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1月27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967/11/27歐洲一體化:戴高樂為什麼排擠英國?
上回1我們說到,英國為了留住殖民地,拉上了同病相憐的法國,期待以英法聯軍的姿態抗衡美國2,殊不知,作為「攪屎棍3」的老鄰居,法國比誰都更了解英國的為人:為了利益會毫不猶豫地出賣隊友4。於是乎,戴高樂決定先下手為強,搶在自己被噁心之前排擠英國,哪怕英國人再怎麼軟磨硬泡,戴高樂就是不肯讓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戴高樂相信:「從過去的經驗來看,英國並不會真心地支持歐洲一體化,純粹是因為在當時,法國和歐洲對英國來說還有利用價值罷了,換言之,要不是英美之間出現矛盾5,英國佬根本看不起我們這些歐洲的窮親戚,英國根本是美國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戴高樂說對了嗎?科科,你說呢6
1 見11/23。
2 見10/29、10/30。
3 原是一種翻動大糞的工具,現多指處處惹事、無事生非、無故插手之徒。由於英國多年來的外交政策過於現實,久而久之,「攪屎棍」就變成英國的代名詞了。
4 例子太多了,比如7/3講到的凱比爾港海戰,為了向世人證明戰鬥到底的決心,英國毫不猶豫地就滅了昨日的隊友:法國海軍。但正如一位英國首相所說的:「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正是這種務實又無情的外交策略,讓英國永遠有佔不完的便宜,那怕是在「太陽下山」的今天,仍叫在國際上佔據一席之地。
5 見11/23。關於英國海外大量的殖民地,英美立場不同。
6 見6/2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61/11/25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之強國為什麼當不了世界警察?
1959/11/23歐洲一體化:從大西洋到烏拉爾山
1943/11/22二戰: 蔣介石憑什麼參加開羅會議?
1806/11/21拿破崙戰爭:大陸封鎖,一場失敗的貿易戰
1961/11/25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之強國為什麼當不了世界警察?
1959/11/23歐洲一體化:從大西洋到烏拉爾山
1943/11/22二戰: 蔣介石憑什麼參加開羅會議?
1806/11/21拿破崙戰爭:大陸封鎖,一場失敗的貿易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七月的時候一堆華英粉寫長文抨擊賴(點進去他們頁面共同點是放貓英大統領),我看到就很生氣到處出征他們 錢又發下來了吧,不然怎麼可能會同一段時間那麼多篇呢? 華英粉除了打賴之外還會抨擊老綠男老獨派 那些人有沒有想過,你現在擁有民主自由投票權,就是你口中罵的那些老綠男、老獨派抗爭而來的?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在英法戰爭中,一向強勢的英國壓倒勝的力量,令到法國連連敗仗。 就有那兩個傳奇的人物令英國也為之震驚,一個是英法百年戰爭的貞德,另一個就是第二次英法戰爭中的拿破崙。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雖然之前一直惡心極左,但是也不怎麽喜歡右。。。因爲右上臺必然對我這個黃皮的不友好,當然他們不會針對我和我的同胞啦,現在來看只會針對那些難民。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在歐洲不違法亂紀,好好工作納稅,多融入人家的文化,應該起碼不會被人厭煩。 法廣說馬克龍對於解散議會在賭,我想這句話可能説得不完全。比如在賭桌
Thumbnail
回顧近期國家斷交的事件,分析斷交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變化。40年前,斷交引發憤慨,而今反應平靜;針對在輝哥任內與我們斷交的國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文章還回顧了李登輝時期及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並對不同時期斷交的原因進行觀察。
Thumbnail
強國的威脅: 美利堅國要求強國聯合聯邦屬國,遭拒。最後一次中央領導機關與聯合國國際大會—【聯合國會議】議論中,【美利堅】批【大東亞聯合國】屬強國,過度欺迫干涉他國之國事(包括企業建設操控、金融經濟操控、軍事權重操控等...)。 不久後強國政府秘密發射軍用衛星(美利堅聯合國強烈排斥及反對),便使用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过去大英帝国是如何击败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的?说到这个问题,特拉法加海战是绕不过去。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之中,法国的拿破仑就已经成为了皇帝,并开始将西班牙视为一个傀儡。拿破仑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西班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七月的時候一堆華英粉寫長文抨擊賴(點進去他們頁面共同點是放貓英大統領),我看到就很生氣到處出征他們 錢又發下來了吧,不然怎麼可能會同一段時間那麼多篇呢? 華英粉除了打賴之外還會抨擊老綠男老獨派 那些人有沒有想過,你現在擁有民主自由投票權,就是你口中罵的那些老綠男、老獨派抗爭而來的?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在英法戰爭中,一向強勢的英國壓倒勝的力量,令到法國連連敗仗。 就有那兩個傳奇的人物令英國也為之震驚,一個是英法百年戰爭的貞德,另一個就是第二次英法戰爭中的拿破崙。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在一次大戰前,歐洲已經分為兩大陣營在對抗。由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以及德奧義組成的三國同盟。但在大戰爆發後,相對於全數參戰的三大協約國,同盟國中的義大利卻先是嚴守中立,再來倒戈加入協約國。 不過,義大利倒戈雖然不太道義,實際上沒有破壞任何條約協定。原因是,「三國同盟」的真正意義是
Thumbnail
雖然之前一直惡心極左,但是也不怎麽喜歡右。。。因爲右上臺必然對我這個黃皮的不友好,當然他們不會針對我和我的同胞啦,現在來看只會針對那些難民。我想我們中國人只要在歐洲不違法亂紀,好好工作納稅,多融入人家的文化,應該起碼不會被人厭煩。 法廣說馬克龍對於解散議會在賭,我想這句話可能説得不完全。比如在賭桌
Thumbnail
回顧近期國家斷交的事件,分析斷交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變化。40年前,斷交引發憤慨,而今反應平靜;針對在輝哥任內與我們斷交的國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文章還回顧了李登輝時期及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並對不同時期斷交的原因進行觀察。
Thumbnail
強國的威脅: 美利堅國要求強國聯合聯邦屬國,遭拒。最後一次中央領導機關與聯合國國際大會—【聯合國會議】議論中,【美利堅】批【大東亞聯合國】屬強國,過度欺迫干涉他國之國事(包括企業建設操控、金融經濟操控、軍事權重操控等...)。 不久後強國政府秘密發射軍用衛星(美利堅聯合國強烈排斥及反對),便使用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过去大英帝国是如何击败西班牙和法国的联合舰队的?说到这个问题,特拉法加海战是绕不过去。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之中,法国的拿破仑就已经成为了皇帝,并开始将西班牙视为一个傀儡。拿破仑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