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法

含有「卡片盒筆記法」共 24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不是「收集筆記」, 而是養出自己思想系統的鍛鍊方法。 Obsidian 是非常適合實現這個方法的工具, 而以下三位創作者,各自從不同角度切入,幫助你建立屬於自己的卡片盒筆記系統。 ▋1. Nick Milo:從「知識導航」的角度切入 Nick Mil
你可能以為,知識管理的困難來自不夠認真、不夠聰明、工具不夠高級。 但實際上,最致命的問題,是你無法長期清楚追蹤自己的思考與進展。 我後來發現,當我開始使用 A6 紙片 + GitHub repo 做卡片盒筆記, 三個原本讓我快放棄的困境,一次突破。 ▋1. 無法多專案並行的難題 以前開多個
這是一篇為內向學習者與高敏感創作者設計的 Obsidian 教學文。 結合筆記法、自我探索學習單與幸福練習儀式,教你如何用 Obsidian 建立自己的覺察系統,從日常書寫中連結情緒、信念與目標。 工具比較、模板導入教學、實用插件與日記流程設計,幫助你打造專屬的「幸福練習室」,一步步活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ROOT-avatar-img
2025/07/09
很用心,obsidian 還能直接保存整個資料夾備份完整的文章
書書的棉花園-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9
ROOT 沒錯~~是整理知識、資料的好工具
付費限定
我們或許都曾學錯了方向,把心力耗在無效的努力上,感覺讀了很多,卻什麼也沒留下。這份思考整理,是羊羹從一次次痛苦經驗中提煉出的學習底層邏輯。期待能與走在同樣道路上的夥伴們,一同探索如何從被動的資訊過客,成為主動的知識建構者,蓋出那座屬於自己的知識大廈。
Thumbnail
這本書是在介紹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讓他成為多產著作的社會學家。不過書中講得概念有點抽象,我看完還是不曉得實際操作的方式為何。 卡片盒筆記核心概念是「建立一個長期可用、可重組、可思考的知識系統,幫助你產出深度內容與創造新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是在介紹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讓他成為多產著作的社會學家。不過書中講得概念有點抽象,我看完還是不曉得實際操作的方式為何。 卡片盒筆記核心概念是「建立一個長期可用、可重組、可思考的知識系統,幫助你產出深度內容與創造新想法。」
Thumbnail
差點斷更(一度躲到被窩,現在是 2025/03/20 AM 00:03 爬起來敲這封信),最近我遇到了各大帳號被攻擊的事件。
Thumbnail
荷仙-avatar-img
2025/03/21
我寫的小說就被"筆趣閣"盜版了,現在也不知如何是好? https://m.shoubanjiang.com/book/175434/28694899_3.html 雖然他們寫了重要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但並未寫明聯繫方式,點那些字體也沒有其它連結可進的網址,所以我也不知怎麼辦
付費限定
假想一個情境,你看到了一篇長文,想萃取裡面的資訊(日後可能派得上用場),該怎麼「壓縮」成一張永久筆記呢?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共有兩種卡片類型、六個步驟,透過這套方法,讀者可以將龐大的寫作任務分解成較小的、可管理的步驟,進而提升寫作效率與品質。文章也強調了專注力、短期記憶、意志力等有限資源的運用,以及在開放與分析性思維間切換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只要有一個小地方對讀者有幫助, 其他全部派不上用場也沒關係; 就像在挖礦,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 ——日本百萬暢銷書推手、書評家土井英司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