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風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很精彩的一本書。

吳晟老師爬梳吳音寧身陷北農風暴期間各種會議紀錄、新聞報導、影像等各種資料,嘗試破解每一個小事件中,擔任打手的政治人物、官員,如何透過去脈絡、變造或無視會議紀錄等方式,製造吳音寧無知、被酬庸的形象標籤,且透過媒體大量傳播扭曲的訊息,激化對立以獲取政治利益或造神。

閱讀本書梳理北農一連串風波的過程,除了感受一位父親對女兒無端被汙衊、霸凌,滿溢的心疼和痛苦,政治與媒體操作如何影響我們認知事件的面貌,也令人心驚。讀完書也很能理解吳晟內心過不去,非要寫書才能放下的緣由。女兒被欺負是原因之一,自己一輩子對文字敬謹,自我期許任何議論要有事實根據,卻面對媒體淪為假新聞製造業的詭譎生態,這也是他對臺灣社會狀況感到憂慮,內心難以平靜的原因。

這本書對於個人被妖魔化的探討,政治風暴背後原因的解讀,突顯各方勢力的角力與政治人物的表裡不一。這些內容很有戲劇張力,非常適合改編成影集。不過,作者可能很難點頭改編。即使作者同意,拍攝應該也會遭到很多阻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書寫字過日子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2023/07/10
雖然小說主要的骨幹是男老師與女學生的師生戀,但讀完莫名覺得包藏其中的女女之愛,才有鮮明的色彩。(包括母女、女同志、師母扮演大鼻子情聖,偷渡與女學生們的精神之戀等等)
Thumbnail
2023/07/10
雖然小說主要的骨幹是男老師與女學生的師生戀,但讀完莫名覺得包藏其中的女女之愛,才有鮮明的色彩。(包括母女、女同志、師母扮演大鼻子情聖,偷渡與女學生們的精神之戀等等)
Thumbnail
2023/05/10
對於自己和長輩之間的矛盾、親疏變化,家人相處的人情、鋩角,以及行為背後的內心戲,觀察很細膩。雖然明白寫出親子間的疏離、不睦,整個描寫卻又很清澈,沒有怨氣籠罩之感。寫生命的曲折,會有點小刺心,卻不會拉讀者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不讓讀者痛,或許因此少了驚艷之感。但如果作家的筆是刀,會覺得這刀法挺不錯的。
Thumbnail
2023/05/10
對於自己和長輩之間的矛盾、親疏變化,家人相處的人情、鋩角,以及行為背後的內心戲,觀察很細膩。雖然明白寫出親子間的疏離、不睦,整個描寫卻又很清澈,沒有怨氣籠罩之感。寫生命的曲折,會有點小刺心,卻不會拉讀者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不讓讀者痛,或許因此少了驚艷之感。但如果作家的筆是刀,會覺得這刀法挺不錯的。
Thumbnail
2022/11/16
坐在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是默默發光的詩句 不須言語 自然合拍的韻律 所有的人聲鳥語都是故事的註腳 光影緩緩 彷彿不願意前進 公園裡的搖搖馬輕輕晃動 好像聽見某種神祕 隨時準備開始 下一刻的嬉戲
Thumbnail
2022/11/16
坐在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是默默發光的詩句 不須言語 自然合拍的韻律 所有的人聲鳥語都是故事的註腳 光影緩緩 彷彿不願意前進 公園裡的搖搖馬輕輕晃動 好像聽見某種神祕 隨時準備開始 下一刻的嬉戲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