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清淨煩惱多,隨意攀緣惹禍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曾經看過精舍的一篇分享文(文章連結:〈虛空總會有雲飄過,你才是虛空〉),文中敘述一位師姐在旅行途中去廟裡發放善書,但因為桌上都排滿了書沒地方放,所以就把《因果濟世集》和《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壓在佛菩薩開示為偽經的那疊經書上面,希望善書可以被別人看見,也希望壓住那疊偽經,不要讓別人接觸。師姐想,如果是佛菩薩的經典,應該有護法護持,不用擔心,所以直接就放上去了。沒想到這一放,就被外道嚴重干擾。後向精舍去求助,佛菩薩開示為某個外道系統背後功力最強的靈干擾,處理後沒多久就又發作,反反覆覆,一直干擾不斷。若是當時不起心動念,就不會召感這麼多的干擾;以為是在做善事,避免讓眾生接觸外道偽經的機會,實際上是在攀緣。
讀完這篇文章後,反省自己也有和這位師姐一樣的執念,我認為不好的、不對的,就要用自以為是的善意,去糾正別人、幫助別人。從小到大,這樣的攀緣,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每次事後還沾沾自喜今天又做了一件好事,真是太沒有智慧了!「修行,不是看世間的善惡,不是看別人的過失,而是自己心性的提升」,「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不要沉浸在小劇場裡無法自拔,應「無相」、「無念」、「無住」,如如不動。
分享文中提到:「回歸到文章中正確的處理方式,若發書時遇到非正法的書怎麼辦?答案是:『不怎麼辦!』心中會有種種的糾結,是因為您已預設立場,您知道它『非』正法,如果今天您不知道它非正法,您的心就不會有任何感覺,您的心態還是畢恭畢敬、不敢怠慢的。所以回歸初心,您放您的書,它存在於它原來的地方,互不相干!」「一個人會不會接觸外道,有沒有緣認識正法並深信,都有其緣分及因果業報在背後作用,不是由我決定要或不要。」(引用完畢)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眾生在六道輪迴中來來去去,被五欲六塵所染污,阿賴耶識中滿是貪嗔痴的欲念種子,所思所想皆是無明,一言一行皆是欲望,於是,眾生墮落沉淪,於痴迷妄、造業無數,在苦海中浮浮沉沉、痛苦掙扎,無有出期。
「人生酬業」,每一個人來到這世間都要修行,沒有修行,就不能出離生死苦海,還會一世又一世的造業墮落,人生越來越苦,甚至失去人身,屆時真的就後悔莫及了。修行首重修心:「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修佛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唸佛」,這是修佛行。修行要解行並重、知行合一:了解修行的觀念、步驟和過程,確立修行的方向;用身、口、意三業來實踐佛菩薩的教義,轉惡為善,斷惡修善不著相,修清淨心。
大乘經典是佛菩薩修行的智慧、證悟的過程,就好比地圖、燈塔、指北針一樣,指引著芸芸眾生正確的路,不在五濁惡世中迷失了方向。若只是誦經卻不行經,那就像是有了地圖、有了指北針卻不往前走,只在原地踏步,不可能到達目的地,還會讓自己越陷越深、苦不得脫。阿伯說:「口誦心不轉,唸破萬卷亦宛然」,要將經典的智慧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解行並重,不是嘴巴誦經,心卻不轉,還老是怨天怪地,認為自己的心性已經提升了,佛菩薩為什麼不來救我?其實,佛菩薩已經在救您了,只是您放不下手裡、眼裡、心裡的貪嗔痴,還執著在原地做白日夢,心不清淨,當然就覺得諸事不順了。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菩薩與我只是給你一張地圖,而到達目的地,需靠你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你要努力嘗試超越各種障礙與困擾,時時叮嚀自己、提醒自己,路莫走錯走偏,否則,要到目的地實有困難。」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
逐境心生。隨情動念。心境兩忘。物我無辨。
物無妍醜。由我是非。我心不起。彼物何為。
動靜等觀。貴賤一視。凡聖齊平。名不思議。
心若清淨,才能看破、放下、自在,才能如如不動、應無所住。眾生造業的根源在於貪嗔痴,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嗔痴。攀緣心也是貪嗔痴的一種表現,攀緣不利於修行。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在修別人,若是一天到晚盯著別人看,不但自己辛苦,也會造成別人的痛苦。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種「我是為您好」的執著,總以為這是在幫助別人,是在做善事;但真正的修行是「自性自度」、「自業自銷」,把自己修好,行善積德,做他人的榜樣,德行俱足,不必大肆宣傳,眾生自然會來效仿。這就如同佛菩薩教化眾生一樣,佛菩薩沒有一天到晚告訴眾生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沒有老是盯著眾生督促、指正,佛菩薩福慧雙修、圓滿俱足,眾生自然皈依、效法。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提升和定功、渡眾同等重要;心性要提升,需勤息貪嗔癡、去我執、無我相;去我執,就是凡事莫強求,來者勿喜,去者勿悲,隨緣即可;無我相,就是凡事不要以我為中心,將自我意識淡化,圓融諸事物;唸經是開智慧與培養定心,遇事有智慧分辨;修行是把定心修好,把執心、我相放下,否則是越修越煩惱,越修越自私,越修越我慢,越修越回去。」
「人為什麼痛苦,是因為被執念綁著;去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告訴您不要執著在事物相上面,否則只是徒增痛苦;若人不執著,心念才會廣闊,能在努力生活的同時也看淡生活,《金剛經》係講空相,不執著,不被綁住,來空空、去空空,成住壞空。」
修行要隨緣不攀緣,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業障各人了,修行要靠自己、誦經要靠自己、消業障要靠自己、提升心性更是要靠自己。阿伯說:「誦經,對人有很多好處與妙處,自己不去誦經,如何能體驗其中之妙?如何能將自己的心性安住?」「修行人最重要的是心性穩定,意志堅定,無生法忍,永不退轉。地球時時都在轉,人的心性也時時都在變,若能定慧等持,則不會跟著外境改變而隨波逐流,有修行,隨緣生定心,萬事以智慧行事。」台語有句俗諺:「繁華攏是夢,夢醒一場空」,人來到世間是空空的來,最後也會空空的走,不必執著於世間短暫的一合相,這些都是虛妄幻相,放不下,就修不了。人生在世要吃苦了苦,苦盡甘必來,放下執心、破除煩惱,才能從痛苦中昇華,得到清淨大自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完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投胎轉世係來酬業的,還要修行;修行,就是心要包容寬大。」 「人生酬業,出生為人就是要來還債,有時間就快點還一還,本世沒有還,來世還是要還,有還清就不會有糾葛。」 相關文章分享:〈如何面對人生困境?〉 蔡師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或是不愛吃、不想吃的食物。我不喜歡韭菜的味道,來自那是小時候,爸爸參加完喪禮帶回來的東西,它代表著,又有親戚離開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一開始,我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我的努力、積極,我當她的指導學生和兼任助理,努力學習和工作,我們約定好,當我畢業之後,要留下來當她的專任助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業障深重者,煩惱、習性、黑氣多,唸經時多有來自自身黑氣、業力、外道的干擾與阻礙,使其難有清淨心來誦經。然而,遇事意志要堅定,修行貴在建立起一顆金剛心,莫遇到挫折就退縮,要努力不懈,堅持到底,久之可漸入佳境,離證悟又能更近一步。」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這三年當中,我們勤做善事,也常傳遞佛法,寫分享文,我想祖德應該有無形之中累積了一些,我又再一次請示,需不需要補祖德?開示:「需要的。」阿伯説,還是需要補經文各600部。(這三年來我們的所作所為,只補了一點點。)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情執,會讓人執著在事情裡而走不出來。大部份的女生對感情都看得很重,但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眼光要放遠,還有其它的事情要做,且看淡情執是可以訓練的,久之會慢慢變淡;不要把感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分享完畢) 相關文章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完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投胎轉世係來酬業的,還要修行;修行,就是心要包容寬大。」 「人生酬業,出生為人就是要來還債,有時間就快點還一還,本世沒有還,來世還是要還,有還清就不會有糾葛。」 相關文章分享:〈如何面對人生困境?〉 蔡師兄: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或是不愛吃、不想吃的食物。我不喜歡韭菜的味道,來自那是小時候,爸爸參加完喪禮帶回來的東西,它代表著,又有親戚離開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一開始,我很喜歡她,她也很喜歡我的努力、積極,我當她的指導學生和兼任助理,努力學習和工作,我們約定好,當我畢業之後,要留下來當她的專任助理。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業障深重者,煩惱、習性、黑氣多,唸經時多有來自自身黑氣、業力、外道的干擾與阻礙,使其難有清淨心來誦經。然而,遇事意志要堅定,修行貴在建立起一顆金剛心,莫遇到挫折就退縮,要努力不懈,堅持到底,久之可漸入佳境,離證悟又能更近一步。」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這三年當中,我們勤做善事,也常傳遞佛法,寫分享文,我想祖德應該有無形之中累積了一些,我又再一次請示,需不需要補祖德?開示:「需要的。」阿伯説,還是需要補經文各600部。(這三年來我們的所作所為,只補了一點點。)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情執,會讓人執著在事情裡而走不出來。大部份的女生對感情都看得很重,但感情不是人生的全部,眼光要放遠,還有其它的事情要做,且看淡情執是可以訓練的,久之會慢慢變淡;不要把感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分享完畢) 相關文章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原文:不依過患,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無量苦。   釋義舉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可以幫助他人的事卻不願幫助他人,甚至有落井下石及毀謗他人的心態,此心態在來生必墮惡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有老人家過馬路,或是走路比較慢的人,都會說:走快一點好嗎。沒有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攀緣心,在《楞嚴經》講到兩個內涵: 第一個,是業力的問題。 你一旦動攀緣心,一定會帶動生死業力。所以一個人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他會循業發現。當你起攀緣心的時候,就會隨順你的業力--有些人你很喜歡、有些人你不喜歡。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宿業所變現的景像你沒辦法改變。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原文:不依過患,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無量苦。   釋義舉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可以幫助他人的事卻不願幫助他人,甚至有落井下石及毀謗他人的心態,此心態在來生必墮惡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有老人家過馬路,或是走路比較慢的人,都會說:走快一點好嗎。沒有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