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清淨煩惱多,隨意攀緣惹禍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曾經看過精舍的一篇分享文(文章連結:〈虛空總會有雲飄過,你才是虛空〉),文中敘述一位師姐在旅行途中去廟裡發放善書,但因為桌上都排滿了書沒地方放,所以就把《因果濟世集》和《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壓在佛菩薩開示為偽經的那疊經書上面,希望善書可以被別人看見,也希望壓住那疊偽經,不要讓別人接觸。師姐想,如果是佛菩薩的經典,應該有護法護持,不用擔心,所以直接就放上去了。沒想到這一放,就被外道嚴重干擾。後向精舍去求助,佛菩薩開示為某個外道系統背後功力最強的靈干擾,處理後沒多久就又發作,反反覆覆,一直干擾不斷。若是當時不起心動念,就不會召感這麼多的干擾;以為是在做善事,避免讓眾生接觸外道偽經的機會,實際上是在攀緣。

讀完這篇文章後,反省自己也有和這位師姐一樣的執念,我認為不好的、不對的,就要用自以為是的善意,去糾正別人、幫助別人。從小到大,這樣的攀緣,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每次事後還沾沾自喜今天又做了一件好事,真是太沒有智慧了!「修行,不是看世間的善惡,不是看別人的過失,而是自己心性的提升」,「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不要沉浸在小劇場裡無法自拔,應「無相」、「無念」、「無住」,如如不動。

分享文中提到:「回歸到文章中正確的處理方式,若發書時遇到非正法的書怎麼辦?答案是:『不怎麼辦!』心中會有種種的糾結,是因為您已預設立場,您知道它『非』正法,如果今天您不知道它非正法,您的心就不會有任何感覺,您的心態還是畢恭畢敬、不敢怠慢的。所以回歸初心,您放您的書,它存在於它原來的地方,互不相干!」「一個人會不會接觸外道,有沒有緣認識正法並深信,都有其緣分及因果業報在背後作用,不是由我決定要或不要。」(引用完畢)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眾生在六道輪迴中來來去去,被五欲六塵所染污,阿賴耶識中滿是貪嗔痴的欲念種子,所思所想皆是無明,一言一行皆是欲望,於是,眾生墮落沉淪,於痴迷妄、造業無數,在苦海中浮浮沉沉、痛苦掙扎,無有出期。

「人生酬業」,每一個人來到這世間都要修行,沒有修行,就不能出離生死苦海,還會一世又一世的造業墮落,人生越來越苦,甚至失去人身,屆時真的就後悔莫及了。修行首重修心:「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修佛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唸佛」,這是修佛行。修行要解行並重、知行合一:了解修行的觀念、步驟和過程,確立修行的方向;用身、口、意三業來實踐佛菩薩的教義,轉惡為善,斷惡修善不著相,修清淨心。

大乘經典是佛菩薩修行的智慧、證悟的過程,就好比地圖、燈塔、指北針一樣,指引著芸芸眾生正確的路,不在五濁惡世中迷失了方向。若只是誦經卻不行經,那就像是有了地圖、有了指北針卻不往前走,只在原地踏步,不可能到達目的地,還會讓自己越陷越深、苦不得脫。阿伯說:「口誦心不轉,唸破萬卷亦宛然」,要將經典的智慧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解行並重,不是嘴巴誦經,心卻不轉,還老是怨天怪地,認為自己的心性已經提升了,佛菩薩為什麼不來救我?其實,佛菩薩已經在救您了,只是您放不下手裡、眼裡、心裡的貪嗔痴,還執著在原地做白日夢,心不清淨,當然就覺得諸事不順了。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菩薩與我只是給你一張地圖,而到達目的地,需靠你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你要努力嘗試超越各種障礙與困擾,時時叮嚀自己、提醒自己,路莫走錯走偏,否則,要到目的地實有困難。」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

逐境心生。隨情動念。心境兩忘。物我無辨。

物無妍醜。由我是非。我心不起。彼物何為。

動靜等觀。貴賤一視。凡聖齊平。名不思議。

心若清淨,才能看破、放下、自在,才能如如不動、應無所住。眾生造業的根源在於貪嗔痴,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嗔痴。攀緣心也是貪嗔痴的一種表現,攀緣不利於修行。修行是在修自己,而不是在修別人,若是一天到晚盯著別人看,不但自己辛苦,也會造成別人的痛苦。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種「我是為您好」的執著,總以為這是在幫助別人,是在做善事;但真正的修行是「自性自度」、「自業自銷」,把自己修好,行善積德,做他人的榜樣,德行俱足,不必大肆宣傳,眾生自然會來效仿。這就如同佛菩薩教化眾生一樣,佛菩薩沒有一天到晚告訴眾生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沒有老是盯著眾生督促、指正,佛菩薩福慧雙修、圓滿俱足,眾生自然皈依、效法。

相關文章分享:〈誦經之後,您有什麼改變?〉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提升和定功、渡眾同等重要;心性要提升,需勤息貪嗔癡、去我執、無我相;去我執,就是凡事莫強求,來者勿喜,去者勿悲,隨緣即可;無我相,就是凡事不要以我為中心,將自我意識淡化,圓融諸事物;唸經是開智慧與培養定心,遇事有智慧分辨;修行是把定心修好,把執心、我相放下,否則是越修越煩惱,越修越自私,越修越我慢,越修越回去。」

「人為什麼痛苦,是因為被執念綁著;去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告訴您不要執著在事物相上面,否則只是徒增痛苦;若人不執著,心念才會廣闊,能在努力生活的同時也看淡生活,《金剛經》係講空相,不執著,不被綁住,來空空、去空空,成住壞空。」

修行要隨緣不攀緣,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業障各人了,修行要靠自己、誦經要靠自己、消業障要靠自己、提升心性更是要靠自己。阿伯說:「誦經,對人有很多好處與妙處,自己不去誦經,如何能體驗其中之妙?如何能將自己的心性安住?」「修行人最重要的是心性穩定,意志堅定,無生法忍,永不退轉。地球時時都在轉,人的心性也時時都在變,若能定慧等持,則不會跟著外境改變而隨波逐流,有修行,隨緣生定心,萬事以智慧行事。」台語有句俗諺:「繁華攏是夢,夢醒一場空」,人來到世間是空空的來,最後也會空空的走,不必執著於世間短暫的一合相,這些都是虛妄幻相,放不下,就修不了。人生在世要吃苦了苦,苦盡甘必來,放下執心、破除煩惱,才能從痛苦中昇華,得到清淨大自在!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7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 每當看見我看見這段經文時,內心總是無比的溫暖,能感受到六祖惠能大師的慈悲心、卑下心,祂雖然境界很高深,卻不輕慢任何人,這樣的慈悲心讓人感到很安心、很溫暖。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這個智慧的功能,在所有的經典都是重視的,也可以說三藏十二部的經教,所謂經、律、論三藏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了佛法之後,除煩惱而開智慧,得智慧就能夠得解脫,得解脫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成的正果。所以智慧是佛法之中的目的,或者是目標,因為人都有煩惱,都有苦難、都有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這個智慧的功能,在所有的經典都是重視的,也可以說三藏十二部的經教,所謂經、律、論三藏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了佛法之後,除煩惱而開智慧,得智慧就能夠得解脫,得解脫就能得自在,得自在就是成的正果。所以智慧是佛法之中的目的,或者是目標,因為人都有煩惱,都有苦難、都有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修行的過程中,精舍不斷地強調「以經為師」。大乘經典集結佛菩薩的無上智慧,教導眾生如何修行、如何破迷開悟,以經為師,依照經典的一字一句來修,就能漸漸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大乘經典流傳千年,亙古不變,修行人只要依照正法經典去修,就一定能走在正道上,一步一步地破迷開悟、見性成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修行的過程中,精舍不斷地強調「以經為師」。大乘經典集結佛菩薩的無上智慧,教導眾生如何修行、如何破迷開悟,以經為師,依照經典的一字一句來修,就能漸漸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大乘經典流傳千年,亙古不變,修行人只要依照正法經典去修,就一定能走在正道上,一步一步地破迷開悟、見性成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界上,看來看去還是誦經最好,可以修身養性,又不用花錢,還可以練肺活量。」 「心正則不招邪,心不淨則會招感些有的沒有的。」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切愛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無量」,與各位師兄姐們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經者,『徑』也,為釋迦牟尼佛所指引的一條能讓人生走向光明、明心見性的道路;修行是要自性自渡,佛菩薩是給地圖指引,而路要自己去走。」 憨山大師的《我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剛接觸精舍時,初初認識佛法,覺得終於找到正法,心中偷偷想著,我一定要回淨土,再也不想來這個殘忍、互相殺戮而且危險的人間了,但隨著開出的各種罪業,業債如須彌山那麼高時,我才知道自己離淨土有多麼遙遠!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觀三十二相非真   外在種種的相和法,就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一語道破「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菩薩無住相布施」。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一、觀三十二相非真   外在種種的相和法,就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一語道破「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菩薩無住相布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