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君臣不臣---連區域立委選舉都亂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台南市作為民進黨執政重鎮票倉,在全國各行政區的勝票比較中都拔得頭籌,前已分析過全國與台南市總統票,不分區政黨票都不及格,南一區立委選舉也涉有不當[增減選票]弊端,南二區由民進黨郭國文以53,827票勝過國民黨李武龍,粗看是碾壓式大勝,但驗偽統計一下,就發現大異常態,全部276個投票所,平均每所郭勝李195票(選舉人923),半數138個投票所平均每所郭勝李93票(選舉人759),另外半數138個投票所平均郭勝李297票(選舉人1087),說明了另外一種操作手法,半數幾乎勝票加倍,投票率高的投票所,雙方票差越大,已違常理,而選委會決定投票所選舉人數,巧到大投票所大勝,小投票所小勝?所以我說綠營勝選區域立委者搭乘總統列車並不為過.而且增設投票所的目的好像就是要操作勝選,民間質疑沒有道理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22/4/30補充:之前看到民進黨慶賀南部雲嘉南高19席區域立委全壘打,其中台南市就有六席,就是一區賴惠員(國:蔡育輝),二區郭國文(國:李武龍),三區陳亭妃(國:童小芸),四區林宜瑾(國:林燕祝),五區林俊憲(國:蔡淑惠),六區王定宇(國:洪秀柱),表面都是大勝,但是實際上報表裏暗藏了[操作增減選票]的勾當,令人不齒,而國民黨卻安之若素,難怪有人質疑蔡英文總統票[作票],名嘴陳揮文先生會說[難道國民黨是塑膠做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第六選區為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親自上陣,詳細驗偽統計分析資料如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本文完)







(本文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tin Chiu的沙龍
11會員
151內容數
Martin Ch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9
2020年蔡英文前總統驚天大勝韓國瑜264萬票,但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卻僅贏國民黨不到10萬票,評論家硬掰為[分裂投票]所致,2024年賴清德總統在民意六成下架民進黨氛圍下,還是靠選委會涉嫌作票238萬票勝選以如前文所述,而在不分區立委選舉上,更一舉團滅其他13個小黨團,解決了二次分配選票與委員數的
Thumbnail
2024/12/09
2020年蔡英文前總統驚天大勝韓國瑜264萬票,但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卻僅贏國民黨不到10萬票,評論家硬掰為[分裂投票]所致,2024年賴清德總統在民意六成下架民進黨氛圍下,還是靠選委會涉嫌作票238萬票勝選以如前文所述,而在不分區立委選舉上,更一舉團滅其他13個小黨團,解決了二次分配選票與委員數的
Thumbnail
2024/12/04
  俗話說:事有反常必有妖異,例如我們看到2024年中選會公布的嘉義市總統選票一覽表竟然額外出現了兩所原住民身分所投出的總統票,雖然選票數並不多,但此舉顯然違反了正常規定,因為原住民身分在[總統選舉]與[不分區立委選舉]中都是與一般公民造冊在一起,選票統計也沒有統計該兩項全國選民一致的選票,一般
2024/12/04
  俗話說:事有反常必有妖異,例如我們看到2024年中選會公布的嘉義市總統選票一覽表竟然額外出現了兩所原住民身分所投出的總統票,雖然選票數並不多,但此舉顯然違反了正常規定,因為原住民身分在[總統選舉]與[不分區立委選舉]中都是與一般公民造冊在一起,選票統計也沒有統計該兩項全國選民一致的選票,一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回顧南,高,新北,北四都的2020年區域立委選前預測及選舉結果,南6席高8席民進黨全勝測準了(100%),新北12席中10席對(83.3%)2席錯(九區與十一區),台北市則是8席中5席對(62.5%),3席錯(一區,四區,及五區),而新北市原預測民進黨勝7席,結果變成勝9席,台北市預測民進黨只勝1席
Thumbnail
回顧南,高,新北,北四都的2020年區域立委選前預測及選舉結果,南6席高8席民進黨全勝測準了(100%),新北12席中10席對(83.3%)2席錯(九區與十一區),台北市則是8席中5席對(62.5%),3席錯(一區,四區,及五區),而新北市原預測民進黨勝7席,結果變成勝9席,台北市預測民進黨只勝1席
Thumbnail
南部兩大都市台南市,高雄市在2020年一共選出14名區域立委,國民黨籍候選人全數斷羽,原因是與民進黨(或其側翼)勝選者票數差距太大,沒有爭執的必要.要不然只要有識之士能認清,只要將全部投票所打散,重新依照一方勝票由小而大重新排列,則取前半群組合計數和後半群組合計數相比較,算出每所得票,選舉人數,投票
Thumbnail
南部兩大都市台南市,高雄市在2020年一共選出14名區域立委,國民黨籍候選人全數斷羽,原因是與民進黨(或其側翼)勝選者票數差距太大,沒有爭執的必要.要不然只要有識之士能認清,只要將全部投票所打散,重新依照一方勝票由小而大重新排列,則取前半群組合計數和後半群組合計數相比較,算出每所得票,選舉人數,投票
Thumbnail
台南市作為民進黨執政重鎮票倉,在全國各行政區的勝票比較中都拔得頭籌,前已分析過全國與台南市總統票,不分區政黨票都不及格,南一區立委選舉也涉有不當[增減選票]弊端,南二區由民進黨郭國文以53,827票勝過國民黨李武龍,粗看是碾壓式大勝,但驗偽統計一下,就發現大異常態,全部276個投票所,平均每所郭勝李
Thumbnail
台南市作為民進黨執政重鎮票倉,在全國各行政區的勝票比較中都拔得頭籌,前已分析過全國與台南市總統票,不分區政黨票都不及格,南一區立委選舉也涉有不當[增減選票]弊端,南二區由民進黨郭國文以53,827票勝過國民黨李武龍,粗看是碾壓式大勝,但驗偽統計一下,就發現大異常態,全部276個投票所,平均每所郭勝李
Thumbnail
台北市,台南市在2018年市議員選舉報表不堪檢驗,那國民黨盧秀燕市長治下的台中市又如何呢?粗看一下,國民黨當選兩位,民進黨只有一位,無黨籍還兩位選上,似乎有點不正常,驗偽就從無黨籍的尤碧鈴與民進黨籍的王立任票數差異開始(也因為一為第五名當選,一為落選第一名). 簡易法分析,看出清水區選票尚屬正常,但
Thumbnail
台北市,台南市在2018年市議員選舉報表不堪檢驗,那國民黨盧秀燕市長治下的台中市又如何呢?粗看一下,國民黨當選兩位,民進黨只有一位,無黨籍還兩位選上,似乎有點不正常,驗偽就從無黨籍的尤碧鈴與民進黨籍的王立任票數差異開始(也因為一為第五名當選,一為落選第一名). 簡易法分析,看出清水區選票尚屬正常,但
Thumbnail
民進黨霸佔台南市政府達三十年,2018年這一任,黃偉哲明明選票落後,卻巧妙利用當年中選會莫名其妙修改投票所規則,刪除[投票前]清點公布空白選票數的規定,改為[開票後]公布,以至於[每所選舉人數]變成勝敗的關鍵,往壞的方向聯想,每一個個別投票所,有多少人在選舉名冊上,有多少人進來領票投票,開票前除了選
Thumbnail
民進黨霸佔台南市政府達三十年,2018年這一任,黃偉哲明明選票落後,卻巧妙利用當年中選會莫名其妙修改投票所規則,刪除[投票前]清點公布空白選票數的規定,改為[開票後]公布,以至於[每所選舉人數]變成勝敗的關鍵,往壞的方向聯想,每一個個別投票所,有多少人在選舉名冊上,有多少人進來領票投票,開票前除了選
Thumbnail
2020年是個選舉大驚奇年,總統票太多出問題,政黨票太少也出問題,區域立委選每個選區各政黨只能各推薦一人或不推薦參選,最後也選出了民進黨的[民選]立法委員,在各地創出佳績,如所謂的南高嘉屏十九席立委全壘打,讓國民黨一席也拿不到,可是事實上很多選票是經不起[驗偽分析]的檢驗,表面上以多數票勝出,選票結
Thumbnail
2020年是個選舉大驚奇年,總統票太多出問題,政黨票太少也出問題,區域立委選每個選區各政黨只能各推薦一人或不推薦參選,最後也選出了民進黨的[民選]立法委員,在各地創出佳績,如所謂的南高嘉屏十九席立委全壘打,讓國民黨一席也拿不到,可是事實上很多選票是經不起[驗偽分析]的檢驗,表面上以多數票勝出,選票結
Thumbnail
從2020全國各縣市不分區立委選舉得票一覽表看來,三個直轄市:新北,台南,高雄都是民進黨選票異常增加列入簡易法驗偽受驗組的都市,其他三個對照組都市: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個別分析,也都證實了同樣選票結構異常,代表了六都(投票所總數佔全國過半)政黨票民進黨票疑似全部嚴重灌水,若是加上其他台灣省原本藍
Thumbnail
從2020全國各縣市不分區立委選舉得票一覽表看來,三個直轄市:新北,台南,高雄都是民進黨選票異常增加列入簡易法驗偽受驗組的都市,其他三個對照組都市: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個別分析,也都證實了同樣選票結構異常,代表了六都(投票所總數佔全國過半)政黨票民進黨票疑似全部嚴重灌水,若是加上其他台灣省原本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