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要如何用一檔節目來為「國力」以及「國家文化」做火力展示,《黑白大廚》無疑是一個極其成功的案例。或許用「國力」形容是有點誇張,但近年來南韓在文化輸出這一點所做的努力大概也讓許多中型國家難以望其項背,從流行音樂、戲劇、電影到現在連能夠乘載更多話題的電視綜藝節目都能打進國際市場,甚至可能漸漸撼動日本在東亞文化圈的霸權,光憑這一點可能性,《黑白大廚》就已經是個值得一看的節目。
更何況又是那句老話:「民以食為天。」做吃的節目又有多少人能抗拒呢?撇開一切外在包裝,光看節目中百位大廚使盡渾身解數展現累積數十載的廚藝與創意,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超乎想像打破料理規則的各式餐點,真的很難抗拒立刻訂機票飛去韓國掃街的衝動。你看,又是一大筆可預期的觀光收入。
【以下有雷】
一開始看到八十位黑湯匙的介紹,還在想說這涉獵範圍也太廣了,用綽號稱呼的方式也相當特別,乍看連名字都不給或許是有點羞辱人,但實際上,店名與綽號有時候更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進而在節目結束後也能繼續維持知名度。只是對有些開場名聲響亮卻後繼無力的選手來說就略顯尷尬,像我記得一開始有個叫「青瓦台主廚」的黑湯匙,好像也是他,在跟旁人閒聊時還在說「崔俊碩明明有說要來,怎麼沒看見」之類的話語,可見他應該也是有一定的實力與地位,但後來就......。
接著二十位白湯匙的登場,光排場就相當驚人,刻意塑造的階級感更加深了對抗意識,連螢幕前的觀眾都能感受甚至帶入那種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情緒。不過在這邊我覺得最妙的是這些白湯匙的來歷,有些是成名已久或享譽國際的大廚自不在話下,但有些感覺上是平常不太會為人所知的大廚,節目介紹卻講的好像他們很知名,當然我不是南韓在地人,所以或許不清楚,可是上節目大概也可以增加南韓大廚們的知名度,但如果這些大廚真的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那又會帶出另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了:台灣有這麼多知名的大廚嗎?或者該問,我們自己知道台灣有多少「大廚」嗎?頤宮蟬聯多年三星,但大概很少人知道主廚姓名;鼎泰豐享譽國際,但他們有「主廚」嗎?梁社漢、鬍鬚張,有多少人知道其實是用主廚的名字當品牌?感覺台灣有關美食的節目多半是行腳節目或新聞介紹,而且多數時候都是以「餐廳」為主,很少在意廚師是誰。
或許就跟絕大多數的行業一樣吧,能夠出類拔萃為人所知的名人終究只有那少數幾個,講半導體想到張忠謀、講投資想到巴菲特、講石化想到王永慶,但這些產業中還有許多具有實力卻鮮為人知的強者。這樣回看《黑白大廚》,一開始八十名黑湯匙都只有餐廳名稱與主廚綽號,最後能進入決賽的才擁有揭露姓名的權利,這樣的賽制看似殘酷,實際上也不過是在反映社會的現實。
南韓真的很會操作這種人性衝突面,從電影、戲劇到綜藝節目、實境秀都是。當然就算是「實境秀」,為了娛樂效果也難免會需要有腳本做整體的節奏掌控,《黑白大廚》中有不少明顯的斧鑿痕跡,除了一開始的淘汰賽在節奏掌握上有些違和感外,後續在評審利用金牌救人、調整黑白兩方人數、以及一些時間與空間的差距都能感受到操作痕跡。但製作方就是有辦法利用剪輯盡可能的淡化這些印象,再加上製作團隊整體從賽場布置的精細、不著痕跡的產品置入、自然流暢的運鏡與特寫、可想見以大量素材剪輯出的衝突與戲劇效果、後製數月不知燒了多少幕後技術人員心肝的成果,讓觀眾能沉浸在百位大廚高超的手藝與精緻的菜色中,而不會被其他不必要的元素影響注意力,光能做到這些,就是一場南韓娛樂節目製作能力最高層級的火力展示。
稍微岔題,看實境秀時推薦還是跟人一起看,而且最好是能一起嘴砲的那種,這樣可以為節目增添一些意外的趣味。像我和女友一起看,因為已經感受到節目的編排與流程的有意引導,所以觀賞過程中就不時腦補以及各種預測,事後諸葛也不在話下。譬如說實境秀要精采一定需要參加者能呈現真實反應,所以百位廚師大致上應該都真的不知道整體走向如何,或許最多最多可能有些利益交換部分,譬如師傅為了保徒弟而願意接受被戲劇性的淘汰、亦或是明星主廚為了節目衝擊效果而稍微出槌等等。但節目流程要顧,百名參賽者不可控,勢必還是要有個樁腳,這時或許就可能是評審了。安成宰身為三星主廚,米其林頂級主廚的實力與隨之而來的自尊不可能讓他這麼做,那麼身為經營能手又深諳節目製作之道的白種元也許就是不二人選了。在這種腦洞大開的幻想背景下就能穿鑿附會很多節目小細節:「你看那個人是白種元給過的」、「他被他救」、「齁齁,他一定在偷偷帶風向」、「他一定是覺得大家都累了才這樣給啦」、「妳看,一定是用耳麥先偷偷講另一位的選擇」、「南韓民族性這麼強,外國人一定先淘汰啦」當然以上都只是類似陰謀論般的腦補嘴砲,純粹是觀賞過程中自娛的添加物。
但兩位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在他們的評分過程中卻有著相當有趣的反差。先簡單的形容,我覺得白種元比較開放,安成宰比較保守。白種元在評審過程中展現出的態度很明顯就是跟韓式料理有關的就有基本分,如果能夠創造含有「推廣」的元素就會有很高的評價,正代表應該是這個節目的初衷:「推廣韓式料理,成為文化輸出的載體。」而安成宰則是非常重視「料理」的本質,甚至到有點吹毛求疵或雞蛋裡挑骨頭的感覺,例如裝飾花不會帶來味道就不要擺、「拌飯」怎麼可以不「拌」、名為怎樣的料理就應該至少要保有那道料理的元素。這與我一開始先入為主的觀念差很多,原本還以為以精緻料理為強項的安成宰會更重視印象中精緻料理一直強調的「創意」、「美觀」等特點;吃遍大江南北無數料理的白種元會因為吃過太多種料理,於是更在意每道料理的精隨所在,這樣的衝突與反差感也是節目的有趣之處。
也因此,最後決賽愛德華李所做的辣炒年糕冰淇淋一看就是正對白種元胃口,又創新、又完全是經典韓式料理的改造,創作理念又與韓式料理特點緊緊相扣;而拿坡里黑手黨的羊肉大餐,融合當地各種食材的風味於一身,又一口氣將精緻料理中的菜序整合進一道菜裡,還能保持每道菜該有的味道,又做到整盤菜的平衡,不愧安成宰說出那是他近來吃過最棒的羊肉料理,黑手黨根本就把整個「拿坡里」端上桌了,上菜時我甚至都想自動幫他配上《中華一番》的經典配樂了-La Do Re~ Mi~ La~ Sol~ La~~-那時我真的以為決賽會比第二回合。
可惜,真的可惜。可惜這麼精彩的決賽,卻應該是意外的完全被前一段準決賽狠狠地搶盡一切鋒頭。「豆腐地獄」帶給觀眾的緊張刺激感,加上選手們賭上畢生所學,拚盡全力交鋒的畫面太美,甚至愛德華李在比賽過程中還完成一道以豆腐為主題的完整套餐,完全展現身為一個頂尖主廚所應具備的大局觀以及對自己能夠戰至最後一刻的自信,這種突破想像的創造力與執行力擄獲多數觀眾的心,以至於讓後續的決賽黯然失色,意外使這檔節目落入我時常覺得韓系節目會出現的缺點-虎頭蛇尾。這當然是非戰之罪,只是形成這樣的結果多少也可說是命運安排吧。
有趣的是進入決賽,拿坡里黑手黨找回了名字-權聖晙;愛德華李也說出他原有的韓文名-李均。熬出頭的基層獲得宣揚名號的機會,流落海外的遊子尋求落葉歸根的家鄉,或許是個很煽情的橋段,卻也能強烈感受到南韓對自己國家堅定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