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首詩〈我姊姊住台北〉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早上難得有空閒,坐在客廳隨興划著手機,常點閱的粉絲專頁跳出一首詩,詩名叫做:〈我姊姊住台北〉
「我有個姊姊,她住在臺北十年了
她很忙,所以臺北也很忙
她冷的時候,臺北總是全台最低溫
她深夜加班,臺北的燈也沒熄過
姊姊打電話回鄉下 只說想家
此刻的天空時不時,掠過飛機一架
姊姊常常讓我去找她
在她眼裡,我是移動式的家鄉 
姊姊跟臺北緊緊相擁,漸漸地
我在她身上能看見高速穿梭的線條
我若將手電筒照她身上
牆上投影的是一零一大樓
她很常下雨、說挫折並不容易晾乾
她躺下會成為一座盆地
她有很多小巷,並認為迷路是種美學
她如果笑了,臺北某處的行道樹一定開花 
我姊姊住臺北 一個人
冬天的夜晚,姊姊會摘下弦月
輕輕刮除整座城市寂寞的細節
打電話給我的時候
我的窗外,彷彿就飄下雪花 」
作者是周盈秀,連結如下:http://eslite.me/4qaclm
我也住台北,我沒那麼悲慘,我只在下雨時想像詩意,天冷的時候,圍繞身邊的孩子都是小暖爐,為我驅趕寒氣。
剛到台北時,我也不太習慣台北的快節奏,但現在已喜歡上這不拖泥帶水的步調。
剛到台北時,我也不太習慣台北人的冷淡相處模式,但現在則喜歡上這互不干擾的禮貌。
剛到台北時,我也不太習慣台北的車水馬龍,但現在也喜歡上這四通八達的方便。
台北盆地夏天像個悶鍋,冬天卻陰雨綿綿,太陽不常露臉,因此夏天很熱、冬天很冷,春與秋才是最宜居的時節。
春天陽明山繁花盛開,秋天欒樹行道樹變化顏色,冷時、熱時就努力盼望下一季的來臨,心情不必隨之起伏。
年輕時很怕聽到「城裡的月光」,還當自己是遊子的我,每次聽都掉淚,懷念故鄉的陳舊、故鄉的落伍及故鄉的不方便,一方土養一方人,台北只是因工作地點不得不屈就的地方。
後來結了婚、買了房,生了三個小孩,也就紮紮實實地落地生根,住址成了戶籍,我成了台北人,住在那個被叫做天龍國的地方。
不知不覺我也變成了家鄉人口中的台北人,但仍期許自己要有溫度、不忘本,骨子裡永遠還是個純真的鄉下孩子。
自製的陶藝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一大清早,全部的家人都在睡覺,連在六點早起「開正」(註)的婆婆也鑽回被窩睡回籠覺,我一個人走進廚房,準備煎婆婆自己手工製作的蘿蔔糕當早餐,也準備煮壺桔餅加中藥浸漬的佛手瓜當茶飲,給輕微咳嗽的老公喝。 老公才坐定,婆婆就走了進來,劈頭就下指令:「煎『幾瓜』蘿蔔糕給XX吃」,其實我早已煎好蘿蔔糕,只是
好友專程南下,排了三小時的隊,送給我一盒名聞遐邇的彰化不二坊蛋黃酥。 今天早上就直接當早餐開吃,先拿到烤箱簡單復熱5分鐘,一口咬下,皮很薄,一層不甜膩的棗泥(?)包裹著一整顆的鹹蛋黃,鹹甜共野不互搶風頭,口感順口不會太乾燥,香氣在嘴中久久不散,仔細咀嚼偶爾還會冒出顆粒感的芝麻香,整體可感受到豐富油脂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自從家裡都裝設了有線電視,頻道的選擇權多了,幾乎都很少收看無線台的節目,但不識字的婆婆北上同住時,她只聽得懂台語,才有機會將頻道切換到傳統的老三台、公視台語台及大愛電視台。 陪婆婆看電視時,意外發現公視台有不少台語發音的好節目,其中就屬「Hi Hi導覽先生」最得我心。 每次企畫部門都會邀來各行各業的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前些日子在某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一群明星跟著職人學習用竹子建造獨木舟。 建造過程很繁瑣,不過最有趣的是,當獨木舟建造完成,一行人先舉行了下水之前的破瓶儀式,倣效船舶下水之前,會拿香檳酒瓶敲船頭的儀式,他們改用罐裝可樂,先搖晃,利用噴灑出來的氣泡,敬天、敬地、敬河川及謝謝自己。 職人還進一步解釋破瓶儀式
初一大清早,全部的家人都在睡覺,連在六點早起「開正」(註)的婆婆也鑽回被窩睡回籠覺,我一個人走進廚房,準備煎婆婆自己手工製作的蘿蔔糕當早餐,也準備煮壺桔餅加中藥浸漬的佛手瓜當茶飲,給輕微咳嗽的老公喝。 老公才坐定,婆婆就走了進來,劈頭就下指令:「煎『幾瓜』蘿蔔糕給XX吃」,其實我早已煎好蘿蔔糕,只是
好友專程南下,排了三小時的隊,送給我一盒名聞遐邇的彰化不二坊蛋黃酥。 今天早上就直接當早餐開吃,先拿到烤箱簡單復熱5分鐘,一口咬下,皮很薄,一層不甜膩的棗泥(?)包裹著一整顆的鹹蛋黃,鹹甜共野不互搶風頭,口感順口不會太乾燥,香氣在嘴中久久不散,仔細咀嚼偶爾還會冒出顆粒感的芝麻香,整體可感受到豐富油脂
夫家很重視年節祭祖,供桌上一定要有12道菜,但白飯、粽子、蘿蔔糕和水果等都不計入12道中,神明廳拜祖先的同時,樓下客廳還要拜地基主,也要6道菜,菜色可重複,還要記得用小碗公盛一碗白飯,準備一雙筷子。 記得只有第一年剛嫁入門,是由婆婆掌廚,我在一旁幫忙,後來她發現我的廚藝還可以,第二年開始,有些菜就換
自從家裡都裝設了有線電視,頻道的選擇權多了,幾乎都很少收看無線台的節目,但不識字的婆婆北上同住時,她只聽得懂台語,才有機會將頻道切換到傳統的老三台、公視台語台及大愛電視台。 陪婆婆看電視時,意外發現公視台有不少台語發音的好節目,其中就屬「Hi Hi導覽先生」最得我心。 每次企畫部門都會邀來各行各業的
多年前曾帶學生至澳洲布里斯本遊學,某日安排了博物館校外教學,當地的遊客知道我們來自台灣,立刻與我們分享在台觀光的美好經驗,尤其是對故宮的館藏讚不絶口,但我們的學生卻無法回應,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沒去過,只靠我們兩位老師勉強可以與之互動。 我常和著家人到故宮看展,但也僅限購票性質的特展,主題大都是來自海
前些日子在某個電視節目中,看到一群明星跟著職人學習用竹子建造獨木舟。 建造過程很繁瑣,不過最有趣的是,當獨木舟建造完成,一行人先舉行了下水之前的破瓶儀式,倣效船舶下水之前,會拿香檳酒瓶敲船頭的儀式,他們改用罐裝可樂,先搖晃,利用噴灑出來的氣泡,敬天、敬地、敬河川及謝謝自己。 職人還進一步解釋破瓶儀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人幾乎離不開手機上的APP。現代年輕人超夯的TikTok(抖音的海外版)短影片平台,不論未來是被完全禁止使用或被美國某富豪所併購,一直是近日熱門新聞。藉由今日CNN最新報導,幫助上班族學習parent company,deal,board, remark,sponsor五個TOEIC必考詞彙。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南部地震的關係,YouTube推薦了異色檔案談論這本書的影片給我,平常不太接觸玄學的我居然也被點燃好奇心,就衝去誠品將這本書買下,也在當天晚上就一口氣把它看完。
Thumbnail
【18本關於「大掃除/整理/收納/斷捨離/清理」的書】 農曆新年/春節倒數計時! 在大掃除之前,建議不妨先看看這些書,了解自己的整理需求、收納性格。
Thumbnail
閱讀是成功的關鍵,但單純閱讀不足以帶來成功。成功人士會設定閱讀目標,並將知識應用於實踐。本文以一位朋友的例子說明,持續閱讀並將其應用於寫作,最終提升了寫作能力,並開創副業。作者建議讀者實踐「22戰略」,每天花兩小時閱讀和寫作,以提升自身能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難得的坐在房間的書桌回信給阿另,寫到了後段聽見了窗外的雨聲,但沒有李斯特的極端,今日版的雨情人稍顯秀氣,還是這只是個樸素的楔子,隨後就是野獸派? 我不想知道答案,也不想刻意等待。 這樣的被動關心才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安,自己平靜了,外在的環流就不至於太叛逆。其實心境上的艱難也持續了一段很
2024/07/23 台灣迎來了熟悉的夏季颱風,23:44 打開氣密窗,靜靜的看著灰色的台北,我蜷縮在椅子上,點起一根菸,嘴角竟然往上揚了幾度,恍惚之間,我忘了原來台北可以這麼安靜,滴答滴答,規律的雨聲,讓我癡迷了許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竹君看著姊姊身上的傷痕,心疼又自責。 「別哭了,我們回家吧!」 竹音穿起制服,「妳…妳不生氣?」 「氣什麼?錯不在妳,都是那些混單不好,也是我不好。」竹君悶悶道。 「不,竹君最好了。我最喜歡竹君了。」 「姊姊,妳想跟我上台北嗎?我…我不想唸書了,剛好台北在找收特技演員,我想去
Thumbnail
這篇內容與你分享我看到哪些不錯的設計、AI 相關內容,像是我最近有看到 OpenAI 官方分享的 Prompt 教學,由官方分享絕對實用,另外也看到一篇創作者分享自己的一手印刷廠推薦心得,這真的非常難得,除了很多人會私藏外,要花心力整理也很不容易。
Thumbnail
現代人幾乎離不開手機上的APP。現代年輕人超夯的TikTok(抖音的海外版)短影片平台,不論未來是被完全禁止使用或被美國某富豪所併購,一直是近日熱門新聞。藉由今日CNN最新報導,幫助上班族學習parent company,deal,board, remark,sponsor五個TOEIC必考詞彙。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南部地震的關係,YouTube推薦了異色檔案談論這本書的影片給我,平常不太接觸玄學的我居然也被點燃好奇心,就衝去誠品將這本書買下,也在當天晚上就一口氣把它看完。
Thumbnail
【18本關於「大掃除/整理/收納/斷捨離/清理」的書】 農曆新年/春節倒數計時! 在大掃除之前,建議不妨先看看這些書,了解自己的整理需求、收納性格。
Thumbnail
閱讀是成功的關鍵,但單純閱讀不足以帶來成功。成功人士會設定閱讀目標,並將知識應用於實踐。本文以一位朋友的例子說明,持續閱讀並將其應用於寫作,最終提升了寫作能力,並開創副業。作者建議讀者實踐「22戰略」,每天花兩小時閱讀和寫作,以提升自身能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回顧了2001年至2013年間,作者在臺北的租屋生活,描述了搬家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從充滿回憶的板橋老公寓,到擁擠的景美小雅房,最後與女房東共處的溫馨日子,這段北漂經歷塑造了作者的成長與回憶。在這些故事中,作者不僅分享了生活環境的變遷。這段時光成為保存在心中的回憶,也是一種珍貴的生活體驗。
Thumbnail
難得的坐在房間的書桌回信給阿另,寫到了後段聽見了窗外的雨聲,但沒有李斯特的極端,今日版的雨情人稍顯秀氣,還是這只是個樸素的楔子,隨後就是野獸派? 我不想知道答案,也不想刻意等待。 這樣的被動關心才能帶來心境上的平安,自己平靜了,外在的環流就不至於太叛逆。其實心境上的艱難也持續了一段很
2024/07/23 台灣迎來了熟悉的夏季颱風,23:44 打開氣密窗,靜靜的看著灰色的台北,我蜷縮在椅子上,點起一根菸,嘴角竟然往上揚了幾度,恍惚之間,我忘了原來台北可以這麼安靜,滴答滴答,規律的雨聲,讓我癡迷了許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竹君看著姊姊身上的傷痕,心疼又自責。 「別哭了,我們回家吧!」 竹音穿起制服,「妳…妳不生氣?」 「氣什麼?錯不在妳,都是那些混單不好,也是我不好。」竹君悶悶道。 「不,竹君最好了。我最喜歡竹君了。」 「姊姊,妳想跟我上台北嗎?我…我不想唸書了,剛好台北在找收特技演員,我想去
Thumbnail
這篇內容與你分享我看到哪些不錯的設計、AI 相關內容,像是我最近有看到 OpenAI 官方分享的 Prompt 教學,由官方分享絕對實用,另外也看到一篇創作者分享自己的一手印刷廠推薦心得,這真的非常難得,除了很多人會私藏外,要花心力整理也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