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高效率寫作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申克.艾倫斯
譯者:吳琪仁
出版社:遠流
出版年份:2022年
本書的作者申克.艾倫斯是德國學者,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教育哲學。本書詳細介紹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魯曼是相當多產的學者,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他多產的秘密。
卡片盒筆記法適用的對象
作者認為卡片盒筆記法適用於三類型的人:學習者(學生、研究員)、教學者(老師、教授)、非虛構類作品的作者(編輯、記者、專題作家)。
卡片盒筆記的具體步驟
1. 靈感筆記:隨時記錄下來的筆記,突然想到的靈感、無意間看到的訊息,靈感筆記只是暫時性的筆記,不需要拘泥格式,因為一兩天之後就可以扔掉。
2. 文獻筆記:即讀書筆記,在讀書時記錄下想要記住的,或是對於未來寫作有幫助的詞句,並用自己的話精簡的寫下,是經過理解後寫出的詞句,而非單純的抄錄,也要記得記下書目資料。
3. 永久筆記:永久筆記才是要放進卡片的盒的筆記,翻閱靈感筆記和文獻筆記,發展出具有自己想法的永久筆記,如果有時間也可以跳過靈感筆記的步驟,直接製作永久筆記。永久筆記依照筆記之間的關聯性存放,在完成一張新的永久筆記後找到它在卡片盒中的位置。
4. 重複步驟1–3:從永久筆記的想法中發展出自己的見解和論述,並「由下而上」開展出寫作的主題,觀察尚欠缺的部份,並重複前面的步驟,直到該主題發展成熟。
5. 發展成文章:將主題筆記組合,並潤飾語句,形成連貫、可以閱讀的初稿。
卡片盒筆記法預設的前提-有意識的閱讀
「讀書並不是替學習者預作準備,以便日後可以獨立進行研究。讀書本身就是在獨立研究。」而本書又認為寫作又是研究的媒介,因此,有讀書成了寫作的第一步,也是發展出自己卡片盒的關鍵。
本書另一個前提是,在做研究或是撰寫非虛構類型的文章時,沒有無中生有的想法,所有想法皆是透過閱讀得來的,即使是原創性的想法,也是透過閱讀觸發的。
因此,大量閱讀也就成了做好研究或是寫好文章的前提。
有意識的閱讀,指的是閱讀自己有興趣或是嘗試研究的領域,在閱讀過後做成文獻筆記,並從文獻筆記和靈感筆記發展成永久筆記,累積永久筆記形成主題,觀察主體所欠缺的,決定接下來閱讀的材料。因此選定閱讀材料和製作筆記是一個相互往返的過程,先是選定閱讀材料再開展筆記,之後視筆記主題發展的狀況,選定欠缺的閱讀材料。
卡片盒筆記的應用-以文組研究生為例
在研究所讀了五年,口試前夕才認識卡片盒筆記法,感到十分可惜,如果可以將卡片盒筆記的方法用在研究所這幾年的學習上,就完成碩士論文這件事,應該可以輕鬆很多。
文組研究所的課程比較少是由老師單純講述,多半是純研討課,或是半學期由老師講述,剩下半學期學生就老師講述的主題進行研討,研討課的進行方式就是報告,由老師和同學評析。
報告的題目可能是由授課老師指定,也可能是由同學自行選定與該堂課有關的主題進行報告。如果已經有卡片盒筆記的習慣,就可以從卡片盒中選定有關的主題寫作,如果還沒有,研討課也是開展出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很好的起步,畢竟在研討課中,研究生必須決定題目,在報告寫作的過程當中,也需要大量閱讀相關文獻。
除了自己的報告外,研討課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必須要評論同學的報告,同學的課堂報告不會是文獻筆記好的材料,卻是可以發展靈感筆記和反思永久筆記的對象,而且其他人課堂報告引用的文獻,也會是很好的閱讀題材。
在研究所修完十門課後,卡片盒可以發展成相當可觀的程度,從卡片盒中選定自己有興趣的部分作為畢業論文的研究題材,並加以開展,應該會是論文寫作相當省力的方式。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分享一些自己讀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在閱讀 Sö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後,我分享了自己的筆記方式,涵蓋作筆記的目的性、12道最愛的難題、少即是多、建立連結等要點,並介紹靈感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三種筆記方式。透過這些筆記方式,對照所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新關聯,是過濾、提煉和再創作的過程。
盧曼的社會理論在我看來, 比較像是卡片盒筆記法的「結果」,而不是「目的」。 盧曼也是從一篇篇討論範圍窄, 討論議題很特定的文章開始, 一篇篇累積出他的社會理論。 從我實際寫論文的經驗來看, 當你在寫你前5篇的論文時, 看到的的確是一個具體的議題, 幾種
Thumbnail
教育哲學講師 Sönke Ahrens 參考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的筆記方式,總結出「卡片盒筆記」,卡片盒筆記方法旨在解決閱讀後沒有正確輸入,事後無法使用或活用,以及輸入後無法產出,對生活沒有實質影響的問題。本書適合有在進行內容創作的朋友,幫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對於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來說, 卡片盒筆記法不僅是一種記錄工具, 更是一種洞察知識深層連結的方法。 經過三年的深入研究與實踐, 我已經從中獲得了一些重要的洞見, 這些洞見對於我的學術工作具有深遠的影響。 ▋洞見1 - 超越表象的深入理解 卡片盒筆記法使我能夠在龐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01 所有的學術寫作專案都有一個共同點:在文獻研究的背景下,積累了大量需要組織的資訊。 02 數位卡片盒筆記法提供了在早期階段擺脫混亂的機會,適用於有效的科學工作。 03 盧曼不僅將卡片盒當作存放筆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將卡片盒視為思想生成器。 04 盧曼每次輸入自己的內容,就能不斷在筆記之間的
盧曼卡片盒筆記法,透過其獨特的「索引思維」,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筆記和知識管理系統。這種方法不僅讓筆記之間的連結可追蹤,而且優化了筆記的重複使用機會,從而最大化了知識的價值。以下是如何實踐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關鍵步驟,以及製作索引卡的技巧。 步驟1 - 無結構筆記: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強調筆記應盡量無結構,
Thumbnail
而這篇短文,想詳細與你介紹我利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發展系統3個步驟。 記得,你的筆記系統,不應該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應該是「知識發展系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三年前,我開始鑽研卡片盒筆記法,逐漸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部分,其實是看見資訊的內部連結。這種筆記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資料,還能提升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理解資訊連結 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在於理解和整理資訊之間的關聯性。這並非僅僅是將資訊羅列起來,而是需要將零散的資訊點連結成一個有機
Thumbnail
在閱讀 Sö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後,我分享了自己的筆記方式,涵蓋作筆記的目的性、12道最愛的難題、少即是多、建立連結等要點,並介紹靈感筆記、文獻筆記和永久筆記三種筆記方式。透過這些筆記方式,對照所閱讀的文章和書籍產生新關聯,是過濾、提煉和再創作的過程。
盧曼的社會理論在我看來, 比較像是卡片盒筆記法的「結果」,而不是「目的」。 盧曼也是從一篇篇討論範圍窄, 討論議題很特定的文章開始, 一篇篇累積出他的社會理論。 從我實際寫論文的經驗來看, 當你在寫你前5篇的論文時, 看到的的確是一個具體的議題, 幾種
Thumbnail
教育哲學講師 Sönke Ahrens 參考德國社會學家 Niklas Luhmann 的筆記方式,總結出「卡片盒筆記」,卡片盒筆記方法旨在解決閱讀後沒有正確輸入,事後無法使用或活用,以及輸入後無法產出,對生活沒有實質影響的問題。本書適合有在進行內容創作的朋友,幫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對於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來說, 卡片盒筆記法不僅是一種記錄工具, 更是一種洞察知識深層連結的方法。 經過三年的深入研究與實踐, 我已經從中獲得了一些重要的洞見, 這些洞見對於我的學術工作具有深遠的影響。 ▋洞見1 - 超越表象的深入理解 卡片盒筆記法使我能夠在龐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01 所有的學術寫作專案都有一個共同點:在文獻研究的背景下,積累了大量需要組織的資訊。 02 數位卡片盒筆記法提供了在早期階段擺脫混亂的機會,適用於有效的科學工作。 03 盧曼不僅將卡片盒當作存放筆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將卡片盒視為思想生成器。 04 盧曼每次輸入自己的內容,就能不斷在筆記之間的
盧曼卡片盒筆記法,透過其獨特的「索引思維」,提供了一種高效的筆記和知識管理系統。這種方法不僅讓筆記之間的連結可追蹤,而且優化了筆記的重複使用機會,從而最大化了知識的價值。以下是如何實踐盧曼卡片盒筆記法的關鍵步驟,以及製作索引卡的技巧。 步驟1 - 無結構筆記: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強調筆記應盡量無結構,
Thumbnail
而這篇短文,想詳細與你介紹我利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建立知識發展系統3個步驟。 記得,你的筆記系統,不應該是「知識管理系統」,而應該是「知識發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