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存在主義讓我對食物不再飢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我的腦海裡渴望著一片全麥吐司抹著淡淡草苺醬和薄薄奶油時,走到麵包店卻帶著一包巧克力蔓越莓麵包回家。
當冰箱的冷凍庫還存放著前些日子買的紮實手工饅頭,腦海中卻認為饅頭不應該出現在早晨的餐桌上之時。
似乎無論做出怎麼樣的選擇都不是最完美。選擇越多,讓完美更趨近於天方夜譚。
我和許多人ㄧ樣,手機的備忘錄裡寫了很多想要吃的食物。它們的出現,有時候是突如其來的"慾望",有時候是因爲"看到"而想吃。但為什麼看到的當下,不馬上煮來吃或買來吃呢?自己是一個還算理智的人,如果我已經準備好當餐想吃的食物,通常我會將這個"念頭"就這樣儲存了起來..........接著,"想要"開始堆積,常常讓自己心神不寧,被物慾擺佈。
一念起,念念起。心若能安,念念皆安。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偉大的佛教經典金剛經所說的意思,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我所理解的意思,但我的理解是心念不因外在的環境而動盪。
食物的最大功能是填飽肚子。(先不討論食物其他如儀式感、假日家人團聚時交流感情的媒介、或感到壓力大時填補空虛的功能。)當身體飢餓的感覺,已經由食物的滋養得到補充時,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我們停不下手中的刀叉,是什麼樣的感覺,讓我們一口接一口,停不來。
對於西方存在主義尚未了解的非常透徹,但是經由對存在主義的理解,它稍稍治癒了我對於食物的壓抑與執著。
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沙特曾說,
  • 存在先於本質。
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的存在沒有好壞,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只有自己清楚深刻感受到的感覺,才是內心要依循的自我法則。
壓抑是因為不敢吃,覺得不健康,怕身體的負擔;執著是因為無法放下心中的殘念,無法讓物慾隨風而去。我慢慢的體會食物本身都是中性的物質,沒有好或壞的定義。只有吃多少和吃不吃的問題,沒有可不可以的憂慮。只有身體當下想不想吃的感覺,沒有可不可以吃的規範。
有很長的一段日子,我給了自己許多規定。想要讓自己的體態更輕盈,身體更健康。嚐試過許許多多的"飲食法則",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方法,總是讓內心有一種被約束,被束縛的制約。但是漸漸的,看了一些書,寫飲食日記,寫吃完這一餐的感覺。用自己領悟到的也可以說是無數次和食物拉距之後的飽漲經驗,體會每一次吃下去的食物帶給身體的感受。漸漸漸漸的,我喜愛的食物竟越來越少。並且味道越接近真實的味道。
曾經,我會對著超級市場裡的巧克力吞口水,我望著他們,我很想吃。但是我對自己沒有把握。我覺得自己無法淺嚐即止,我會像螞蟻遇到甜味一樣,招來螞蟻大兵。無法狠心消滅,束手無策。曾經,我會在全家人團聚吃完大餐後,回家再一個人偷偷吃甜點。即使我已經非常飽漲,但是不知道哪裡來的一種空虛感,讓我一直無法安定。
但是現在,我還是理智的看待食物。只是,超級市場裡貨架上滿滿的巧克力對我的吸引力已經不再那樣巨大。我想吃的我依然會買,不同的是,真正能吸引到我的食物竟越來越少,卻也越來越簡單。現在的我,也更能體會身體的感受,真的不喜歡吃太飽不想動的感覺,所以認真的察覺進食的感受。正因爲體會過太多次這樣的不舒服感,讓我能了解自己需要多少份量的食物,不浪費,也不再暴走似的塞食物。
而這些改變都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今天知道了一個道理,明天就能實行。是無數次的跌倒,爬起來,跌倒,再爬起的歷程。我才走到如今和食物能稍稍和平共處的距離。
也許我對自己仍有框架,自帶枷鎖,規定某種人設形象給自己。但至少,現階段的狀態,是我滿意的狀態。
而存在主義讓我學習到的,是指:
是一個這樣存在的意識,慢慢讓我體會到了我們應該在每一天的某個時刻,或無時無刻,停下來,感受一下生命單純存在的空白。如果那是一個讓你覺得荒蕪的感受,那就去感受那個難熬的過程。如果你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那就什麼都不要做。不要再試圖讓那些突如其來闖進你的生命⋯⋯
我體會到生命的本質是你抓再多的東西,塞了再多的食物都不會感到滿足的本質。除非你意識到這一點,除非你意識到生命巨大的荒涼才是生命的常態。並不是教我們鬱鬱寡歡的生活,而是體認到所謂的快樂與不快樂其實都是一樣的。
沒有單獨存在的快樂,
也沒有單獨存在的痛苦。
avatar-img
6會員
22內容數
致敬並哀悼我所有哀傷的夢。若你曾經凝視,謝謝你的停留。那是我生命中一次次的飛翔與降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寧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願意等待你,那麼我也應該相信,你也一樣的願意等待著我。 很多時侯是這樣的。 來到了一起出門的時間點,另一半在等待著我的準備就緒。 我喜歡一切從容不迫,卻不希望他人等待著我。 感謝文字始終是我的生命出口 混亂困惑的源頭,都還是來自於自己本身。 簡單的來說,就是想太多,擔憂太多! 相呴以濕,
灰色的海岸線 收容夕陽的離去 召喚而來千古年前的身影 觸碰著心的邊境 無數個僵持的言語 蔓延在無數個夜 世俗者與自我者都如此孤寂 降生且自帶枷鎖 何處是從容的國度 若問生命有何意義 那會是隱含在孤獨的逝去裡 若問時間走去了哪裡 在流裡 在風裡 在強求裡 在每一個背對裡 所有的答案都不是真正的答案
世界喧嘩的時候 我靜靜等待她的離開 只留下一抹衣角 只佔據眼簾餘光 大雨滂沱的時候 也是我沈淪的時候 淚水和雨水濕淋淋交織纏繞 洗滌無數個哀愁的午后 時間的風吹拂的時候 我毫不遲疑的擁抱 擁抱如海洋的陽光 收藏枝葉滴落的篇章 我想我是一棵樹 當物換星移 當平行時空稍來你的消息 守護著你的歸來與離去
以前夏天在巴黎住一個月,也都帶了池上米、豆腐乳。這樣早餐,像一個自己的儀式,吃了,身體才醒得來。⋯⋯因為儀式過後,就沒有遺憾了。~蔣勳 在古代,人們以最珍視的稻獲、五穀、莊稼、甚至是無邪的聖女之體⋯⋯獻祭給無形的造物主,以祈求風調雨順,災難平息。—在束手無策卑微的仰望上天之時。
你離開 留下一把吉他 和你口中回不去的世界 我的愛 如此荒謬 打包在你的行李裡 隨你而去 我們都渴慕著自由 只是面貌不同 我們都做著此生實現不了的夢 卻一直在努力 在閃閃發亮的金礦裡醒來 或是在一個森林裡入睡 哪一個比較靠近自由 親愛的 我們不是任何人 我們只能是自己 即使這個自己懦弱又愚眛
這是懶於改變,或是害怕改變的心情? 我不討厭這樣的工作,甚至還愛著它。我喜歡製作自己設計的各式早餐,等待熟客與各式各樣的路人經過,期待他們青睞我的早餐,當然最現實的是,我可以經由販賣餐點,自由運用自己的時間,支撐起一個家得以溫飽。雖然它並不比一般受雇於人的工作來得輕鬆,甚至工時更久。
我願意等待你,那麼我也應該相信,你也一樣的願意等待著我。 很多時侯是這樣的。 來到了一起出門的時間點,另一半在等待著我的準備就緒。 我喜歡一切從容不迫,卻不希望他人等待著我。 感謝文字始終是我的生命出口 混亂困惑的源頭,都還是來自於自己本身。 簡單的來說,就是想太多,擔憂太多! 相呴以濕,
灰色的海岸線 收容夕陽的離去 召喚而來千古年前的身影 觸碰著心的邊境 無數個僵持的言語 蔓延在無數個夜 世俗者與自我者都如此孤寂 降生且自帶枷鎖 何處是從容的國度 若問生命有何意義 那會是隱含在孤獨的逝去裡 若問時間走去了哪裡 在流裡 在風裡 在強求裡 在每一個背對裡 所有的答案都不是真正的答案
世界喧嘩的時候 我靜靜等待她的離開 只留下一抹衣角 只佔據眼簾餘光 大雨滂沱的時候 也是我沈淪的時候 淚水和雨水濕淋淋交織纏繞 洗滌無數個哀愁的午后 時間的風吹拂的時候 我毫不遲疑的擁抱 擁抱如海洋的陽光 收藏枝葉滴落的篇章 我想我是一棵樹 當物換星移 當平行時空稍來你的消息 守護著你的歸來與離去
以前夏天在巴黎住一個月,也都帶了池上米、豆腐乳。這樣早餐,像一個自己的儀式,吃了,身體才醒得來。⋯⋯因為儀式過後,就沒有遺憾了。~蔣勳 在古代,人們以最珍視的稻獲、五穀、莊稼、甚至是無邪的聖女之體⋯⋯獻祭給無形的造物主,以祈求風調雨順,災難平息。—在束手無策卑微的仰望上天之時。
你離開 留下一把吉他 和你口中回不去的世界 我的愛 如此荒謬 打包在你的行李裡 隨你而去 我們都渴慕著自由 只是面貌不同 我們都做著此生實現不了的夢 卻一直在努力 在閃閃發亮的金礦裡醒來 或是在一個森林裡入睡 哪一個比較靠近自由 親愛的 我們不是任何人 我們只能是自己 即使這個自己懦弱又愚眛
這是懶於改變,或是害怕改變的心情? 我不討厭這樣的工作,甚至還愛著它。我喜歡製作自己設計的各式早餐,等待熟客與各式各樣的路人經過,期待他們青睞我的早餐,當然最現實的是,我可以經由販賣餐點,自由運用自己的時間,支撐起一個家得以溫飽。雖然它並不比一般受雇於人的工作來得輕鬆,甚至工時更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不需要的信念,對你沒有幫助的信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你又為什麼要緊抓不放呢?
自從開始工作之後,零食在我生命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薯片,快速,美味,享受,感覺放鬆良好。 雖然知道它們經過商人與食品科學家們的設計,知道後果會是變成可怕的泡芙人,會長痘痘,記憶力和專注力不好,上癮,和繼續淪陷在這個惡性循環。 但我還是在壓力時,會尋求零食的慰藉。 這是一個大陷阱
  麵包曾經陪伴我走過無數個寂寞的夜晚,如同心願麵包店在無數個日子撫慰主角殘破不堪的心靈;香味四溢、綿密帶有嚼勁、溫度深植人心的麵包,衝擊著我的感官,如同心願麵包店裡的烤箱、魔法,開創主角嶄新人生風貌與視角…。   「始終認為家就是一個會永遠在那裡,不會消失的地方」,雖然主角是以「逃出」家裡才進駐
Thumbnail
那時候的我是為了從緊抓住我的現實逃跑才激烈地跑著,最終無意間抵達那裡而已。現在的我則是向著我的過去、現在、也或許是即將到來的未來全力奔跑著。   在以米食為主的國家長大的我,從小蛋糕麵包對我來說就是種高級點心。即使現今糕點隨處可見,超商更是擺放了專門放置香甜精美的甜品櫃,但是還是難以替代麵包店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就是一種不一樣的境界,可以這樣形容,吃了雞排也不會特別開心,而只吃一顆白饅頭,也不會感到難受,這些都是食物。是一種跳出喜好的狀態,或許是因為有目標的存在,所以可以以不同角度來看待這些食物;又或許是因為進食本身就是一個過程,沒有什麼要特別追求的。一切都維持在一個平靜的狀態
Thumbnail
物質等於眼感或觸感可知的界定 能量等於眼感或觸感不知的界定 我快樂地咬下一口色、香、味滿溢的炸雞,咀嚼中滿心愉悅到吞下入胃前,還來不及嚥下的過程中,噴發的喜悅壓不住,頓生急於想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如此的感觸..。 吃東西的我是物質 炸雞也是物質 感受是心的感知是能量 分享是心的感知是能量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自我懂事以來,我心底總帶著一種人生不應只該如此的失落。我時刻意識到,我和現在身處的空間其實是可以抽離的。我這秒跟我母親說我愛吃炸魚薯條,其實大多並不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吃,而是因為我實在想不到,我此刻想吃的是什麼,但她居然往往就這樣信了。 內心跟表象居然可以完全毫無關聯,所以我就想,這是代表我永遠
生活實驗 六一三 食物覆蓋、 看不見重要的 那口白米飯, 必須要求分開, 我要看見的 是哪一口白飯 來配那口好料, 我不能不能 只有飽的感覺。 無米不歡,雖然我很愛麵包,但也是不能沒有餅乾。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不需要的信念,對你沒有幫助的信念,到底是怎麼產生的,而你又為什麼要緊抓不放呢?
自從開始工作之後,零食在我生命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薯片,快速,美味,享受,感覺放鬆良好。 雖然知道它們經過商人與食品科學家們的設計,知道後果會是變成可怕的泡芙人,會長痘痘,記憶力和專注力不好,上癮,和繼續淪陷在這個惡性循環。 但我還是在壓力時,會尋求零食的慰藉。 這是一個大陷阱
  麵包曾經陪伴我走過無數個寂寞的夜晚,如同心願麵包店在無數個日子撫慰主角殘破不堪的心靈;香味四溢、綿密帶有嚼勁、溫度深植人心的麵包,衝擊著我的感官,如同心願麵包店裡的烤箱、魔法,開創主角嶄新人生風貌與視角…。   「始終認為家就是一個會永遠在那裡,不會消失的地方」,雖然主角是以「逃出」家裡才進駐
Thumbnail
那時候的我是為了從緊抓住我的現實逃跑才激烈地跑著,最終無意間抵達那裡而已。現在的我則是向著我的過去、現在、也或許是即將到來的未來全力奔跑著。   在以米食為主的國家長大的我,從小蛋糕麵包對我來說就是種高級點心。即使現今糕點隨處可見,超商更是擺放了專門放置香甜精美的甜品櫃,但是還是難以替代麵包店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就是一種不一樣的境界,可以這樣形容,吃了雞排也不會特別開心,而只吃一顆白饅頭,也不會感到難受,這些都是食物。是一種跳出喜好的狀態,或許是因為有目標的存在,所以可以以不同角度來看待這些食物;又或許是因為進食本身就是一個過程,沒有什麼要特別追求的。一切都維持在一個平靜的狀態
Thumbnail
物質等於眼感或觸感可知的界定 能量等於眼感或觸感不知的界定 我快樂地咬下一口色、香、味滿溢的炸雞,咀嚼中滿心愉悅到吞下入胃前,還來不及嚥下的過程中,噴發的喜悅壓不住,頓生急於想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如此的感觸..。 吃東西的我是物質 炸雞也是物質 感受是心的感知是能量 分享是心的感知是能量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自我懂事以來,我心底總帶著一種人生不應只該如此的失落。我時刻意識到,我和現在身處的空間其實是可以抽離的。我這秒跟我母親說我愛吃炸魚薯條,其實大多並不是因為我真的喜歡吃,而是因為我實在想不到,我此刻想吃的是什麼,但她居然往往就這樣信了。 內心跟表象居然可以完全毫無關聯,所以我就想,這是代表我永遠
生活實驗 六一三 食物覆蓋、 看不見重要的 那口白米飯, 必須要求分開, 我要看見的 是哪一口白飯 來配那口好料, 我不能不能 只有飽的感覺。 無米不歡,雖然我很愛麵包,但也是不能沒有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