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牛棚】加碼投資280億美元,台積電被台當局"賣掉",千名工程師將打包赴美

【台灣牛棚】加碼投資280億美元,台積電被台當局"賣掉",千名工程師將打包赴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綜合多家媒體的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日前為台積電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遷機儀式,不僅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到場,蘋果CEO庫克,以及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等美國半導體,和高科技領域的商界大佬,也悉數出席儀式捧場。

隨後,白宮經濟事務負責人迪斯宣布,台積電將在現有廠房旁邊,啟動二期工程建設計劃,專門用於生產3納米製程芯片,預計會在明年動工,最早2026年左右就可以投產。

迪斯還表示,原本用於生產5納米製程的一期工程,也將在後續對廠房進行升級,使其可以製造4納米芯片。不僅如此,台積電計劃追加投資,從之前的120億美元,大幅提升至400億美元。

要知道,這可是台積電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對外投資,所以上述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輿論嘩然,因為此舉表明“台積電變美積電”的傳聞,再一次被不幸證實。在當天的開幕上,拜登顯得非常開心,他高調讚揚了台積電赴美建廠的做法,稱美國製造業回來了,此舉將有助於美國在21世紀贏得經濟競爭。美國在半導體領域,是全球第一強國,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們也不是沒有短板。

那便是在先進製程生產技術,以及高端芯片良品率方面存在不足,而這正好是台積電的優勢。所以,拜登政府千方百計強迫台積電赴美建廠,是何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據外媒透露,台積電除了將設備大量運往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外,從上個月起,台積電員工便開始乘包機前往美國,最終預計會有超千名精英工程師舉家遷往鳳凰城,這些人每一個都經過精挑細選,未來將成為在台積電在美分廠的核心力量。

由此可見,不管從哪方面看,台積電都像是被政府給一股腦打包賣給了美國,而且是赤裸裸的“賤賣”。向來自詡在半導體供應鏈上佔據重要地位,其實說白了靠的就是台積電,這幾乎是島內唯一有價值的家底。但很可惜,台積電這個被稱為“護國神山”的產業龍頭,現在被美國給盯上了,可面對拜登政府的巧取豪奪,政府卻絲毫不敢反抗。

當初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非常發達,結果美國經過一番操作,直接讓日本芯片產業一落千丈,從此再也爬不起來,眼下台灣很可能會重演30年前的悲劇。過去美國是因為台灣擁有尖端半導體製造能力,所以才必須“挺台灣”,當台積電徹底紮根美國後,華盛頓就沒有這種需求了,反而會讓美國更有拋棄台灣的理由,真該好好思考,沒了台積電,我們還剩下什麼。


avatar-img
盯股牛的沙龍
16會員
58內容數
盯股牛,指引牛熊明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盯股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今年市場整體都是難熬的,無論是權益、債券還是商品。資本市場的熱點變得比電風扇轉頭還快,大類資產之間坐蹺蹺板,權益資產各板塊快速輪動,同一股票價格反复坐過山車。
近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了題為《2023年度展望:走出迷霧》的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十年轉型期持續推進,「安全至上的時代」等主題、可持續投資以及私募市場蘊藏著長期投資機會。
伴隨著美聯儲持續升息,美國地產業的麻煩開始逐漸顯現,一場類似08年雷曼危機的風暴正在醞釀。12月1日由於投資者的贖回請求激增,黑石限制了旗下規模高達1250億美元房地產投資基金BRIET(Blackstone Real Estate Income Trust)的提款。
目前,在通脹顯示降溫的情況下,美聯儲對於加息拖累經濟表現的擔憂有所上升,有意放緩加息步伐;由於擔憂借貸成本過高施壓經濟增長,其他一些央行也前後“鬆開了剎車”。今年,在經過一系列的激進加息以後,各大央行鷹派政策似乎即將走到盡頭,這也給今年飽受緊縮政策折磨的市場帶來了“一絲曙光”。
摩根士丹利日前發表《2023年宏觀經濟展望》及《2023年投資策略展望》。摩根士丹利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將走弱,通脹下降,加息結束,美國將勉強躲過經濟衰退,歐洲經濟將陷入收縮,亞洲則會呈現增長萌芽;同時預計2023年債券、防禦性股票和新興市場將有上行空間。
2022只剩下不到一個月了,今年市場整體都是難熬的,無論是權益、債券還是商品。資本市場的熱點變得比電風扇轉頭還快,大類資產之間坐蹺蹺板,權益資產各板塊快速輪動,同一股票價格反复坐過山車。
近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了題為《2023年度展望:走出迷霧》的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十年轉型期持續推進,「安全至上的時代」等主題、可持續投資以及私募市場蘊藏著長期投資機會。
伴隨著美聯儲持續升息,美國地產業的麻煩開始逐漸顯現,一場類似08年雷曼危機的風暴正在醞釀。12月1日由於投資者的贖回請求激增,黑石限制了旗下規模高達1250億美元房地產投資基金BRIET(Blackstone Real Estate Income Trust)的提款。
目前,在通脹顯示降溫的情況下,美聯儲對於加息拖累經濟表現的擔憂有所上升,有意放緩加息步伐;由於擔憂借貸成本過高施壓經濟增長,其他一些央行也前後“鬆開了剎車”。今年,在經過一系列的激進加息以後,各大央行鷹派政策似乎即將走到盡頭,這也給今年飽受緊縮政策折磨的市場帶來了“一絲曙光”。
摩根士丹利日前發表《2023年宏觀經濟展望》及《2023年投資策略展望》。摩根士丹利預期,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將走弱,通脹下降,加息結束,美國將勉強躲過經濟衰退,歐洲經濟將陷入收縮,亞洲則會呈現增長萌芽;同時預計2023年債券、防禦性股票和新興市場將有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