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水晶雜談(59) 無為與原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上篇是早期的文章,對於無為有為,這次寫的這篇希望可以更清晰明瞭。

修行上,「無為」與「有為」應該更準確細分成「自修」與「應世」中的無為與有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4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水晶雜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初方格子
95會員
139內容數
關於原初水晶,以及使用原初水晶後的種種延伸議題的想法。
原初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01/10
秘魯聖木香是我研究出消磁前,唯一推薦朋友用的香。主要是香味好,陽氣又非常充足。   會消磁後,也嘗試把一些藥草,水,酒,香拿來消磁,結果發覺許多東西其實皆可用原初的方法消磁,消磁後都會產生轉變。其中聖木香經消磁後,陽氣能量香氣都產生了非常有感的變化,因此在前一段時間也將聖木香塔加入原初
Thumbnail
2025/01/10
秘魯聖木香是我研究出消磁前,唯一推薦朋友用的香。主要是香味好,陽氣又非常充足。   會消磁後,也嘗試把一些藥草,水,酒,香拿來消磁,結果發覺許多東西其實皆可用原初的方法消磁,消磁後都會產生轉變。其中聖木香經消磁後,陽氣能量香氣都產生了非常有感的變化,因此在前一段時間也將聖木香塔加入原初
Thumbnail
2024/12/17
  前年在礦物展擺攤,有社團成員在現場,聊起水晶解讀的共性問題,問說原初水晶的文案解讀是否是屬於共性。我在水晶雜談裡有稍提起文案的客觀性,但有人注意到這個層面,還提出「共性」這個詞的時候,有讓我訝異。  水晶解讀的「共性」與「非共性」,是有趣的課題。 「共性」指的是礦石客觀而普遍
Thumbnail
2024/12/17
  前年在礦物展擺攤,有社團成員在現場,聊起水晶解讀的共性問題,問說原初水晶的文案解讀是否是屬於共性。我在水晶雜談裡有稍提起文案的客觀性,但有人注意到這個層面,還提出「共性」這個詞的時候,有讓我訝異。  水晶解讀的「共性」與「非共性」,是有趣的課題。 「共性」指的是礦石客觀而普遍
Thumbnail
2024/09/13
據悉,佛的教導是脫離苦的修心法,是自古以來成道者諸多法門中的一種,也是自有其獨特性與特殊性,有其針對性的一門修心法。 我,並不以佛教修行法專修而減弱自身的苦,佛經與我而言更像是照鏡子,憶念起真實的一種提醒。「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是如是;我也因無為法,無所為而逐漸
Thumbnail
2024/09/13
據悉,佛的教導是脫離苦的修心法,是自古以來成道者諸多法門中的一種,也是自有其獨特性與特殊性,有其針對性的一門修心法。 我,並不以佛教修行法專修而減弱自身的苦,佛經與我而言更像是照鏡子,憶念起真實的一種提醒。「一切聖賢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是如是;我也因無為法,無所為而逐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