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本質1:哲學拒斥具體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午抽風寫在手機上的,直覺覺得有錯誤,但是懶得改,修改可能要等明年,下一篇也不知道哪年會想起來寫。歡迎來自同行的鄙視,鄙視的同時請幫我挑錯o(* ̄▽ ̄*)ブ

1. 哲學在本質上拒斥具體知識。

1.1 哲學不是脫離知識的空想。

1.2 具體知識本身不能成爲哲學。

1.2.1 具體的某個哲學學說本身可以以具體知識的形式存在。

1.2.2 由哲學學說構成的知識不是庫恩的範式。

1.2.3 所以哲學知識無法被有效地套用。

1.3 具體知識是思考必不可少的素材。

1.3.1 哲學學說構成的具體知識也能成為思考的素材。

1.4 假使一個人的思想整體是一座建築:

1.4.1 具體知識是基本建築材料;

1.4.2 思維模式是架構方式;

1.4.3 合理的思維模式是根據拿到的建築材料調整的、適合這些建築材料的方式;

1.4.4 構建的過程需要方法論的支撐;

1.4.5 材料種類越豐富,可構築的形式就越豐富,但不必然豐富,這仰賴於建築者的智力水平。/我不願意、但也可以將其解釋為對其它架構的解構能力;

1.4.6 主體思考外部事物,是建築本身與外部具體事件的比對;

1.4.7 建築本身只能構成對外部具體事件的隱喻,因為它們之間最多只能具有相似性。

1.5 在建築和外部事物的隱喻性比對過程中,具體事件——建築材料的實存,對比對的過程本身毫無作用。

1.5.1 科學範式是對客體的映射。

1.5.2 哲學構成的具體知識是對結構的映射。

1.5.3 隱喻性比對顯然不是某種映射。

1.5.4 哲學本身不構成任何映射。

1.6 如果進行本體具體知識與外部事物的比對,必然造成映射。

1.6.1 這種比對會變為實存之間的質料性比對。

1.7 哲學的比對也不是單純的結構性比對。

1.7.1 因為結構性比對仍然是結構之間的映射。

1.8 哲學的隱喻性比對,拒斥任何映射,因而比對過程拒斥本體中的具體知識。

1.9 外部知識與內部知識的比對是一種映射。

1.9.1 這種映射能豐富自身材料,但外部知識中不含有任何結構性內容。

1.9.2 所以外部知識並不能構成任何隱喻性比對。

1.9.3 所以哲學能吸收外部具體知識,但無法對其作為客體進行分析。

1.9.4 所以哲學本質上也拒斥外部知識,除非這些外部知識轉化為內部知識。

1.10 所以任何具體知識只能部分地作為哲學過程中的某一部分存在。

1.10.1 部分存在的具體知識並不作為具體知識本身存在於哲學過程中。

1.11 哲學的過程拒絕一切具體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野人的沙龍
14會員
31內容數
微紀事Diario Micro,靈感來源於Umberto Eco的Diario Minimo,會在這個題材下寫一些仿諷體裁的短篇小說或其他體裁的文章。可能每周更新。本系列文章所有情節均係虛構。
野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4
這是某篇來自未來的活動紀錄,別看你們現在辦活動吐槽政治正確,未來的我們,將會達成反擊這種野蠻活動的共識!
Thumbnail
2023/03/14
這是某篇來自未來的活動紀錄,別看你們現在辦活動吐槽政治正確,未來的我們,將會達成反擊這種野蠻活動的共識!
Thumbnail
2022/10/09
這是弗拉基米爾同志的一小步,卻是全宇宙生命體的一大步!  本系列文章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涉嫌顛覆國家政權。
Thumbnail
2022/10/09
這是弗拉基米爾同志的一小步,卻是全宇宙生命體的一大步!  本系列文章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涉嫌顛覆國家政權。
Thumbnail
2022/10/02
這是一個義大利發明家很嚴肅的傳奇故事。 本故事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怎麼可能。
Thumbnail
2022/10/02
這是一個義大利發明家很嚴肅的傳奇故事。 本故事所有情節均係虛構,如有雷同,怎麼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