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情緒低落,當心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神經科醫師圖解說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李杰勳醫師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因為家屬有警覺到患者出現自殺的念頭,便趕緊就醫檢查。李杰勳醫師說,經過訪談,患者確實有憂鬱的現象,於是便調整巴金森病的藥物,除了治療動作症狀,同時也改善情緒方面的非動作症狀。經過治療後,家屬便明顯感受到患者的狀況有進步,動作改善了,心情也變好許多。
不只是老化!年過50,每月自我檢測巴金森病
在屏東,巴金森病患者就醫時通常已發展到比較後期,例如步態、走路不穩才就醫。李杰勳醫師說,因為老人家們對巴金森病的認知較少,尤其是偏鄉地方,患者常會覺得動作變慢、手抖只是退化的現象,而沒放在心上,容易錯過治療時機。
巴金森病是一種持續進展的疾病,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李杰勳醫師強調,年紀越大,罹患巴金森病的機會越高,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個月以手指操自我檢測。手指操的做法相當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檢測。
請先把右手的五指張開,用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然後換成左手的五指張開,用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如果發現動作變慢、停頓、開合大小改變、手指打不開,便要盡快至神經內科就診。
憂鬱、便祕、失眠都是巴金森病警訊
提到巴金森病,大家都會想到相關「動作症狀」,例如手會顫抖、動作變慢、步伐變小、姿態前傾、平衡困難、關節僵硬、面無表情、字體變小等,但是巴金森病還可能伴隨多種「非動作症狀」。李杰勳醫師表示,根據統計,40%-60%的巴金森病患者有憂鬱症,而且可能在還沒診斷巴金森病之前,就開始有憂鬱的現象。會出現憂鬱症,有部分是巴金森病對腦部功能造成影響,也有些是因為動作障礙、行動不便、失去自我照顧的能力,使患者越來越憂鬱。
巴金森病患者也可能出現嗅覺異常、失眠、失智等狀況,另外大概有60%的病人會合併便秘的問題。巴金森病的非動作症狀可能比動作症狀更早出現,也會隨著病程越來越嚴重。
「就憂鬱症而言,家屬常須扮演重要的角色,」李杰勳醫師說,「因為家屬較容易在生活中觀察到患者情緒低落、負面思考、甚至有自殺念頭,所以能夠主動告知醫師。醫師也會在問診過程中仔細觀察是否有憂鬱的跡象,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巴金森病的主要治療藥物有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等,李杰勳醫師解釋,某種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本身有兩種效果,除了可以治療動作症狀,也可以改善憂鬱的狀況。若發現巴金森病患者同時有憂鬱症狀,可優先使用該多巴胺受體促效劑。
左旋多巴能夠有效改善動作症狀,但是巴金森病用藥的蜜月期大概只有5年至10年,爾後會漸漸出現藥效波動,當藥效消退時,患者就像突然停電一般,動作變慢、僵硬。當藥效發揮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部、手、腳、軀幹等不自主亂動。
對年紀較大的巴金森病患者,可以使用左旋多巴治療。李杰勳醫師說,至於比較年輕的患者,剛開始可能會先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來控制動作症狀,維持生活品質,並延長用藥蜜月期。若還有其他症狀,再適時調整藥物。
貼心小提醒
巴金森病是種慢性病,患者與家屬要與醫療團隊長期配合,李杰勳醫師提醒,「家屬若察覺到患者有失智、憂鬱等狀況,可以提供較完整的資訊,幫助醫師做判斷。家屬也要觀察患者用藥之後的反應,看看動作症狀與非動作症狀是否能夠改善。如果有任何用藥、照護的問題,都可以回門診與醫療團隊討論,隨著調整藥物,希望患者在動作、情緒、或其他狀況都可以改善,維持生活品質!」
看病友和家屬在討論哪些話題 →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 Face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9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期大腸癌沒有症狀,我們該如何預防、揪出早期大腸癌?請專科醫師解說。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有時是極度疼痛,疼痛分數可以到達8、9分。該如何預防?請皮膚科醫師解說。
晚期肺癌治療很多元,能夠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請看專科醫師說明解析。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 「當時是什麼狀況?」 「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患者已有幾次昏倒的經驗,檢查發現是惡性心律不整。陳煌中醫師表示,惡性心律不整發作時,患者可能在幾秒鐘內失去意識,若未及時救治,有極高的可能致命。
「患者在淋巴癌完全緩解後,非常開心,便輕忽了B型肝炎,而自行停掉抗病毒藥物。大約三個月後,患者回到門診,已經出現猛爆性肝炎,有明顯黃疸,肝功能GPT飆到2000 U/L以上,血液中病毒量更是破億!」
火燒心好難受!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該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請胃腸專科醫師解說!
早期大腸癌沒有症狀,我們該如何預防、揪出早期大腸癌?請專科醫師解說。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有時是極度疼痛,疼痛分數可以到達8、9分。該如何預防?請皮膚科醫師解說。
晚期肺癌治療很多元,能夠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請看專科醫師說明解析。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 「當時是什麼狀況?」 「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患者已有幾次昏倒的經驗,檢查發現是惡性心律不整。陳煌中醫師表示,惡性心律不整發作時,患者可能在幾秒鐘內失去意識,若未及時救治,有極高的可能致命。
「患者在淋巴癌完全緩解後,非常開心,便輕忽了B型肝炎,而自行停掉抗病毒藥物。大約三個月後,患者回到門診,已經出現猛爆性肝炎,有明顯黃疸,肝功能GPT飆到2000 U/L以上,血液中病毒量更是破億!」
火燒心好難受!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該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請胃腸專科醫師解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情緒壓力似乎成為了我們無法迴避的日常。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焦慮或是壓力山大,卻又無從解決?巴赫花精療法,這個源自上世紀30年代的自然療法,或許能為你的情緒困擾帶來一絲曙光。這不僅僅是一種療法,它更是一種深入探索自我內心,了解真正情緒需求的旅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讓許多人面臨情緒不穩的困擾。你是否也經常感到焦慮、緊張或悲傷,而又不願意過度依賴藥物治療?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自然且溫和的方式來調整情緒,那麼巴哈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可能是你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阻力訓練的力量:提升高齡長者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問題日益普遍的今天,尤其是對於高齡長者來說,尋找高效且經濟實惠的方式來緩解抑鬱和焦慮症狀至關重要。一項關於阻力訓練對高齡長者影響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為改善高齡長者心理健康提供了一條具有前景的途徑......
Thumbnail
【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帕金森病是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其症狀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Thumbnail
記得妻子確診帕症是在8年前半某醫院,醫生說:“帕症原因是腦部缺多巴胺,只要吃左多巴的藥就可以!“,在發現改善的艱難之後,導入平衡整復+科學脈診+肌力心肺運動的四年半期間,發現妻子體重提升7公斤,為50公斤+脈診健康年齡比較二年之間的同期,也在”小於60歲“的比例,改善了25%,提升為82%。說明若繼續改善人格特質的放鬆化,後續帕症改善會更多喔!
Thumbnail
換季不要蝦忙 換季可能會皮膚過敏,身體過敏、情緒過敏,都這麼不舒服了,請放過自己~ 精神分裂症為何要正名「思覺失調症」?有辦法治療嗎? 超級護手霜:蛋黃1、麥盧卡蜂蜜1、橄欖油2,after 20mins wash,如果你也是壓力大、換季就會手腳乾裂嚴重的人很推薦這個秘方
Thumbnail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情緒壓力似乎成為了我們無法迴避的日常。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焦慮或是壓力山大,卻又無從解決?巴赫花精療法,這個源自上世紀30年代的自然療法,或許能為你的情緒困擾帶來一絲曙光。這不僅僅是一種療法,它更是一種深入探索自我內心,了解真正情緒需求的旅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讓許多人面臨情緒不穩的困擾。你是否也經常感到焦慮、緊張或悲傷,而又不願意過度依賴藥物治療?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自然且溫和的方式來調整情緒,那麼巴哈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可能是你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阻力訓練的力量:提升高齡長者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問題日益普遍的今天,尤其是對於高齡長者來說,尋找高效且經濟實惠的方式來緩解抑鬱和焦慮症狀至關重要。一項關於阻力訓練對高齡長者影響的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為改善高齡長者心理健康提供了一條具有前景的途徑......
Thumbnail
【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天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帕金森病是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其症狀為靜止時手、頭或嘴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改寫自我於2022年焦傳金老師「腦與心智」課程的期末報告。 我長期在吃抗焦慮的血清素,最近醫生還幫我補充了多巴胺。面對近日心情起起伏伏的狀態,我不得不再次研究焦慮與憂鬱......。
Thumbnail
記得妻子確診帕症是在8年前半某醫院,醫生說:“帕症原因是腦部缺多巴胺,只要吃左多巴的藥就可以!“,在發現改善的艱難之後,導入平衡整復+科學脈診+肌力心肺運動的四年半期間,發現妻子體重提升7公斤,為50公斤+脈診健康年齡比較二年之間的同期,也在”小於60歲“的比例,改善了25%,提升為82%。說明若繼續改善人格特質的放鬆化,後續帕症改善會更多喔!
Thumbnail
換季不要蝦忙 換季可能會皮膚過敏,身體過敏、情緒過敏,都這麼不舒服了,請放過自己~ 精神分裂症為何要正名「思覺失調症」?有辦法治療嗎? 超級護手霜:蛋黃1、麥盧卡蜂蜜1、橄欖油2,after 20mins wash,如果你也是壓力大、換季就會手腳乾裂嚴重的人很推薦這個秘方
Thumbnail
躁鬱症是一種慢性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只是它的病灶在大腦,治療過程中又沒有什麼客觀的測量評估復原效果,大致都以病人主訴為主。 為自己訂個目標,是一個協助自我的好的開始。適度的設定目標可以避免我們陷入不斷惡性循環的目標。你想要的是什麼呢?復發的次數少一些?躁症得到相對的控制?或是鬱期的症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