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記|回台北的第一天 🎧

散記|回台北的第一天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The Blossoming of Dreams -- 跨域歷程記錄]

週六晚上10:30左右抵達台北…結束13天的夏令營活動。

回台北的第一個早晨,沒了公雞啼聲,是晨光喚醒公寓裡的我。早起練練新學的混元太極,不多,只想持續好的習慣,知道被綠山好景寵壞的我,正與鋼筋水泥環境抗衡。陪老媽走走廟宇,謝謝眾神保佑,順利結束活動一路平安回到台北。

走在熟悉街道上,想起民宿女主人說我們走了後會感到失落,現在的我已能暸解。騎樓下傳來的噪音,有工人正在施工,將高低不平的地面磁磚挖起來,像要重鋪一個新地面。旅人在台灣穿梭騎樓,時常被絆倒,為了居民需求,設施有了人性化的改變,這是文明。大夥聚居一起,然後有市集、超商,有公車、學校,有各式各樣小店面。市場裡的蔬果,也因為大家的需要而來,我們學會怎麼殺價,怎麼選最甜的水果,卻鮮少關心它們生長的源頭。慢慢我們輕忽了最根本的開始,而執著在不如預期的結果。

扭傷的腳還沒痊癒,發現指夾內的瘀血尚未結塊,終於放血出來,脹痛感沒了,好很多。不知道這些不適還得維持多久,這些天仍要多小心一些。為了不讓大行李傷腳,回淡水時,我叫了一輛計程車,聽說油價漲得要多加30元。回台北感覺到大家生活的壓力與辛苦,那麼,山上他們的生活真能如我所見如此平靜安祥?

他們不需要週末才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用完吃完當天的餐食,把剩餘的分享給別人,彼此交換可用的物品,到彼此家中拜訪喝茶,作為一天工作後的餘興節目。當然,由於住家分散與資源缺乏凡事得自己來,像下午才吃的客家肉羹湯與愛玉,如米苔目和竹筒飯,這些在講求速度的都市生活中很難並存。留意追本溯源的我,衝撞著以往習以為常的事物。洗好澡等看活動相片回味,躺在舒適床上,還沒吹乾髮,昏睡將近六小時…(醒來時頭髮都乾了)。



avatar-img
:希浠 刹那之間:
142會員
357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學習,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與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謝謝您來訪與關注支持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迎接嶄新的2025,CC在方格子寫作貼文也屆滿二週年,謝謝新舊格友們兩年來的支持與鼓勵,在此回顧並與大家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邁入新一年更多精彩與豐富~🌟。
歌曲美在尾聲後,餘韻繚繞,不絕於耳,生命的完成何嘗也不是如此。
那天朋友說的畫面很美:像爬一道會消失的梯子,踩過每一步的梯都在消失,只能好好往上爬。
隨著迎接嶄新的2025,CC在方格子寫作貼文也屆滿二週年,謝謝新舊格友們兩年來的支持與鼓勵,在此回顧並與大家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邁入新一年更多精彩與豐富~🌟。
歌曲美在尾聲後,餘韻繚繞,不絕於耳,生命的完成何嘗也不是如此。
那天朋友說的畫面很美:像爬一道會消失的梯子,踩過每一步的梯都在消失,只能好好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