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

含有「演算法」共 2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Muse 提供了一個交易:它將幫助宥承在 MVL 中打造一個自己的數位分身,保證頻道訂閱數百萬,甚至可以讓他「取代」哲凱的位置。Muse 還展示了一個未來畫面:在元宇宙中,宥承的數位分身成為全球最紅的數位偶像,但現實中的他卻逐漸被人們遺忘,甚至無需露面,生活中只剩下虛擬數據帶來的收入。
「我早就知道,晶片不是工具,而是一種支配手段。美方要它,是為了‘自動調控民意模型’;東方某些勢力要它,是為了‘預知社會異變’。但它本質是陣,是意志的反映,若無純心,終將反噬。」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4 天前
諸葛村就按照陣圖所建!
期末考結束了!這學期我負責開了大二必修課:資料結構(Data Structure),雖然作業、小考都是由TA(課程助理)幫我批改,不過期中期末考都是我自己把所有的考卷改完的。總共大約是將近150份的考卷,有兩個班。而期末考的內容,其實基本上我把大部分的規則、程式碼都寫在題目裡面或者放在附錄讓同學可以
Thumbnail
沒有人真正計算過,一個句子的寫定究竟耗費多少秒?我們總在深夜裡,反覆接住那些從指間滑落的字詞,像在宇宙微塵中接住閃爍的寶石。 數位海洋每日漲潮三千次,我們的段落尚未靠岸就已沖散。演算法是嶄新的文體評審,按讚數是當代的平仄格律,而我們持續固執地用注音輸入,寫著不合時宜的十四行詩。
Thumbnail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6/13
「每日漲潮三千次」,所以寫作的人在茫茫文海中能夠遇上願意駐足閱讀的讀者,是最幸福的事💗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3
黃璧怡 璧怡是寫作人,肯定深有感觸~💐😀
  在這兩組事件裡面,「無根據的虛構」與「無原創的抄襲」看似相反,但其實直指同一件事:缺乏主體真實經驗。GPT給出的虛構答案雖然看似可以回答我們的提問,實際上卻完全脫離現實。對GPT而言,只要讓你感覺你被回答到了,任務就已經完成。那些輸出的語言是否能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對應,根本不在其考量範圍之中。
史塔克失蹤後,留下一份封存的遺囑與一項遺產:一張半完成的陣式設計圖,與唯一授權的「問陣者」身份,屬於李存墨。「問陣者」,是史塔克為這套系統定下的最高操控者。不是控制者,而是——發問的人。「陣是活的,不能被控制,只能被引導。」這是史塔克生前最常說的話。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6/12
像遊戲一樣!
文 / 托比亞斯.羅斯-史塔克威爾(Tobias Rose- Stockwell) 論述本來就會被分化,但社群媒體把已經極端分化的內容擴大 得更加嚴重。這些工具支配了媒體、對話和生活,造成我們的公共 論述變得醜陋、分歧又亦發極端。小小的輕率之舉就這樣將道德論斷拓展成龐大的文化潮流。 鮑伯
Thumbnail
這裡原本是美國軍方絕密基地,自從東尼·史塔克神秘失蹤後,便被封存。如今,門扉開啟,一名戴著黑框眼鏡、穿著舊T恤的男子走入實驗室。他叫李存墨,一位中美混血的陣法工程師,史塔克的唯一學生。他將一片巴掌大小的紫金晶片放入舊型的觀測裝置,耳邊響起早已熟悉的聲音——「Jarvis online.」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6/09
這個鋼鐵人有點⋯「大」
大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9
宇牛 最近吃太好又沒運動,胖了
收聽這集扁平時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aIvllaXRM
隨著宥承的深入調查,他發現哲凱可能根本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李哲凱」這個角色只是一個由 Muse 完全創造的數位偶像,從影片中的真人形象到 MVL 中的虛擬化身,都是 AI 演算法的產物。這個發現讓宥承感到震撼,他開始懷疑元宇宙中的所有人是否都是真實的,甚至包括他自己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