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見得是有了想法才開始下筆的,有時候,反而是透過寫作而產生想法,或者有些模糊曖昧的思緒,經過文字具象化的過程,更加釐清觀念,寫作,是我外掛記憶體。
這週又是上沖下洗的幾天,來到週末,感到異常的疲憊,過去這週都做了甚麼事情呢?
跑步最難的是綁上鞋帶
週日在健身房的跑步機跑了兩個小時,我也還滿佩服我自己的,之前這樣的長距離訓練,我通常都在河濱來執行,今年簽了健身房的合約,開始在跑步機上訓練,發現有許多的優點:
- 不受天候影響
- 週邊環境很方便,比方說跑完馬上可以一旁伸展,淋浴間就在旁邊
- 跑步機上的電視,可以分散注意力,讓自己暫時忘卻身體訓練時的痛苦感受
- 舒服地開車到健身房,不須徒步穿越車水馬龍,才能在河濱開跑
這些小小的因子,大大的減少訓練前的抗拒心理,就像是擺脫了地心引力,火箭就能夠高飛,通過了綁鞋帶的障礙,剩下的就容易了。
週日的燈會之行,青少年的心情並不美麗,還好一根霜淇淋搞定
Manager of Managers
為三月底即將前來拜訪的荷蘭長官預作準備,週一出差台南,討論三月份的議題,會前會的概念,與部門同事差旅過程中,發散式的互動,有別於會議室討論的收穫,但會不會是我一廂情願,同仁並不以為然呢?
我也不算是新手經理人,然而過去近兩年,成為所謂的「經理人的經理」,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身為主管,我照顧到了員工嗎?我是「利用」員工達到組織目標,還是真心當同仁是一個人來關懷?報名參加了公司的教練計畫,授課的講師,當年我在趨勢科技就上過他的EQ課,他原本是IBM一個事業部的總經理,年過五十才重新回校園拿到心理碩士學位,我是沒有這樣的決心與勇氣,我但願能夠在內部訓練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在經理人的位置上,善用所學,利己益人。
回顧以往,有甚麼自己感到驕傲的呢?感覺變得更有自信,其實,自信並不來自於做得很好,相反的,我犯了很多錯誤,我對自己沒有因此自暴自棄,感到驕傲,明明做得不好,自感良的驕傲,難道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嗎?或許吧,但我總覺得那也比一蹶不振來的好,工作上面臨了不同以往的挑戰,壓力影響了情緒與生活,我堅持自己的日常,運動、寫字。
不是因為快樂而跳舞,是因為跳舞而快樂
最近倒是因為心靜不下來書讀得少了,我突然想起一個說法:「人們不因快樂而跳舞,人因為跳舞而快樂」,我是因為靜不下心而沒讀書?或是因為不讀書而靜不下心呢?過完農曆年,讀書會默默地停擺,我們從來沒有決定要停止讀書會,也沒有決定要重新開始,沒有決定,也是一種決定,也許我可以詢問大家,說不定仍能重振旗鼓。
贏了一場戰役,輸了整場戰爭
星期五新竹辦公室的會議,開得並不愉快,先是到了會議室,與會同事還問我這是線上會議嗎?我特地由台北南下,想要面對面的溝通,其中一位同事竟在家工作,說他平常就是週五在家上班,我當下沒說,我平常也週五在家上班,會議還沒開始,起手式就先築起了一道牆,接下來的討論,又從我想像的尋求支援變成相互攻防,對方揚言不會支持我云云,當下心中OS:「爺可不是被嚇大的」,現在回想,我的戰鬥模式輕易的就被挑動了起來了啊,回到台北,我仍忿忿不平地想要「打」回去,坐在電腦前,開始編寫如何攻堅的電子郵件,我把收件人先刪除了,就怕自己不小心就發了出去,因為聽過一種說法,盛怒之下,不要寄出電子郵件,雖然當下我有一百個理由,一定要寄出這封攻擊性的電子郵件,但我告訴自己,先放在草稿,第二天再決定是否寄出去不遲,果然,第二天,怒氣稍退,我想到,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後果的問題,即使我說的都是百分百的事實,但我是為了洩憤還是想要解決問題?這樣的郵件,達到我的目的嗎?教授說《孫子兵法》,提到「勝利」可以分成「勝」與「利」,勝了對方,未必有利大局,我在不必要的戰場勝了,又對誰有好處呢?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事情已經夠多了,不要再另闢戰場才是,贏了一場戰役,輸了整場戰爭就不值得了,阿Q想法也是可以繼續派上用場,「爺不是怕事,爺是不想惹事」。
躬逢其盛
出差順便訪友,剛到職的同事,是我前同事的前同事,跟我一樣都是從美商到了歐商,從金融產業來到了製造業,我們都曾一度懷疑,這家公司是不是搞錯了甚麼?進來公司以後,了解到她多元開放的企業文化,也就不意外了,而能夠在半導體業的浪頭之上,躬逢其盛,我也深感幸運。
這個週六是補班日,我很幸運不必補班,可以好好休息,養精蓄銳,下週繼續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