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筆記how to take smart notes27 11.2 Think outside the bra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 寫永久筆記其實就像是自我測驗,用自己的話語文字重新詮釋文本for your own lines of thought,並且握有支持性證據、相關資料和出處。not copy, but translate.
  2. 撰寫永久筆記可以想成目前手中的筆記政要和筆記盒內的其他筆記展開一場對話。
  3. 由於大腦熱愛讓我們感覺舒適(不是中性和客觀的角度),因此需要以寫作這樣的形式拉出距離,以追蹤和討論爭議。大腦原本的設計就是驟下定論(Kahneman, 2013, 79)
  4. Feynman說他的筆記是思考歷程,而不是思考歷程的紀錄。
  5. Q:這件事實是確性的嗎?他們用了甚麼方法?有那些類似參考資料?為什麼我寫下的角度抓住我的注意力/引發我的興趣?Whywhywhy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腳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回家聽見家母絮絮叨叨地說著她的手帕交打電話來,講自己的金孫好可愛又聰明,會跳舞會逗大人開心,還會看到大人臉色不對就跑去跳舞讓氣氛緩和,只是呢,還不會說話! 我聽見耳朵豎起來,幾歲?我於是問 2歲半,還有就是她的媳婦也不喜歡帶金孫出門,因為金孫會躺在地上哭叫。 還有呢?我心都提起來了
The one who does the work does the learning. 動手做的人就是學習者(Doyle, 2008.63) 反覆閱讀不等於理解。 與其"吃書",還不如運動。 筆記盒就是學習務上最佳夥伴,就是保持對話。 寫作、筆記、思考和連結就是促發學習的策略。
今天的苦水沒有含金量喔 為了蓋一個章只能靠近不想靠近的場所 果然一坐下,停車場小姐就是絮絮叨叨A新課程應該給乖乖上呀,因為她真的太辛苦了。 我詢問授課的資格和意願,得知乖乖有意願但是還需要有一階資格。 所有的正事都是引言 已經365天過去了,怎麼還沒離開停車場?真的可以好好為自己祝福,往樓上邁進。
關鍵字:review和reread不是真的知道,要retrieve information 小心小心mere exposure effect:familiarity不是understanding
gist 要旨 get/exteact the gist 本篇出現頻率最高的單字: distinguish 動詞/distinction 名詞 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練習: 用自己的話說,重新建構問題、假設和資訊,可以經由練習達到。 我站起來直接走出去 因為我感受到同事的爆炸
Selectivity 是筆記盒的關鍵。 小心: 如果洞見變成你寫作或學術研究的威脅,那麼你就做錯了!(跟著洞見走,不是跟著你的自以為是走) 退一步 然後再前進,或者說退後,是為了往前 近日工作有感 我希望主辦單位體諒我成全我的工作,於是 我退第1步: 知道啦,表示明白他的立場和為難
今天回家聽見家母絮絮叨叨地說著她的手帕交打電話來,講自己的金孫好可愛又聰明,會跳舞會逗大人開心,還會看到大人臉色不對就跑去跳舞讓氣氛緩和,只是呢,還不會說話! 我聽見耳朵豎起來,幾歲?我於是問 2歲半,還有就是她的媳婦也不喜歡帶金孫出門,因為金孫會躺在地上哭叫。 還有呢?我心都提起來了
The one who does the work does the learning. 動手做的人就是學習者(Doyle, 2008.63) 反覆閱讀不等於理解。 與其"吃書",還不如運動。 筆記盒就是學習務上最佳夥伴,就是保持對話。 寫作、筆記、思考和連結就是促發學習的策略。
今天的苦水沒有含金量喔 為了蓋一個章只能靠近不想靠近的場所 果然一坐下,停車場小姐就是絮絮叨叨A新課程應該給乖乖上呀,因為她真的太辛苦了。 我詢問授課的資格和意願,得知乖乖有意願但是還需要有一階資格。 所有的正事都是引言 已經365天過去了,怎麼還沒離開停車場?真的可以好好為自己祝福,往樓上邁進。
關鍵字:review和reread不是真的知道,要retrieve information 小心小心mere exposure effect:familiarity不是understanding
gist 要旨 get/exteact the gist 本篇出現頻率最高的單字: distinguish 動詞/distinction 名詞 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練習: 用自己的話說,重新建構問題、假設和資訊,可以經由練習達到。 我站起來直接走出去 因為我感受到同事的爆炸
Selectivity 是筆記盒的關鍵。 小心: 如果洞見變成你寫作或學術研究的威脅,那麼你就做錯了!(跟著洞見走,不是跟著你的自以為是走) 退一步 然後再前進,或者說退後,是為了往前 近日工作有感 我希望主辦單位體諒我成全我的工作,於是 我退第1步: 知道啦,表示明白他的立場和為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和思考的方法,包括條列式書寫、回想老師的話、創造邏輯架構等。文章強調了寫筆記如何幫助思考,並提供了一些萬能筆記法的技巧。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為何要練習寫零秒思考筆記? 將浮現於腦海的情境、感覺轉化為文字 將大腦的思考中轉為文字外部化,便可以注意到以前思考不夠深入的部分 以自在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為目標 事情之所以會惡化,都是因為過度顧忌或者猶豫而拖延的了時機而忽視了早期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 將上述問題能以自在的以語言以及文字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做筆記和思考的方法,包括條列式書寫、回想老師的話、創造邏輯架構等。文章強調了寫筆記如何幫助思考,並提供了一些萬能筆記法的技巧。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為何要練習寫零秒思考筆記? 將浮現於腦海的情境、感覺轉化為文字 將大腦的思考中轉為文字外部化,便可以注意到以前思考不夠深入的部分 以自在準確地運用語言、文字為目標 事情之所以會惡化,都是因為過度顧忌或者猶豫而拖延的了時機而忽視了早期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錯誤 將上述問題能以自在的以語言以及文字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