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2022/07/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代表你的20-30歲,你會選擇哪一個字呢?
作者在史丹佛教導大學生課程,雖然講的是創新、創意和創業,但其實跟人生20歲的旅程目標不謀而合。創業過程如同20歲旅程,同樣都是在面對未知,需要不斷探索、打造自己的利基點,好讓你穩穩站好30歲。本書舉了許多教學實驗、真人小故事、作者親身故事,呼應20歲旅程,你絕對不是只有一條路、一個方法面對問題和困境。
例如其中一堂作業,如果你手上只有五塊錢美金和兩小時的時間,你要如何賺到錢?
賺到最多錢的小組根本連這五塊錢都沒有花掉。他們領悟到,一直把焦點放在錢上面,反而侷限了對問題的思考。他們明白,五塊錢根本沒什麼用,所以決定以更廣闊的角度重新詮釋問題。這組學生認為,他們最寶貴的資產既非五美元的鈔票,也不是用來完成作業的兩小時,而是星期一在課堂上發表口頭報告的三分鐘時間。他們決定把這三分鐘賣給一家想到班上招募人才的公司。
在想法上,我們通常把問題僅僅侷限在既定框架中,大多數人都立刻以標準模式因應,而不會退後一步,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只要拿掉眼罩,就能看到眼前的世界充滿各種機會;
在角色上,我們總是用自己建立的規則,為自己打造牢籠,把自己鎖定在特定角色上,把其他無數的可能性阻絕在外;
在行動上,我們在自認可以做的事情周圍畫了一條假想線,並因此畫地自限。我們藉由自己的職業、收入、居住地區、開的車子、教育程度、甚至星座來自我定義,每一種定義背後都隱含了關於我們是誰、我們能做什麼的種種假設,而自我定義就將我們鎖定在這些假設上。
20歲大多剛脫離校園沒多久,有時還會習慣於任何事情都有著標準答案,期待有某個人會告訴你正確答案,錯誤地以為,你要做的只是寫下答案就好。這恰巧跟真實社會是相反環境,你必須自己學會究竟需要知道什麼、到哪裡找知識、如何吸收這些資訊、怎麼應用這些資源。現實人生是可以翻書的考試。
本書核心摘要,雖然是在講20歲為主,但更希望不管任何年紀都懂的事:
●自己決定看待世界的方式
●開放式的創造性思考
●「不確定」激發出各種機會
●失敗是學習的必經過程
※後記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經歷都不一樣,作者20歲該懂的事也不見得就是你該懂的事,但參考了其他本書,背後有著共同的課題,以下列出20歲的課題和反思問句參考,未來有機會再來寫具體方法:
-你的市場、能力、興趣的交集是?(專業與自信)
-失敗不是停止而是下一個開始,所以你的下一步是?(風險管理)
-幸運來自於把所知的一切應用到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想想你還可以努力些什麼?(積極與樂觀)
-正反面的問題和機會,你選擇哪一面?(找到機會)
-你經常出現的既定假設是什麼?(自我認識)
-事件過了只是記憶,反思後是經歷,你都在哪時反思呢?(自我評估)
-即使是漫畫英雄也很少一直單打獨鬥,你的盟友在哪呢?(人脈建立)
-所有人最公平的就是有同樣的時間,但差別是使用方式,你都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呢?(時間管理)
-你會有哪些驕傲的事值得向孩子說?(冒險與挑戰)
-除了好習慣和壞習慣之外,還有複利習慣,什麼是讓你快速成長的持續行為?(投資自己)
-只有一個選擇或兩條路,都沒法做好決定,你的第三個選項是什麼?(三的法則)
-如何讓突如其來的意外,降低成最小傷害?(保持彈性)
-別人喜歡和你討論溝通嗎?(情緒管理)
-隨著歷練的累積,你的做人處事的原則、界線有哪些?(價值觀)
-你會如何向你新朋友介紹你的20歲?(自我形象)
-學習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分享與教導,你有機會在哪方面做給予呢?(分享與學習)
-人生總會有低潮時刻,做哪些活動有助於你恢復活力?(自我療癒)
-科學證實表達感謝能帶來幸福感,一有機會就好好感謝他人或感謝自己。(學會感謝)
總結來說,20歲的旅程就是:開放心胸→積極主動→保持彈性→放手去做→自我評估→不斷實驗。
「人生不是一場彩排,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是:
-寫下問題的機會面
-找出選擇的三條路
-生活多些小變化,製造新鮮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