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實習心得,不僅是單純地描述當下的情感,更應有著紀錄面對問題時的各方嘗試
上面這段話是真黃在訪視的時候說的,就我聽下來的想法,也許是不希望實習心得止步於表面或是形式上的抒發心情紀錄,而是應該要成為未來在面對一樣的問題時可以參考的依據。他也提到情感層面的描寫應與所謂的工作週記中抽離,這樣或許更能釐清自己在一週下來究竟完成哪些事,或是還有無甚麼地方可以再因應狀況進行調整。我只能說感性與理性的書寫方式各有優缺,最後還是要由自己認定是否因為實習而學習了更多在學校所無法體驗到的業界現況,或是因此獲得了一些始於自己的的人生經驗與人脈累積,某種程度上也是在確定自己未來想走的路是否與想像相同(?)。
11/14(北港-倉庫-圖面整理、北港-工廠-案例蒐集)
北港-倉庫的圖面調整除了上週提到的太子樓以外,也順便再次審視了其他基本圖面有無錯誤,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因對屋架等結構構件的前後關係不熟悉而導致的小錯誤;北港-工廠則是利用一些工作間的空檔,繼續蒐集可供未來再利用參考但例。另,最近這幾週工作都離不開北港-倉庫與北港-工廠,不知道實習結束後是會一頭栽入他們的懷抱,還是從此對相關類型的案子產生PTSD。
11/15(北港-倉庫-因應計畫)
因應計畫,顧名思義便是為了因應修復或再利用後可能面對的問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法,其中也包括一些簡易的基地分析與對法規的檢討。而在北港-倉庫一案則是由我跟林先從期末報告書提取出相關已完成的部分套用到因應計畫的格式,再由學長姊們與建築師討論後完成所欠缺的。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文書作業,但因資料散佈於報告書的各個章節;或是格式不盡然與因應計畫相同,也是需要花不少時間進行再編輯等細節處理,更別提這僅是既有的資料部分,完整的因應計畫撰寫肯定更加繁瑣。
11/16(北港-倉庫-因應計畫、醒村-植栽圖)
調整完北港-倉庫因應計畫的初稿後,我便開始面對了在事務所的忘記第幾個案子-醒村。而這也是繼台南-醫院後,再次使用ai進行製圖,果然可以暫時脫離cad也是挺不錯的。植栽圖共分為現況與規劃兩種,我的工作便是依據圖面上的標註將它們以色塊進行類型的標示,算是十分易懂而機械化的作業。
11/17(醒村-景觀圖)
景觀圖同植栽圖一樣,也是分為現況與規劃兩種,比較不同的是景觀圖更強調的是各項軟硬鋪面的差別,包含了材質、尺寸與來源(有些可能是從舊有材料進行回鋪,或是做為收邊材)等等資訊。
附帶一提,今天亦是真黃的實習訪視日,為了防止不小心偷聽到他跟學長的對話而導致可能的不必要尷尬,我還特地暫時搬家到學長的位置。
11/18(醒村-燈具圖、基地分析)
本週的最後繼續與醒村為伍,處理的是燈具圖與中小尺度的基地分析。而燈具圖也是一個在校內不會特別進行繪製的圖面,因此我也學到不少關於它的標註與繪製方法。中小尺度的基地分析則是希望能夠探討出醒村與週遭鄰近環境可能的互動關係,因此範圍約定在方圓2公里左右,而非報告書中的方圓6公里以上。而基地分析也是我在校內往往走個形式帶過的東西,所以在製作這張圖面的時候,我也重新了解一份良好的基地分析應具備的各項要素,也期待未來返校我能夠做出更切合自己設計的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