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特定概念股的機會與風險

2024/02/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正常邏輯的選股判斷是要找營收獲利成長的企業,但實際股價表現卻可能違背這樣的邏輯,有些衰退的企業股價表現亮眼,有些成長的企業股價卻停滯不前,因為還有另一項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投資人的預期與想像,或市場對於前景是否有集體共識,如果大家都看好,也有些數據可供佐證,這樣的類股族群就可能出現集體上漲,即使其中有些企業受益程度較小,也會跟著主流類股的想像而大漲,使得最後一般投資人找的是某種概念股,而不是追究企業長期的營運競爭力,也不在乎股價是否合理,對於股價的影響是想像力比風險或實質報酬率更重要,中短期是可能藉投機而獲利,中長期卻有不低的風險。


去年以來最重要的概念股就是AI概念股,但除了部分企業看到實質受益之外,還有些相關概念股尚未看到營收獲利成長,股價已經漲了,如果營收獲利還沒跟上,投資人願意冒險持股等待後續不知道能否實現的前景?判斷的原則是甚麼?


投資是衡量機會與風險的藝術,如果企業獲利未能跟上股價的表現,有一種可能是還沒到達企業獲利爆發的時間,耐心等候就可以看到成果,另一種可能是股價只建立於虛幻的想像,在想像尚未破滅之前,股價就可以繼續表現,兩種情況都有機會也有風險,但不同特性的資金、長期投資或短期投機的考量方向不一樣而會有不同的判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31會員
1.3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