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我設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自我設限,超越自我,不斷挑戰
  在展覽結束前,雖然我不是建築人,完完全全是去看熱鬧的,但我覺得,不虛此行。
  其實每次去看展覽,很開心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去看展覽,但真的每次的看展體驗都不是很好,都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不過是我自己太龜毛,我喜歡安安靜靜的一個人看展,人很多,就會慢慢有點吵雜,每個人的動線互相交疊,各種被擋視線,不過沒關係啦,能夠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參與藝文活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對我來說,去看展覽前先做一點點功課是基本,所以我有大概瀏覽一下展覽介紹,進場之後,工作人員說語音導覽在右手邊,我滿頭問號,原來這次的語音導覽不用租,只要掃QR code加官方line,輸入對應的英文字母,官方line就會傳語音檔給你,這次的語音導覽是謝哲青老師錄的,雖然有幾個字是台灣國語的發音,不過老師的聲音非常沉穩,是聽起來讓人很專心很舒服的語音導覽,每段大約一分多到兩分鐘,總共有二十五段。
  順著動線向前走,順著指示牌走入一個黑暗的空間,對一個完全外行只是去看熱鬧的我來說,這個「光之教堂」的複製版,是我整個展覽收穫最大的展區,模型、設計圖,我真的看不懂,我就是去逛逛、聽語音導覽,了解一下安藤忠雄的作品與他的設計根源、泉源。
  聽著語音導覽,我知道為什麼我進入這個複製版的「光之教堂」之後,整個沉靜了下來,這就是這個建築、這個教堂所擁有的力量與氛圍,光之教堂是我知道安藤忠雄的第一個作品,也是這個建築作品,我才知道安藤忠雄。所以看到這個展區,我真的覺得很開心,也是個意外的收穫,裡面還擺了長椅,展場內有佈道時的照片,我猜長椅跟原版光之教堂的長椅應該也是相似的,也可以直接坐在長椅上,真的是一個讓我的心瞬間滿溢的展區。
  之前翻到了年初我自己的臉書動態,期許自己今年能有兩個展覽、一個音樂會,這是我的第二個展覽,每個展覽對我來說都是給我的靈魂餵食糧食,我也希望這個展覽能讓我得到一些新的能量。
  有的,我有獲得新的能量。
  持續朝著自己目標前進的過程中,如何不在現實的面前跪下?整個展場有很多是安藤忠雄的「提案」,或是當局沒有邀請,只是安藤忠雄自己想要做的,這讓我感受到,安藤忠雄做這個case,並不是想要讓他真正建築在現實中,是一種「為了自己」,「因為我想做,所以我去做」,這並不是純粹的現實層面的行動,而是一種真正的「自我實現」、「實現自我」,做這個case並不是想要滿足資方、滿足委託人,而是我想要滿足我自己。
  「想要滿足自己」,這是我所失去的理想,我跟姐姐、哥哥求救時,我說,我不知道我導航該定位在哪裡了,我不知道如果我又定位錯誤、導航錯誤,我該怎麼辦,我找不到我做這件事的動力是什麼,我已經失去了「滿足自己」的能力,我不知道該怎麼往下走,也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走,我不知道我到底算什麼,我到底是誰,我到底要做什麼。
  看完整個展區,我又繞回光之教堂,我只能說,心靈的平靜,真的很重要。
  理想與現實,能夠有完美的穿插,互相扶持,成為彼此的動力、養分,真的是一件可遇不可求,需要靠很多時間來累積的事情。
  如何不被現實所打倒?被打倒後如何再站起來?這是目前的我無法回答的問題。
    4會員
    20內容數
    將生活中的一瞬間,化為文字,保留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