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己的選股邏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股市投資的過程中,究竟該選擇哪一檔股票買進,應該是我們最想問的問題。即使是已經在股海叱吒多年的老手也無法肯定買進的股票日後一定會漲,但如果能在選股階段就下足功夫,獲利的可能性將大幅提升。
選股是個看似非常基礎,卻隱含著許多複雜性的操作判斷,必須經過多重考量才能做的決定;然而,許多投資人並不在意其重要性,常常能看到只因投顧老師的推薦,或是見某股強勢上漲即興奮買入等非理性投資(投機?)的行為,如此將大大削弱獲利的可能性,即使有機率可以短暫獲利,相對的卻陷入富貴險中求之處境。
在股市不確定性越來越高的此時,能否選出可以穩穩投資的好股票更是重要,而選股要考量的因素很多,按先後順序說明如下:
📷投資定性:意即先釐清個人的投資目標,持股時間可以分為長期、中長期、短期,以長期持股來說,最易懂的就是做為累積退休金的投資計畫,通常是選擇穩定獲利且配發股利的企業,採存股的方式投資;以中長期持股來說,投資來源通常為短期內不會立即運用的資金,但此資金將來可能會視需要大筆支出,如買房計畫、小孩的教育基金等,在未支出前先做投資之用,選擇的股票除涵蓋前述可供長期穩定存股的企業,更希望該企業的成長空間能帶來更多的獲利;以短期持股來說,則是期望透過股市快速賺取資金,此類投資人更聚焦在成長空間大且速度快的明星產業,如半導體先進製程、電動車等。
📷選擇產業:光台股上市櫃公司就有1千多家,涵蓋的產業範圍甚廣,如果投資人選擇的產業是自己熟悉的,能夠掌握產業趨勢、知悉企業優勢所在等,獲利可能性則相對提升,對於日後持股的信心程度也能有所幫助,投資人可以藉由閱讀相關的產業報告或財經資訊,來幫助自己做適合的選擇。
📷評價公司:當選定產業之後,接著要選擇適合投資的公司,儘管同在一個產業,但每間公司各不相同,是否具有優於同業的競爭優勢、產品組合與市場需求的關聯、經營團隊的能力等,都可能影響對公司的評價,也是選股的重要依據。舉例而言,同為半導體業的晶圓代工公司,如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各有不同的優勢所在,外界對公司的評價自然不一樣。
📷估算價格:最後,篩選出幾家適合投資的公司,估算其合理的股價,如果一家好公司的股價已經過高,那麼投資的價值就可能大大的減低,而且日後下跌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投資人需要審慎估算合理價格,等待股價落入合理區間就能伺機買進。估算的方式很多種,可以從股價淨值比(P/B)估算,通常針對傳統產業;也可以從本益比(P/E)估算,通常針對科技類股等。
以上從投資定性、選擇產業、評價公司、估算價格等四個步驟初步說明,期望投資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選股邏輯,在茫茫股海中獲利滿滿。經過前述階段,買進股票之後,公司成長不如預期或股價不斷下跌該如何是好,要怎麼判斷能否繼續持股?應該觀察哪些面向?留待日後分享交流!
股市漫談
股市漫談
▪趨勢觀察▪個股筆記▪股市迷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