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Let's爵士鼓

15公開內容

摘要學習爵士鼓期間各樣的Q&A、閱聽爵士鼓相關訊息和參考的音樂影片。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YH.CC
W36-37/學爵士鼓肯定不是單純「會打鼓」而已。在以往對我而言泛指「吵雜」的節奏樂曲中,現在更能欣賞似「點狀」般的音符,聽大鳴大放的磅礴樂種,竟也多一道欣賞幽微樂曲音色的聽覺耳朵。
Thumbnail
恭喜您8個月後已經一路打到"開合鈸雙手交替"了(以前我們叫做Disco節奏),也將由搖滾往舞曲節奏前進,之後就剩下Waltz、Tango、Rumba、Cha Cha,應該快要可以出師獻藝囉! "古琴"這還真是我沒看過、也沒現場聽過的樂器,我妹妹以前學古箏,她說古琴就是一個很像古箏的撥弦樂器,而梅花三弄原先是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古箏曲,之後也有改編成鋼琴、琵琶曲,最後她說:古琴是聽意境的,你聽不下去啦😦...,就如同Google所言:「"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覆演奏三次,這種反覆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撓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樂曲,藉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嗯...確實很難體會,而且古琴彈的泛音很多(跟吉他、古箏、提琴類比較),感覺要在適合的環境與適當的心情下聽才能體會出意境,還是聽這首"梅花三弄"好了! 演唱:姜育恒 《梅花烙》主题曲 作詞:瓊瑤 作曲:陳志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KNkwHK-XSY 古箏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jqaCKRXtY 回來主題😁,「16分音符碎音響聲後逐漸加入小鼓與大鼓重音,在反覆的節奏區間裡鼓組的音色變化呈現張力,賦予聲響一種空間感」,您這句話把此類節奏形容的非常貼切!這種16分音符的快節奏在70-80年代可是Disco舞曲的基本配備喔! Tiffany/1987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Q3mHyzn78 Drum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hOT_JqShQw Kylie Minogue/1988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_TvpBwSZDM Drum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J5ac-5LaE 後來Speed Metal開啟了搖滾的快速節奏,90年代再由Grunge搖滾接棒,Foo Fighters樂團是由天團Nirvana樂團的鼓手Dave創建及主唱,文章中這兩首歌曲的爵士鼓和Annalia演奏也都蠻精彩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WKbfoikeg
avatar-avatar
YH.CC
發佈於
隨著迎接嶄新的2025,CC在方格子寫作貼文也屆滿二週年,謝謝新舊格友們兩年來的支持與鼓勵,在此回顧並與大家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邁入新一年更多精彩與豐富~🌟。
Thumbnail
Happy New Year 2025
avatar-avatar
YH.CC
W34-35/餐後用音樂與歌聲回饋犒賞主人的美酒佳餚,大家各唱各的自由調,也是美好的歡樂記憶~。
Thumbnail
妳聖誕樹有出來筋骨伸展了嗎? 懷念前年我們一起聖誕團聚美好時光~~
avatar-avatar
YH.CC
Week31-33/敲擊爵士鼓組時,在一陣手腳肢體不夠穩定打擊與趕不上拍子速度的混亂中,重複練到在最對時間點撞擊合拍,會像與好友同時間說出同一句話或一樣的想法那般默契擊掌「High Five」!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avatar
YH.CC
Week29-30/切分音是指把強拍的重音轉移到弱拍,或者在弱拍的部分加入強調,製造一種「推拉」的感覺,增加節奏的張力。
Thumbnail
切分音確實不好抓
avatar-avatar
YH.CC
Week25-28/以身體為核心在雙腳與雙手之間轉換動能,這當中有重心與動能的細膩轉換,鼓手經過多次練習才能成為反射動作與肌肉記憶,猶如舞者熟記舞步。
Thumbnail
打鼓就是帥^_^ 好久不見CC ~~
avatar-avatar
YH.CC
Week23-24/在一樣時間區段裡面發生的「音符」變化越多,對我而言的速度相對變慢,或許是更多「音符」與「拍號」吸引我注意,多加一份心思在時間曲段裡,讓我感覺因爲變得豐富而相對放慢,讓我想起看過的兩部影集,也在與時間追趕的擊鼓練習中,提供我觀看時間的另一種視角,與另一番感受時間的深刻體驗。
Thumbnail
時間的玄秘 [節奏打點]這個標題還真有奇幻風,時間本身就很虛幻和玄密,就像愛因斯坦的學說到現在我也搞不懂一樣,而節奏打點卻又對我如此的實體和熟悉(我天天都在聽各式音樂的節奏打點),那究竟時間要如何跟節奏合為一體?然後透過黑鏡又把一體變為"三體"呢?加上淡定老師的淡定解說,於是這篇文章「到底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民視挑戰新聞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jUeB3ATtzA 仔細閱讀文章後才發現原來是:「在與時間追趕的擊鼓練習中,節奏打點練習提供我觀看時間的另一種視角,與另一番感受時間的深刻體驗」,算來您學爵士鼓已過了半年,也開始練習較複雜的過門及打擊中鼓、落地鼓和交替敲擊Hi-hat的練習了,愈到這個時期大鼓(右腳)的穩定性就愈重要,理論上一般人的右手(不是左撇子的話)反應力會優於左手,然後手的靈敏度又高於腳,所以在演奏較複雜的節奏時,右腳控制大鼓的反應力常常會慢於(或快於)雙手打擊的速度,就會造成您所說的「僅只右腳踩擊大鼓4分音符拍長四次的時間感,相較在同一小節加上左右手打擊8分與16分音符小鼓與Hi-hat的時間感會變慢,在一樣時間區段裡發生的音符變化越多,對我而言的速度相對變慢」的現象,其實解決之道只有~勤加練習,而且先要練習把大鼓的鼓點踩穩、踩對(大鼓是樂團的指揮,BASS、吉他等樂器都要跟大鼓同步,是整體的重中之重),之後加入小鼓、落地鼓時,才不會互相落拍,甚至手忙腳亂! 這位Chiara Cotugno的大鼓踩得非常穩,尤其演奏Beat It時的大鼓切分音完美搭配BASS的彈奏點(這首歌的BASS編曲好聽),當然電吉他也彈的很精采! 貝斯Sol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GkMoetGnw 另外My Sharona這首1979年的排行冠軍曲太久沒聽了,真是滿滿的節奏切分音記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r60I0u2Ng 也讓我想到節奏類似的1981年啦啦隊歌曲"Mick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CTetwQIZA 原唱是1979年Racey-Kitt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3JxiB4FLjU
avatar-avatar
YH.CC
Week21-22/究竟先前「手腕」有多偷懶,又或是手臂慣性「操勞」,一時難改...。
Thumbnail
1.謝謝你的分享 2.我也分享我的心得 :能慢才能快,不管練拳,鋼琴,和打鼓都是這樣。 2.從慢到快,從快到慢, 從見山不是山,練到見山是山😉😉😉 3.我之前打鼓覺得手很卡,結果是因為椅子高度忘記調整😅😅😅
avatar-avatar
YH.CC
Week10-20/原來爵士鼓對我而言像是繪畫技法中的點描法,而我擅長與熟悉的是線條素描,但這並不影響我去理解與欣賞一幅點描畫的美。
Thumbnail
哇!謝謝分享👏 中秋節快樂🥰
avatar-avatar
YH.CC
Week7-9/在還無法記憶鼓譜時,除了眼睛忙看鼓譜還要穩定拍速,確實手忙腳亂...
Thumbnail
一定會愈練愈好,但姿勢正確很重要,希望 CC 能練得開心又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