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因為工作關係外出上課,剛好最近在書裡《最高學習法》看到關於聽演講或聽課的情境說明如下。

我們來想想下列情境:

打開電視,找個「有人在說話」的節目,同時打開收音機,轉到某個有人在談話的節目,目標是同時聽懂電視和收音機的人各自在說什麼。

相信只要嘗試後,就會發現自己辦不到,如果要聽懂電視的人的話,必須忽略收音機的聲音才辦得到,或者會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在兩種聲音之間「跳接」,科學家將這種實驗稱為「雙耳分聽」,它證明我們雖然可以同時聆聽很多人說話,但同一時間只能真正理解一個人的說話內容。

如果將上述情境略做調整,同時聆聽有人在說話的電視節目,同時打開一本書,翻到不太熟悉的一頁,同時一邊聽電視節目,一邊默讀這本書,目標是同時理解這兩串訊息。

這次嘗試後一樣會發現,我們無法一邊理解閱讀內容,一邊聽懂別人在說的話。

從書裡學到上述論點後,恰巧要參與一場課程,決定立刻加以應用,並得到下列心得:

1.專心聆聽,不要急著抄寫筆記

這次上課我應用了書裡的方法,不再急著抄寫主講人的口述內容,儘量專心聽主講人在說什麼,我發現這樣反而能不知不覺記下一些資訊,尤其是重複提及多次的部分,即使聽完課後仍無法完全理解,也能藉由事後細看投影片內容補足。而且我相信專心聆聽後再去看投影片內容,會幫助自己更有效地吸收。

2.投影片資訊過多,無法幫助理解資訊

這次課程主講人做了充分準備,提供十分詳盡的投影片內容,雖然資訊豐富,實際上我在聽課時,反而覺得一次湧入太多資訊無法吸收,而聽完全部內容後,也只是模模糊糊知道一些反覆強調的重點和大方向而已。這部分亦能提醒我,若身為講師、報告者,投影片的內容著重在要傳達的重點和結論,而細節就留待口述時再說明即可。

下次遇到聽演說、講課或訓練課程的機會,試試把注意力鎖定在演講者身上吧!專心地聆聽對方說的,事後再詳細閱讀內容,反而事半功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ire的沙龍
40會員
185內容數
clair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想起還沒完成的拼圖 剩下的幾片都是很相似的圖案 原以為會苦思許久 沒想到 一個個拾起 無需按圖索驥 自然就知道該放在哪 然後啪的一下 剛好吻合 這是一副海洋的拼圖 看著巨大的藍色鯨魚 突然想畫下來 想著會不會不知怎麼下筆 沒想到拿起筆後自然地動起來 腦袋空空的 只有
Thumbnail
2025/05/03
想起還沒完成的拼圖 剩下的幾片都是很相似的圖案 原以為會苦思許久 沒想到 一個個拾起 無需按圖索驥 自然就知道該放在哪 然後啪的一下 剛好吻合 這是一副海洋的拼圖 看著巨大的藍色鯨魚 突然想畫下來 想著會不會不知怎麼下筆 沒想到拿起筆後自然地動起來 腦袋空空的 只有
Thumbnail
2025/04/17
已經忘了何時開始 每天會寫些東西 沒有特別想些什麼 沒有特定的主題
Thumbnail
2025/04/17
已經忘了何時開始 每天會寫些東西 沒有特別想些什麼 沒有特定的主題
Thumbnail
2025/04/13
記得在看漫畫時 就很好奇真冬聽到的音樂感受的悸動是什麼 而電影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 旋律和歌聲響起 看著歌詞和畫面 回想這個故事 真的充滿雞皮疙瘩和滿滿的感動 謝謝創作出這個故事的一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r4cAGslw
2025/04/13
記得在看漫畫時 就很好奇真冬聽到的音樂感受的悸動是什麼 而電影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 旋律和歌聲響起 看著歌詞和畫面 回想這個故事 真的充滿雞皮疙瘩和滿滿的感動 謝謝創作出這個故事的一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r4cAGslw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