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導致
關節炎、附近肌肉疼痛的疾病總稱。而由於各類風濕病之中,又以「類風濕
關節炎」最常見,因此讓不少人認為兩者是相同的。在上一篇中有介紹過風濕的成因和症狀,不過相信大家最在意的,莫過於如何治療風濕了吧!究竟風濕能否被治療、飲食方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本篇將會為大家詳細解說。
風濕在臨床上的表現有相當多,由於每一種症狀都會有些許差異,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這篇將以最常見的「類風濕關節炎」為主軸討論,針對期症狀去了解治療方法。原則上,大致可分為4個種類: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
這種藥物可以幫助體內預防前列腺素物質產生,緩解風濕的疼痛與發炎症狀。不過,它雖然有鎮痛的效果,但對於治療風濕病沒有太大的效果,無法防止關節軟骨或骨骼持續受到損害。因此,較常被當作抗風濕藥的輔助藥物。
類固醇
同樣也屬於抗風濕藥物輔助之一的類固醇,擁有速效性的特色,對於改善日常活動、勞動時具有不錯的效果。不過,由於長期食用容易併發糖尿病、骨質疏鬆症、白內展或其他感染症,所以在開始投予抗風濕藥物的同時,有可能會逐漸減量或不繼續使用。
抗風濕藥物(DMARDs)
抗風濕藥物是一種調節免疫系統異常的藥物,主要用來延緩軟骨、骨骼受到破壞的速度,以及抑制發炎症狀產生。在效果尚未出現之前,通常會先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固醇等併用,等到效果開始顯現後,便會慢慢停止其它藥物,改以抗風濕病藥為主。
此外,抗風濕病藥的治療效果也較佳,必要時有可能會配合兩種以上藥物一同治療。不過實際的效果會因人而異,並且有可能引起其他副作用,因此治療時最好定期接受檢查,並配合醫師或處方箋指示用藥。
生物製劑
生物製劑是將具有發炎特性的細胞激素,例如TNF α、IL-1、IL-6和T細胞等加以抑制,大幅降低軟骨、骨骼受到破壞的藥物。若是當抗風濕病藥效果不彰時,則會改用打針注射或吊點滴等方式讓身體能順利吸收。
復健治療結合了運動療法、物理治療、輔助道具等,使機能能夠自然回復。此外,除了手部的運動之外,透過這些復健動作,也能稍微減輕壓力、提高免疫力,預防關節變得僵硬。當然復健是為了輔助機能正常運作,因此在做這些動作時,以自己能盡力做到範圍就好,不用太過勉強。
手部運動
手部運動共分為3種,前兩者屬於較大範圍的手掌運動,第三個則屬於手指關節運動。3者無時間限制,所以基本上想到的時候就可以稍微活動一下,預防關節退化。另外還有個手腕運動,大家也可以在家做做看。
腿部運動
除了手部之外,腿部運動也不能忽略。特別是年長者或較少運動的人,更應該適時地伸展、活動腿部和關節,輔助機能維持運作。 當然頸部與肩膀的關節也要照顧到,可以適時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轉動肩頸,讓關節與肌肉能夠稍微放鬆一下。
滑膜切除術
滑膜是引起關節炎疼痛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療會透過滑膜切除術來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不過近期發現,若是在風濕初期就接受藥物治療者,便有很大機率可以抑制發炎、緩解疼痛,因此現在較少進行這項手術。
人工關節置換術
人工關節置換術,顧名思義就是將膝蓋或骨關節替換成人工關節,使患者能夠正常行走。原則上,這項手術是在關節受損相當嚴重,或是影響到行走功能時才會進行。不過近年一直不斷改良人工關節的材料,不僅耐用年限也增長不少,再加上醫療技術進步,有些高齡者也會選擇更換人工關節來輔助。
關節固定術
由於嚴重的風濕有可能會導致頸椎變形,若是持續放置不理,容易壓迫到神經,使手腳變得麻木,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生命危險。所以為了預防這個問題,有些患者會需要做關節固定術來輔助治療。
類風濕
關節炎的4種治療方法 - 方法四:其他治療法
在風濕的治療方法中,還有一種「白血球去除術」也能夠幫助患者緩解症狀。過程是將血液中會活性化的白血球取出體外,讓被淨化後的血液來鎮定發炎症狀。只不過這項治療需要自費,並且僅用於治標,對於防止關節受到破壞的效果有限,因此最主要還是會以藥物或手術來治療。
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怎麼吃?這4種食物可多多攝取
風濕患者的飲食禁忌,就是要盡量避開海鮮、高脂肪、重鹹和過酸的食物,因為這些食材容易刺激發炎與過敏,會導致症狀加重。至於其它食物方面,則是要注重均衡飲食,並且可多攝取高蛋白質、高維生素的食材,亦可適當補充魚油等保健食品,有利於緩解發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