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一間店子在哪?」
「噢,這一間補鞋店?早已關門不做生意了!補鞋,去買新的吧?」
問路者被好奇地白眼了一下,而筆者就是那問路者;明明根據網上地圖的指示,偏原來資料已過時?唯有去下一間看看吧...
田田
找下一間,資料正確;但筆者依然找人問路去,為的是要看看會不會有相似的下場?
「這一間補鞋店...其實,我也不清楚。補鞋,好像...」
欲言又止的回應,早是意料中事。但筆者找到了店子,店東拿起筆者要修補的運動鞋看了看,然後嘆氣說:
「這一雙難沒救了吧,鞋後跟的向外部分都已磨蝕了,而且這樣的補鞋的料子,早已沒有生產商了...買一對新的不好嘛?」
店東是外省人,說的是帶口音的普通話。
由此看來,應該是沒辦法了吧?
筆者拿著鞋子放回袋中,又看看鞋子;半新不舊的樣子,就只是鞋後跟的向外部分磨蝕了而已。
「唉,棄之可惜?」
然後,筆者沿路逛一逛,順便找下一間。居然,在俗稱「騎樓底」暗角處,找到了一間完全不起眼的補鞋店。補鞋匠六十多歲,滿頭花白,戴著一副老舊黑框眼鏡,坐在一張矮凳上,靠頭頂上的小小電燈泡,在修補一雙舊皮鞋。
店子就像瑟縮在鬧市的一角的小孩,生鏽的鐵閘外露,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以及修補鞋子的材料及工具。你不會一一去細看箇中的,因為它們都老舊及骯髒得慘不忍睹的。就只有補鞋匠蹲坐的一小圈範圍,還可以讓生人靠近一點點兒...
「請問...這一雙運動鞋...可以修補嗎?」
補鞋匠瞇著眼抬起頭托一托黑框眼鏡,鏡片也很骯髒,筆者懷疑這樣子能否看清楚眼前的來人?補鞋匠看一看筆者遞上袋中的鞋子,然後慢條斯理地沉吟了一會,議好了修補的價錢,叫筆者留下電話,半小時後再來。
終於,在這樣一個繁華富裕的鬧市裡,找到了一個補鞋匠,可以修補筆者的舊鞋子。修補價錢是鞋子原來的六分之一,也算是可以啦!丟棄一雙半新不舊的鞋子有何難,去買一雙新的更容易;問題是這雙鞋子的命運,多是丟棄在垃圾堆填區中,但要它自行分解於泥土之中,恐怕上萬年吧?
金錢,可以買到物質的;城市,似也要求人們消費啊消費。但是,人類借自大自然的;最終,也是需要償還的。
盡一己之力好好珍惜,也算是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