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健的劍心形象在我心目中太強烈了,以至於每次他在電影中要暴衝的時候我腦海總浮現劍心準備使出拔刀術的錯覺,還有他跟阿部寬的追逐場景,我也想著「阿部寬你是追不上的,要追上劍心大概只有宗次郎的縮地。」
雖然故事是從311大地震開始的,但對整部電影來說,這反而是個可有可無的背景,比較像是為了增加話題而加入的元素。本質上還是在探討生活保護補助的議題,這樣的問題在全世界應該都很常見,總是會有明明沒甚麼大礙卻能申請補助的人,也有在底層掙扎卻拿不到補助的人。政策制定永遠不可能涵蓋所有人,很多時候只能求包括個七八成民眾,而兩邊的極端值,尤其是弱勢的那一端,往往就會成為第一個犧牲的族群。雖然很多人,或是政策制定都會希望拉近這樣的差距,但不管拉多近,總是會有端點,而人性也讓完全平等遙不可及,大概又是個無解的難題。
當電影中公務員們質疑自己的工作到底有沒有意義時,女主角說著:「一定會有意義的。」聽在耳中卻像是女主角自己也很迷惘,但還是要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意義,不然好像在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甚至是生存價值一樣。畢竟他們也只是小職員,能做的也只有盡量服務民眾,當你真正往上爬,還會有更多更複雜的環境在等著你,到時候若失去這樣的信念,可能又會成為另一個迷失在仕途的普通人吧。
中間還是有些出戲的片段,像是角色突然進入解說模式,解釋生活保護的法案,那樣的切換太突兀,讓我不禁笑出來,而後面再度有日本電影常見的說教場景,雖然不至於放空,但還是感到無奈,一定要用說的來傳達中心思想嗎?
連續殺人案這條劇情主軸顯得有點普通,看到一半就大概猜得到兇手是誰,只是雖然知道,但揭曉的時候還是有種突兀感,不是動機不足,只是劇情的編排讓人有「兇手是因為劇情需要」的感覺。反而社會補助這個背景能延伸的想法比主線有趣多了。像是很多日本老人不想領補助的原因,源自根深蒂固的不想麻煩別人的想法,日本人這種深植於靈魂的壓抑性格也真是蠻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