後還是要鬧脾氣,浪費彼此的時間搞得不愉快收場。 雖然也慢慢調整一些方式,例如分段完成,安插一些小的鼓勵機制,不過容易惹惱的應該就是那種嘴巴都說好,下一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來諮商時告訴我,他的焦慮來源就是他家的小朋友,小朋友大約1-2歲,正值好動愛玩,一發生事情又會哭的呼天搶地的階段。 那發生什麼事呢?從沒有人陪著他玩,或他要的玩具不給他,或是不想要吃飯,剛睡起來等都會,好像任何點小事沒有順他的意,他就用哭來表達抗議。然後照顧的過程就是在抱起他、安撫、眼神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最近發現一個人心靈上的安定感,可以影響工作的穩定度、生活常規的建立,以及周遭氛圍的祥和感。學前教育的常規和人格建立,確實是奠定孩子日後是否擁有健全人格發展和穩定工作的能力、心態及抗壓性,這是所有當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重視的問題。 最近去向一些前輩討教一些孩子的相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最近發現一個人心靈上的安定感,可以影響工作的穩定度、生活常規的建立,以及周遭氛圍的祥和感。學前教育的常規和人格建立,確實是奠定孩子日後是否擁有健全人格發展和穩定工作的能力、心態及抗壓性,這是所有當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須重視的問題。 最近去向一些前輩討教一些孩子的相關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你們家也有一個愛生氣的小怪獸嗎?遇到事情情緒立刻馬上上來,並且無法溝通,小怪獸生氣會大喊大叫或是大哭,而身為大人的我們也經常會因為這種情況而臉色下沉、情緒也會上來,或是手足無措或是準備開始大講道理 深呼吸,按下個停止鍵 孩子有情緒時,他什麼也聽不進去,不要講道理。 方法》》》
Thumbnail
你們家也有一個愛生氣的小怪獸嗎?遇到事情情緒立刻馬上上來,並且無法溝通,小怪獸生氣會大喊大叫或是大哭,而身為大人的我們也經常會因為這種情況而臉色下沉、情緒也會上來,或是手足無措或是準備開始大講道理 深呼吸,按下個停止鍵 孩子有情緒時,他什麼也聽不進去,不要講道理。 方法》》》
Thumbnail
🙋‍♀️【作伴】今天要來說說《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小方法》 一起扮演孩子情緒的教練,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來看看溝通和教養要注意那些事情吧~
Thumbnail
🙋‍♀️【作伴】今天要來說說《引導孩子處理情緒問題小方法》 一起扮演孩子情緒的教練,讓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 來看看溝通和教養要注意那些事情吧~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小孩再過幾天就要滿4歲了,最近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快要到大人的臨界點,思考該如何教小孩,先還原下列事件發生的狀況。 情況一: 接近12點時,一直翻來覆去一直踢到我,剛好我想起身上廁所,轉身起來時,卻被小孩拉住,小孩說媽咪不要走,我跟他說我想上廁所,他不肯一直哭鬧,然後又要我幫他脫尿布。 引導方式
Thumbnail
小孩再過幾天就要滿4歲了,最近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快要到大人的臨界點,思考該如何教小孩,先還原下列事件發生的狀況。 情況一: 接近12點時,一直翻來覆去一直踢到我,剛好我想起身上廁所,轉身起來時,卻被小孩拉住,小孩說媽咪不要走,我跟他說我想上廁所,他不肯一直哭鬧,然後又要我幫他脫尿布。 引導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