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初次發表於2011.07.31,2022.06.28 修稿後二次發表)
到了巴黎,這舉世聞名的浪漫花都,該做些甚麼好呢?
從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 在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中,讓大家跟著電影中的男主角Gil 的腳步,隨著他與美國長篇短篇小說作家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法蘭西斯·史考特·費茲傑羅 1896 - 1940 ),走進了1920年代老巴黎的私人俱樂部,聽到了一位鋼琴家
Cole Porter(1891 ~ 1964) 演奏的「Let's do it, let's Fall In love 」,就知道在巴黎來一場戀愛,是感受這城市魅力最好的方式。
尤其是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一開場,那舒緩的薩克斯風音樂,由美國爵士樂演奏家與作曲家,爵士樂早期最重要的獨奏樂手之一,甚至有「爵士教皇」之稱
Sidney Bechet(1897 ~ 1959) 演奏的「Si tu vois ma mère」, 加上了爵士樂的旋律律,和映入眼簾的巴黎城市風景,屬於這城市獨有的浪漫優雅,便緩緩地渲染了開來,讓人毫無抗拒地立即沉醉。
除了爵士樂之外,在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片中,還有其他不同類型的音樂,其中一首吉他演奏的音樂「Bistro Fada」,也是十分迷人的。
在拍過了以英國倫敦為主題的電影《
愛情決勝點》( Match Point,2006年) 與以西班牙巴塞隆納為核心的電影《
情遇巴塞隆納 》(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2008年)之後,美國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他第41 部作品《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選擇了法國巴黎,繼續跟你分享屬於伍式特有的愛情觀點。
這回的電影故事,除了有他慣有的,充滿機智、諷刺與犀利的對白,一針見血地刻畫出兩性在愛情、階級與人生觀上的針鋒相對外,更揉進了巴黎這城市獨有的法式風情,交織著浪漫、時尚與優雅的文藝氣質,全片洋溢著一種奇特的異國風情。
更令人驚艷的是,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片中,精心安排了一段段穿越時空的奇幻情節,一方面向1920年代的巴黎,那交錯著古典、頹廢、思想與文藝的「美好舊時光」( Beautiful old time),甚至是更遠的14到17世紀的歐洲
文藝復興時代致敬。
片中隨著21世紀的男主角Gil (由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飾演),一位懷抱著作家夢的美國電影編劇,在浪漫如詩的秋天,跟未婚妻Inez (由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飾演) 與其雙親拜訪巴黎,某晚一個人想出去透透氣,卻在午夜巴黎街頭,走進了奇幻的時空,遇見了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許多大家耳熟能詳,極負盛名的法國、西班牙與美國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歌劇名伶與導演等等,還跟其中一位歌劇名伶Adriana(由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 飾演) ,發展出一段浪漫的跨時空戀情。
另一方面,同時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也透過了片中飽實豐潤的影像鏡頭,從陽光燦爛的白日午後,到微雨紛飛的午夜,呈現了他對法國巴黎這個充滿魅惑風情的城市,24小時各異其趣卻又吸引力滿分的都會風情,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的鏡頭,從巴黎的白天清晨到下午,陽光燦爛到飄雨開始,一種在浪漫城市相遇的愛情芬芳,在淋漓揮灑交錯的光影之中,正待躍躍欲試蠢蠢欲動,隨著鏡頭的流轉,知名的法國地標巴黎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香榭麗舍大道、杜伊勒花園、協和廣場 、羅丹美術館、塞納河、左岸咖啡等等,讓人目不暇及的城市美景,也一一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而隨著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情節的發展,從白天到夜晚,我們看到了巴黎鐵塔以及賽纳河畔的夜間風景,隨著電影中男女主角,或一人獨行,或雙人浪漫同遊塞納河畔的街道,沿岸著名景點與古蹟建築物,一如本片的電影海報,男主角一人獨行在,荷蘭印象派大師畫家梵谷
Van Gogh(1853 - 1890 ) 的名作「
The Starry Night 星夜」 中的法國星空與巴黎街景交融的背景,在城市燈光與夜空繁星的交互輝映下,午夜巴黎獨有的夢幻、浪漫、寂寥、喧鬧與頹廢的奇特街頭風情,隨著一段發生在男女主角之間奇幻魅惑極致的愛戀逐漸流瀉而出。
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最後一景,結束在21世紀現代巴黎的街頭,雨絲飄揚的午夜,一對男女緩緩並肩同行散步,另一段即將萌芽的浪漫情愫,隱然其中不言而喻,大師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掌握整部電影的節奏已經臻至化境,結束的極其高明纖巧,沒有絲毫多餘誇張的浪漫雲湧,也沒有牽拖無味的鏡頭,讓人看得餘韻無窮,周末晚上去看這部今年坎城影展的開幕片「午夜巴黎」,真是一種十分愉悅的感受。
有些朋友可能在看完電影後,被片中大篇幅描述著1920 與1890 老巴黎的浪漫文藝又頹廢的風情所吸引,而誤以為拍攝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2010年)當年高齡已76歲的
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35年生) 是在懷舊,在緬懷著那些逝去的美好,但是從他在片中精心安排所提到的那些藝術家,不管是寫詩的、寫小說的、畫畫的、作曲的、拍電影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他們都是那個年代引領風潮的先鋒創作者,他們的觀念走在同一時代的尖端,甚至是超越時代的,而非是男主角Gil 在片中所追尋美好舊時光的沉湎。
特別是1920以美國作家與詩人
Gertrude Stein 格特魯德‧斯泰因(1874 ~ 1946)為首的俱樂部成員,更是一群觀念作風十分前衛的藝術家,這是為什麼在片中的男主角Gil,即使是遠從2010年穿越時空,回到了1920 年,還能跟他們那麼相互共鳴,而這印證了電影裡的另一個重要命題,Gil 從原先剛剛接觸到這些歷史名人,被他們的聲名所魅惑的崇拜感之後,慢慢地從接觸這些名人之中,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看到了自己內在真正的需求,也才做出了更適合自己人生方向的抉擇。
這是為什麼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到了最後,導演會安排男女主角Gil跟Adriana 分道揚鑣,各自回到真正的歸屬,表面上看似因時空阻隔了一切,讓男女主角Gil 與Adriana 只能黯然揮別短暫的露水姻緣,但是其實回到了2010年的 Gil ,也沒有回到了未婚妻Ineg 的身邊,而是選擇了在午夜的巴黎街頭,跟那位跟他一樣喜歡
Cole Porter(1891 ~ 1964) 的音樂跟雨中巴黎,有過幾面之緣,卻彷彿早已前世註定的法國女子Gabrielle (由Lea Seydoux 飾演) ,漫步在巴黎。
而這正意味著,不管過往跟 Ineg 和Adriana 相處的舊時光,究竟有多美好多讓人迷醉,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還是跟眼前摸得著聊得來的法國女子Gabrielle,在浪漫的午夜巴黎雨中散步,開啟一段嶄新的姻緣,才有可能成就最終的美好。
有一句俗語說:「黑暗將盡,黎明還會遠嗎?」在這部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中,印證了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 那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停奔騰永遠向前看的正向思考,也因為他的人生歷練十分足夠揮灑自如,我們才能穿梭在1920與2010年不同的時空中,感受到導演那一份了然於心的浪漫自在。
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一向大牌雲集不計較戲分多寡,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當然也不例外,這部電影更邀請了當今法國第一夫人,名模出身的 Carla Bruni 卡拉‧布妮參與演出,在片中飾演羅丹美術館解說導覽員,戲份雖然不重,但幾場跟男女主配角的對手戲,演來十分流暢,打破了一般人對於名模不會演戲的迷思。
另外法國知名的一線男演員,演過【巴黎換換愛】等電影的蓋德‧艾麥勒 Gad Elmaleh,在片中飾演巴黎偵探社的小偵探,在電影中負責跟追男主角的行蹤,有著十分逗趣的演出,在片中展現的特有的法式幽默,跨刀友情演出的意味十分濃厚。
而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改造一個演員的深厚執導功力,在這部電影中又讓人充分見識到,拍過多部愛情喜劇電影,一向給人喜劇,甚至有點笑鬧印象的美國演員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過往演出作品包括 2004年 《環遊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2006與 2009年博物館夜驚魂 第一、二集(Night at the Museum )等 ,在本片中的演出脫胎換骨,完全改變了人們過往對他的印象。
他在片中的演出,既保有本來自然流暢的樸實氣質,又展現了一種電影中的角色,可說是導演
伍迪‧艾倫(Woody Allen)本身部分性格的投射,所需要一種帶點精神潔癖,追求自我堅持與完美的作家特質,撐起了整部電影的主線,在眾多大牌演員或競演或烘托的相較下,依舊光芒四射。
而幾位女角,不管戲分輕重,演出都十分稱職到位,讓人印象深刻。不管是雙掛女主角,飾演Inez 的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演出作品包括2004 年 The Notebook 手札情緣、2009 年 Sherlock Holmes 福爾摩斯、The Time Traveler's Wife 時空旅人之妻與2010年 Morning Glory 麻辣女強人等等)
與在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中飾演 Adriana 的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演出作品包括2004年 A Very Long Engagement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2007年 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2009年 Nine 華麗年代、 2010年 Inception 全面啟動等等);
而其中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 因為飾演的角色性格塑造的關係,相對於另一位女主角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的演出,顯得特別迷人,幾段她跟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在片中的對手戲,不管是初遇的浪漫相互吸引,到後來巴黎街頭的浪漫一吻,尤其是午夜時分,兩人攜手漫步街頭的愛情告白,一切盡在不言中,簡直是浪漫極了!
還是在片中飾演19- 20世紀美國名詩人作家 Gertrude Stein (格特魯德·斯泰因 1874- 1946) 的女配角
凱西 ‧貝茲(Kathy Bates), 她過往的演出作品不計其數,包括1990為她贏得奧斯卡影后的「戰慄遊戲 Misery」,她在本片裡的演出,充分展現了語言的天分,英文、法文與西班文全都來上一段相當流利,果然是硬底子出身的演員,演出十分精湛。
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故事描述,在美國辭掉了穩定獲利的電影編劇工作的Gil 吉爾,懷抱著成為作家的夢想,和剛訂婚並計畫秋天步入禮堂的女友Inez ,跟著因生意往來的女方雙親前往法國巴黎。在那裡, Gil 吉爾遇見了Inez 過往的好友,另一對夫妻,兩人在巴黎停留期間,卻因為對於許多事情的觀念看法不同,還有女方雙親與朋友有意無意的反對,讓兩人之間的愛情漸行漸遠。
而在偶然一晚的奇遇,Gil 吉爾,竟然穿越了時空隧道,回到了1920年的巴黎,遇上了那個年代許多知名的作家、詩人、畫家與導演等等,而產生了一連串不可思議,充滿奇幻的午夜愛情與友情故事。究竟發生了甚麼樣令人驚奇的故事,又怎樣影響著Gil 跟 Inez 之間的愛情輾轉?
他跟 1920年代的歌劇名伶Adiane 之間的相互傾慕,究竟能不能跨越時空,有了浪漫的戀情收成,而在巴黎街頭,因為喜歡Cole Porter 的音樂,而跟男主角Gil 吉爾 有過幾面之緣的年輕女孩Gabrielle,跟他之間,又會有著甚麼樣的牽連?
想解開這一切在充滿魅惑風情,所發生的種種奇特緣分,就要請你親自觀看電影《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親身感受伍迪‧艾倫出神入化的浪漫愛情執導功力,以及片中多位出色演員令人驚喜的火花。
電影裡出現的歷史名人,一一介紹如下,最有趣的是飾演這些名人的知名演員,他們的造型都有幾分神似,有些甚至是連長相都有幾分相似,像是知名影帝 Adrien Brody安德林‧布洛迪,在片中飾演西班牙畫家
Salvador Dalí 達利,造型裝扮跟說話的口吻都頗為神似,飾演畢卡索的演員長相與氣質,都十分神似年輕的畢卡索。
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 費茲傑羅最著名的小說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或譯《大亨小傳》)。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
中文簡介 :
4)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厄尼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 - 1961), 片中由 Corey Stoll 飾演。
美國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德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1953年,以《老人與海》一書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又奪得諾貝爾文學獎。2001年,海明威的《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與《戰地春夢》兩部作品 ,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5)Gertrude Stein 格特魯德‧斯泰因 ( 1874 - 1946) ,片中由 Kathy Bates 飾演。
美國作家與詩人,但後來主要在法國生活,並且成為現代主義文學與現代藝術的發展中的觸媒。 她的一生主要被劃分成兩段主要的關係,第一段關係是在1874年到1914年期間,與她哥哥雷歐‧斯泰因(Leo Stein)的關係,第二段關係是自1907年至1946年斯泰因過世期間與愛麗絲‧B‧托克勒斯(Alice B. Toklas)的關係。
格特魯德‧斯泰因分享她在巴黎27 rue de Fleurus的沙龍與這兩個人,先是雷歐‧斯泰因(Leo Stein)後是愛麗絲‧B‧托克勒斯(Alice B. Toklas)。格特魯德,斯泰因,在她的一生中與知名的前衛文學與藝術界的成員保持重要的第三關係,因喜歡社交,她設在在巴黎的沙龍吸引了很多人,也因此跟海明威、畢卡索、達利、Cole Porter 、Man Ray 與西班牙名導Luis Bunuel 等人多所往來,這些名人也在電影裡一一出現,跟歐文‧威爾森 Owen Wilson飾演的男主角Gil 吉爾,有著不同程度的精彩互動與對話。
6) Pablo Ruiz Picasso 畢加索 (1881 - 1973),片中由Marcial Di Fonzo Bo 飾演
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諾·瑪麗亞·德·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里亞諾·德拉聖蒂西馬·特林尼達德·魯伊斯·畢卡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和喬治·布拉克同為立體主義的創始者。畢卡索是20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遺世的作品達二萬多件,包括油畫、素描、雕塑、拼貼、陶瓷等作品。畢卡索是少數能在生前「名利雙收」的畫家之一。
7)Salvador Dalí 薩爾瓦多·達利(1904 - 1989) ,片中由 Adrien Brody 飾演。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他的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1922年往馬德里的聖費南度藝術學院(Academia de San Fernando)進修,住在學生宿舍(Residencia de Estudiantes),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如洛爾卡與布努埃爾等。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將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種對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熱愛好,並影響至他的公眾藝術形象,使他的藝術愛好者與評論家異常苦惱。1982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為普波爾侯爵。
8)
Luis Buñuel 路易斯·布努埃爾(1900 - 1983),片中由Adrien de Van飾演。
路易斯·布努埃爾(西班牙語:Luis Buñuel,1900年2月22日-1983年7月29日)西班牙國寶級電影導演、電影劇作家、製片人,代表作有《安達魯之犬》、《青樓怨婦》,執導電影手法擅長運用超現實主義表現,與抽象派名畫家達利是搭擋好友。
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Henri Marie Raymond de Toulouse-Lautrec-Monfa,簡稱Henri de Toulouse-Lautrec,1864年11月24日-1901年9月9日) ,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近代海報設計與石版畫藝術先驅,為人稱作「蒙馬特之魂」。羅特列克承襲印象派畫家奧斯卡-克勞德·莫內、卡米耶·畢沙羅等人畫風,以及日本浮世繪之影響,開拓出新的繪畫寫實技巧。他擅長人物畫,對象多為巴黎蒙馬特一帶的舞者、女伶、妓女等中下階層人物。其寫實、深刻的繪畫不但深具針砭現實的意涵,也影響日後巴伯羅·畢卡索等畫家的人物畫風格。
在繪畫上的成就以外,羅特列克以新概念創作之彩色海報帶動了海報設計的創新;他使用當時少用的石版畫技術,捨棄傳統西方繪畫的透視法,轉以浮世繪中深刻的線條表現觀賞者眼中的主觀空間,搭配巧妙的標題文字,成功吸引觀賞者的目光,並與皮爾·波那爾(Pierre Bonnard)同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海報設計者。
羅特列克也是名美食家,曾與好友莫里斯·喬懷安(Maurice Joyant)研究食物,並整理出版一本記載一百九十多道菜餚的食譜。羅特列克也經常縱情於酒店的夜生活。他最早出沒在葛樂蒂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並結識尚未成名的女舞者拉·古留。
1889年,法國為了慶祝大革命百週年,在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為了因應活動的帶來的觀光人潮,新型態的夜總會紅磨坊開幕了,而羅特列克也隨之轉移到此。由於酒店尊重他貴族與畫家的身分,羅特列克也樂於結交經理與店中藝人紅星。
1891年,另一家新型高級酒店巴黎酒店(Casino De Paris)開張,為了競爭過對手,紅磨坊挖角來拉·古留、馬瑟·滑蘭丹(Marcel Levesque)、珍妮·阿弗莉(Jane Avril)、夏烏考(Cha-u-kao)、依薇特·吉貝兒(Yvette Cuilbert)等巴黎著名的藝人紅星,並請羅特列克為紅磨坊製作彩色宣傳海報。由於他的海報一改傳統,使用彩色和顯著的文字,配合深具特色的人物造型,成功吸引了許多上流階層男女光顧紅磨坊。而羅特列克的宣傳也讓他成為紅磨坊的座上賓。於是,形形色色的藝人與客人成為他大多數的繪畫題材。
在電影中有一場戲,就是Adriana 跟男主角Gil 從1920 年代坐上了舞夜馬車,來到了酒店俱樂部,巧遇了羅特列克、高更與竇加,Adriana 非常享受回到19世紀末,她口中的「美好的黃金年代」,而羅特列克、高更與竇加三人則嚮往更早的文藝復興時期(14 - 17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時期),也因為跟他們相談甚歡,Adriana 沒有絲毫的猶豫,便決定留在那個年代,不跟Gil 回到屬於他們各自的時代,算是為某一些人迷戀 Beautiful Old time (美好的舊時光),作了最好的註解。
10)Paul Gauguin 保羅·高更(1848 - 1903)
高更生於法國巴黎,為法國印象派畫家。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後印象派。高更的作品趨向於「原始」的風格。其用色和線條都較為粗獷。高更的作品中往往充滿具象徵性的物與人。現代藝術史中,高更往往被拿來與梵谷並論,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互相畫過對方的肖像,但最後卻步上不同的道路,並沒有維持很好的友誼。高更不喜歡都市文明,反而嚮往蠻荒的生活,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來。
11)
Edgar Degas 愛德加·竇加 (1834 - 1917),由François Rostain飾演
愛德加·竇加(Edgar Degas,1834年7月19日-1917年9月27日),生於法國巴黎,原名為愛德加·伊萊爾·日耳曼·竇加(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他曾在巴黎藝術學院(École des Beaux-Arts)學習繪畫,受到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很大影響。
竇加富於創新的構圖、細緻的描繪和對動作的透徹表達使他成為19世紀晚期現代藝術的大師之一。他最著名的繪畫題材包括芭蕾舞演員和其他女性、以及賽馬。他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現實主義或者浪漫主義畫派風格。
在他居住於巴黎蒙馬特高地期間,他與繪畫模特蘇珊·瓦拉東曾保持親密關係。在竇加的鼓勵下,瓦拉東堅持繪畫的嘗試,她後來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女畫家之一。竇加於1872年~1873年間,居住在美國路易西安納州紐奧良。這期間他創作的「紐奧良棉花交易所」是唯一一幅他在世時被博物館收購的作品。
1880年代起,竇加的視力開始衰退。此後,他的創作轉向雕塑和彩色蠟筆畫,這些對視力要求不高。
1917年 竇加死於巴黎,葬在巴黎蒙馬特墓地。現在,竇加作品的售價有的達到1600萬美元。
<歌詞>
Every time i look down on this timeless town,
Whether blue or gray be her skies,
Whether loud be her cheers,
Or whether soft be her tears,
More and more do I realize that...
I love Paris in the spring time,
I love Paris in the fall,
I love Paris in the winter when it drizzles,
I love Paris in the summer when it sizzles,
I love Paris every moment
Every moment of the year
I love Paris, why oh why do I love Paris
Because my love is near.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電影類型 : 劇情, 浪漫愛情, 喜劇
導 演 : 《命中注定,遇見愛》伍迪艾倫( Woody Allen)
主要演員 :
《博物館驚魂夜》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飾演男主角Gil
《手札情緣》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飾演女主角Inez
《全面啟動》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飾演女主角Adriana
《P.S.我愛你》凱西‧貝茲( Kathy Bates)飾演美國作家與詩人Gertrude Stein
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妮(Carla Bruni)飾演羅丹美術館解說導覽員
《戰地琴人》安德林‧布洛迪( Adrien Brody)飾演西班牙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
《巴黎換換愛》蓋德‧艾麥勒 Gad Elmaleh(飾演巴黎偵探)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