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好友

FB好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的FB帳號大約是在2013年開始使用,一開始只是想拿來當個攝影小帳,但沒想到用著用著就變成主要帳號了。當時有MD教我如何增加讚數,就是一直亂加好友,所以我照著她教的方式一直加到3千多左右,的確是有效。

raw-image

不過因為當初這樣亂加,動態上幾乎都是我不認識的人,那陣子可以說是把FB拿來當看新聞用了。不過FB演算法會一直更新,大概到2016年左右,加好友大法就沒甚麼用了,所以當時我也刪了一波好友,刪到大概剩2000左右,實驗看看觸及是不是能回來。

後來觸及率時好時壞,只能說FB演算法真的很謎,所以慢慢就隨緣了。不過一直到最近,發現觸及掉到一個谷底,雖然對FB已是半放棄狀態,但想說好久沒也清好友,就來整理一下。刪除原則是共同好友個位數,沒聊過天,動態很久沒更新,看起來又跟攝影無關的。

目前刪到1500左右,發現真的是亂加了一堆奇怪的帳號,還有好多帳號是約拍約到不了了之的,看一看很多還是2014年的訊息,都過了這麼多年,我想這些妹子應該也沒在拍照了。


avatar-img
解析度寫真
66會員
105內容數
攝影Q&A,資訊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解析度寫真 的其他內容
最近入手了一台二手Nikon D780,還買了顆Nikon 85mm f1.8,突然覺得防潮箱有點滿,覺得好像該清理一下手邊不常用的相機了。 其實這系列的相機我覺得還蠻不錯的,不過可惜當年Samsung退出相機市場,不然如今也許可以跟Sony A6000系列、Canon M系列一較高下。
前幾天看了一部漫畫「ガンダム」を創った男たち(鋼彈創世),內容是講述鋼彈Gundam的創始故事,漫畫雖然畫得有點誇飾,但還蠻有趣的,原來鋼彈一開始收視也是不好,還差點落入腰斬的命運。 “導演心目中的作品” vs “財團眼中的商業價值”
有時候在討論大尺度拍攝前,MD會要求攜伴,畢竟要在陌生人面前寬衣解帶,多帶個人確保自身的安全也很正常,但往往MD也會附帶一句: 他不會影響拍攝
最近覺得在IG上面越來越難生存了,尤其是對發大尺度照片的,謎一般的社群守則,有時候遮好遮滿也是照樣把你刪照,但再看看其他裸露程度更大的帳號,居然都還活得好好的,很難讓人覺得這是公平的待遇。
如果是用PS的話,基本工具就是汙點筆刷工具。我自己是有再用另外一套磨皮外掛imagenomic portraiture。 怕磨皮磨成橡膠人的話,可以搜尋"高低頻磨皮"
心、技、體 常在一些日本漫畫或遊戲看到心技體這三個字,查了一下網路的資料,大部分是源自於格鬥、柔道、空手道、相撲之類的搏擊格鬥武道。 有一說是日本揉合佛家思想而發展出來的,關於修練三種型態: 技:技術與技藝,泛指招式、技術的熟練 體:身體與體魄的鍛鍊,泛指體能 心:籠統一點,可能指精
最近入手了一台二手Nikon D780,還買了顆Nikon 85mm f1.8,突然覺得防潮箱有點滿,覺得好像該清理一下手邊不常用的相機了。 其實這系列的相機我覺得還蠻不錯的,不過可惜當年Samsung退出相機市場,不然如今也許可以跟Sony A6000系列、Canon M系列一較高下。
前幾天看了一部漫畫「ガンダム」を創った男たち(鋼彈創世),內容是講述鋼彈Gundam的創始故事,漫畫雖然畫得有點誇飾,但還蠻有趣的,原來鋼彈一開始收視也是不好,還差點落入腰斬的命運。 “導演心目中的作品” vs “財團眼中的商業價值”
有時候在討論大尺度拍攝前,MD會要求攜伴,畢竟要在陌生人面前寬衣解帶,多帶個人確保自身的安全也很正常,但往往MD也會附帶一句: 他不會影響拍攝
最近覺得在IG上面越來越難生存了,尤其是對發大尺度照片的,謎一般的社群守則,有時候遮好遮滿也是照樣把你刪照,但再看看其他裸露程度更大的帳號,居然都還活得好好的,很難讓人覺得這是公平的待遇。
如果是用PS的話,基本工具就是汙點筆刷工具。我自己是有再用另外一套磨皮外掛imagenomic portraiture。 怕磨皮磨成橡膠人的話,可以搜尋"高低頻磨皮"
心、技、體 常在一些日本漫畫或遊戲看到心技體這三個字,查了一下網路的資料,大部分是源自於格鬥、柔道、空手道、相撲之類的搏擊格鬥武道。 有一說是日本揉合佛家思想而發展出來的,關於修練三種型態: 技:技術與技藝,泛指招式、技術的熟練 體:身體與體魄的鍛鍊,泛指體能 心:籠統一點,可能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