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關係(二)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在關係之中,除了自己,沒有別人

就關係而言,只能有一個目的:「去做,並去決定你是誰。」

你並不需要一個特定的他人,來使你完全地體驗你是誰。但是沒有另一個人,你卻什麼也不是⋯⋯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在的投射,你只是將你的想法投射在那個人身上,所有關於別人的事其實都是你自己的事。

所以在關係裡的每個人都只要擔心他自己在做誰、做什麼、有什麼、要求什麼、給予什麼;自己在尋求、創造和經驗什麼。如此所有的關係都會被滿足!

『在關係之中,除了自己,沒有別人。』

~摘自「無言之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耶謝智光·原力覺醒 Yeshe Obum•The Force Awakens 的沙龍
13會員
221內容數
2024/09/1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陷入不斷重複的模式,努力卻始終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這或許並不是偶然,而是宇宙在提醒我們一個重要的真理:改變的關鍵在於內心,而非外在環境。 當相同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時,這是一個信號,提醒我們注意自己如何選擇感受,而不是被外在事件所影響。通常我們過於專注於對外在事件的反
Thumbnail
2024/09/1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否經常陷入不斷重複的模式,努力卻始終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這或許並不是偶然,而是宇宙在提醒我們一個重要的真理:改變的關鍵在於內心,而非外在環境。 當相同的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時,這是一個信號,提醒我們注意自己如何選擇感受,而不是被外在事件所影響。通常我們過於專注於對外在事件的反
Thumbnail
2024/08/07
痛苦是改變的最大催化劑之一,它有助於每個人的覺醒。 痛苦是一種因選擇和觀點而返回的情緒。在每種情況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難以忍受的臨界點,這因人而異。總是有辦法擺脫痛苦的。現成的工具就在那裡,你只需要知道它們。 讓人格與靈魂對齊是停止一切痛苦的方法。真相是:此刻是完美的!如果你認為並相
Thumbnail
2024/08/07
痛苦是改變的最大催化劑之一,它有助於每個人的覺醒。 痛苦是一種因選擇和觀點而返回的情緒。在每種情況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難以忍受的臨界點,這因人而異。總是有辦法擺脫痛苦的。現成的工具就在那裡,你只需要知道它們。 讓人格與靈魂對齊是停止一切痛苦的方法。真相是:此刻是完美的!如果你認為並相
Thumbnail
2024/07/30
意圖是打開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鑰匙。 有了意圖,就能讓你的靈魂運轉起來,而不需要安排一個特別的計劃。 當冥想時,你正在設定感恩與服務的意圖。 你是唯一能為自己設定意圖的人。 此刻就是一切,當下的此刻永遠存在! 設定你的意圖,把當下看作是完美的,這完全有可能! 請深呼吸
Thumbnail
2024/07/30
意圖是打開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鑰匙。 有了意圖,就能讓你的靈魂運轉起來,而不需要安排一個特別的計劃。 當冥想時,你正在設定感恩與服務的意圖。 你是唯一能為自己設定意圖的人。 此刻就是一切,當下的此刻永遠存在! 設定你的意圖,把當下看作是完美的,這完全有可能! 請深呼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後來發現,我身邊的朋友似乎都很少獨處,也不知道怎麼去享受這類的時光。 但我並不想當誰的學習夥伴,或沒有執照的人生導師。不適合再相處的人,與其念在多年的友誼,消耗自己的精力去陪伴,不如果斷說掰掰。 「把善意和同情留給自己吧!」 當我學會跳脫出所有關係帶來的設限,很多關係便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
Thumbnail
後來發現,我身邊的朋友似乎都很少獨處,也不知道怎麼去享受這類的時光。 但我並不想當誰的學習夥伴,或沒有執照的人生導師。不適合再相處的人,與其念在多年的友誼,消耗自己的精力去陪伴,不如果斷說掰掰。 「把善意和同情留給自己吧!」 當我學會跳脫出所有關係帶來的設限,很多關係便沒有想像中那麼重要。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好像越來越多人會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 ​疫情下的長期隔離也許是因素之一,但自從去年我開始使用社群後(以前都沒用FB,IG的邊緣人),我覺得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似乎也很有關係。 網路的去中心化架構鼓勵了「個人表達」,加上個人社群媒體的興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當成新的中心點,把我們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為了生存的腦袋,如果把「團體」才視為安全感,那當你獨處時,或許它不過是燃起了你「落單」的恐懼與擔憂,試著激起你的危機意識 你能理解嗎?
Thumbnail
為了生存的腦袋,如果把「團體」才視為安全感,那當你獨處時,或許它不過是燃起了你「落單」的恐懼與擔憂,試著激起你的危機意識 你能理解嗎?
Thumbnail
絕對單獨的人,不會感到寂寞。 寂寞的原因,是因為心中仍帶著別人。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這個別人即便此刻就在我們身邊,寂寞的感覺仍不會消退。 寂寞或許會隱身一小段時間,然後便會再度現形。 因為寂寞從來與他人無關,寂寞是心的問題。 為什麼心會感到寂寞呢? 寂寞通常與空虛連接在一起,空虛因
Thumbnail
絕對單獨的人,不會感到寂寞。 寂寞的原因,是因為心中仍帶著別人。 然而實際的情況是,這個別人即便此刻就在我們身邊,寂寞的感覺仍不會消退。 寂寞或許會隱身一小段時間,然後便會再度現形。 因為寂寞從來與他人無關,寂寞是心的問題。 為什麼心會感到寂寞呢? 寂寞通常與空虛連接在一起,空虛因
Thumbnail
我喜歡做自己,但只要環境包含我在內超過一人以上,我就無法做自己。所以我喜歡孤獨,因為只有孤獨我才可以做自己。 這並不是什麼社交恐懼症,因為要對付社交我也還是可以,也不感覺恐懼,只是比起一群人,我更喜歡一個人。 孤獨是我的選擇,是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脾性之後所做出的選擇;並不是被迫與現實妥協後的決定。
Thumbnail
我喜歡做自己,但只要環境包含我在內超過一人以上,我就無法做自己。所以我喜歡孤獨,因為只有孤獨我才可以做自己。 這並不是什麼社交恐懼症,因為要對付社交我也還是可以,也不感覺恐懼,只是比起一群人,我更喜歡一個人。 孤獨是我的選擇,是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脾性之後所做出的選擇;並不是被迫與現實妥協後的決定。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伴你,只有你自己。 大學時期都是團體生活,所以習慣做什麼身邊都有朋友一起,但大學畢業後,大家各自奔飛,各自開始找工作、面試、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事…,這些過程都是一個人要去面對,亦或是假日想約朋友但因為彼此距離稍遠而無法常見面,突然開始意識到原來現在的我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 一個人其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一直陪伴你,只有你自己。 大學時期都是團體生活,所以習慣做什麼身邊都有朋友一起,但大學畢業後,大家各自奔飛,各自開始找工作、面試、適應新環境、認識新同事…,這些過程都是一個人要去面對,亦或是假日想約朋友但因為彼此距離稍遠而無法常見面,突然開始意識到原來現在的我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 一個人其
Thumbnail
若內在清明,身在人群也能獨處; 若忽視自己,即使獨處也如在人群。 你會獨處嗎?獨處並非整個空間只有你一人就叫做獨處喔。若是你單獨一人,腦中卻充滿了各種人的聲音,沒有和自己待在一起,一直想著「喔不知道他會怎麼看?」、「她一定會反對的吧。」、「他們說我怎樣怎樣」沉浸在跟腦中的假想對象對話,那並不是真正的
Thumbnail
若內在清明,身在人群也能獨處; 若忽視自己,即使獨處也如在人群。 你會獨處嗎?獨處並非整個空間只有你一人就叫做獨處喔。若是你單獨一人,腦中卻充滿了各種人的聲音,沒有和自己待在一起,一直想著「喔不知道他會怎麼看?」、「她一定會反對的吧。」、「他們說我怎樣怎樣」沉浸在跟腦中的假想對象對話,那並不是真正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