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浠|YH.CC-avatar-img

希浠|YH.CC

167 位追蹤者

希浠|YH.CC

167 位追蹤者
願學習為你生活帶來源源不絕的活力
avatar-img
:希浠 刹那之間:
142會員
371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以及與你分享親近藝術與人文的內容工具和相關創作。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用滑鼠在編輯軟體介面「點」出音符,以琴鍵彈奏輸入需要的樂音,一步按一步驟「踏」出一首接一首的編曲練習,這初步開始的過程覺得相當神奇有趣...
Thumbnail
續上篇,Mark真的是話太多了😁 不過電腦編曲也有很多意外亮點,像KPOP就是把電腦編曲發揮到極致的例子,以下分享幾首都有口哨聲置入,若沒用電腦編曲還真是沒有亮點! BLACKPINK-WHIST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SNgvVpWlo Trouble Mak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RAQmKUkI LABOUM-Hwi hw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ehbDMIEmnM AOA-Bingle Bang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WSnDV0MYs TXT-Sugar Rush Rid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9tKTxbgdkk SOMI-DUMB DUM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2uF3R_Ozo G-Dragon-Missing Yo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0M-Mdmz4HM ONEUS-A Song Written Easi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j4Dh-QkpA (G)I-DLE-HAN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KNXn2qCEws 最後來一首真的用吹的口哨聲之經典歌曲,在還沒有數位電腦編曲的年代,都是用樂器真的彈,真正有"人味"的口哨編曲 Guns N' Roses - Patience/1989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vgV4P6Fzc 國語歌極少數有口哨的歌曲 我愛口哨-鳳飛飛/1971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rxx3Q70uJ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VY7ruVKDg 原唱I Love to Whistle-Fats Waller/1938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XNIwL50X_s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謝謝馬克先生分享好有活力與朝氣的口哨組曲~🎶 (好適合早晨... 怎能找到這麼多, 太威了!!) 這些KPOP裡的口哨聲相當討喜與洗腦,我聽出幾首口哨聲一樣旋律哩,也是接觸編曲後才知道原來連人聲(合聲)也有數位音源可用了。先前追劇"海岸村恰恰恰"時還不會打鼓,現在聽翻奏鼓音又更輕近好聽。我剛學的鼓編輯有各種樂風鼓組音源可使用,雖然還沒學吉他編輯,我知道有"人性化"與"亂數"可以數位擬真,也還是喜歡吉他Real Time輸入,但要彈到可以錄音品質,真得花上一番功夫練習(還是先錄然後修到天荒地老?!呵~)。前不久也在台北樂器大展看到「無弦吉他」,第一個感覺是「這… 是吉他?!」,想至少降低門檻,讓音樂更容易親近,像我能更快接觸「電腦編曲」一樣😛。   聽您分享Guns N' Roses的Patience,也又讓我想起與這首和弦曲調走勢相似的"致敬"曲--Kid Rock - Lonely Road Of Faith (先前聽您分享他們也取樣其他重金屬樂團的一些歌曲),不同風格但還是原曲好,口哨配音真像微風搖擺。鳳飛飛跟趙樹海的口哨與歌聲好搭,原曲「胖子華勒」鋼琴家的歌聲可愛,聽著聽也想模仿... 但我不太能吹口哨,會讓人想跑廁所… 呵。
多年之後等來的「來年某日再下決心重新練起,重新練練、戀戀鋼琴」很珍貴,再一回聽這首振奮人心的鋼琴樂曲,覺得親近音樂是無價且幸福的事。
Thumbnail
您學習樂器的動力果真是如此篇的關鍵字"成人終身學習"!我是那種甚麼樂器都想學然後甚麼都沒學到位的人,鋼琴小學時學,不過我總是坐不住、也無心練習,學了半年後就開心地放下鋼琴這個樂器了,直到大學有一陣子花錢找老師學"爵士鋼琴"(不是爵士樂鋼琴喔,意思是學彈一些簡單的流行歌曲的說法,不知道為何這樣講,意思就跟"爵士鼓"一樣),還分期付款買了一台電子琴來練習,但是結果也是練習不勤奮,不了了之😅...您能有「下決心重新練起,重新練練、戀戀鋼琴」的心真的很珍貴,更佩服您認真實踐「戀練鋼琴」的精神👍! Fauré的這三首鋼琴曲我沒聽過,"after a dream"第一次聽感覺很像德布西的音樂(都是法國音樂家),朦朦朧朧地讓人似睡似醒,Google才知道是描述夢者與愛人浪漫地飛翔,遠離塵世,然而夢者醒來後卻渴望回到那個神秘的夜晚,回到夢中那令人狂喜的虛幻世界...也分享Fauré的一首大提琴與鋼琴的二重奏 Gabriel Fauré: Romance, Op. 69(A 大調浪漫曲)/1984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K0AqZEtfJk 分享"台北的天空"的鋼琴演奏曲,當年學"爵士鋼琴"時聽老師彈奏後記憶深刻,很喜歡這首歌的前奏和尾奏的鋼琴編曲,陳志遠真是厲害! 台北的天空-鋼琴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WA5VMayGM 王芷蕾-台北的天空/1985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RrJY7VELU 台北的天空-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jtfSs_zU "台北的天空"是電視劇"花落春猶在"的主題曲/1985年台視播映,蘇倩宜(徐樂眉飾)是醫師蘇方正的獨生女,蘇父希望女兒出國深造,沒想到她和高爾夫球童李達明(林在培飾)熱戀竟不想出國,由於蘇父不同意婚事,倩宜一氣之下便和雕刻家黎偉傑閃電結婚,婚後不久兩人失和,小孩則因高燒傷害腦神經而造成智能不足,兩年後倩宜離婚出國深造、五年後回國,但她並未再婚,而是只願與兒子共同渡過,並設立了殘障醫療機構,專為智能不足的孩子謀福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zjbI1dyYM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23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聽馬克先生Talk學琴也有熟悉畫面呵,因為我是用薪水買了一台YAMAHA("戀練琴鍵“那篇),在救國團課程學"爵士鋼琴"(我想是與古典區隔,更多即興演奏教學),不到半年就停了😛... 才到現在的"續篇"。重新開始要花不少力氣,當我前幾週都專注在練習的挫折,竟忽略上課前後彈的是三角演奏鋼琴(沒架高琴面),這… 琴音驅動的學習力真不可小覷。 Fauré早期作品"夢後",連同您分享的大提琴與鋼琴二重奏"A大調浪漫曲",我先前都未曾留意,真是似睡朦朧。在我進一步了解,原來浪漫曲旋律是佛瑞近五十歲的作品,聽來更溫厚內斂。在"夢後"曲,我第一次接觸不受傳統調性和弦組合的指法,雙手在中音頻音程裡交替互補,等我觀察一陣子,寫完整心得...。 雖然我沒看「台北的天空」電視劇,但在當時收藏簡報剪輯影片裡,欣賞不少熟悉面孔的演員。這首編曲裡的上揚與開闊感,真會讓人記憶深刻。開始接觸編曲後,再翻回您整理的陳志遠編曲輯,肯定會有更多收穫~🎹!
這篇延續民歌五十演唱會與延伸的選歌,聚焦校園青春與愛情的主題,橫跨青澀、熱戀、離別與回望的歌曲。「時間」將這些歌曲從過去帶至現在,流經你我每一場共鳴與悸動,喚起一段段民歌旋律與記憶,在溪邊、雨裡縈繞的疊唱,那微微作響不綴的真摯與款款深情... 🎶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10/04
大合唱類的歌,總是讓人感覺到"很青春",即使已是曾經。 "第一支舞"應該是很多活動中,常被拿出來運用的歌。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8
氣泡水
再一回,走入校園,我接觸音樂學習。「工欲善其事...」,除了電腦軟體,還需盤點現有器材與還需準備的工具,這篇關於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主控鍵盤(Keyboard Controller)訊息供參。
Thumbnail
我對於你的學習力真的很佩服~~望塵莫及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6
Athena 閣樓裡的月光 謝謝Athena的勉勵,看來我是把學習當成養生美味的煲湯服用了… 🤤
這回兩幅練習嘗試擴大暈染面積,尤其荷葉花瓣大,暈染的效果很美,只是有些需顧慮的細節...
Thumbnail
Hermia -avatar-img
2025/08/23
蜻蜓真美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5
Hermia (Awww... you're so sweet) 一起美,還很可口 🤤~。
水彩練習在六月完成兩張線稿後停滯了好一陣子。雖然沒動筆畫,但欣賞照片與走訪觀音鄉蓮花季時,一直都在心中勾勒可能畫出來的模樣,直到初步完成下面的四幅水彩練習...。
Thumbnail
Kantida Lee-avatar-img
2025/08/11
張張精彩 最喜歡第二幅畫 乾淨優雅~~ 觀音鄉荷花壯觀又好玩 蓮藕冰一定要來一碗 炎熱夏天 一碗冰配賞美美荷花 真是消暑~~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2
Kantida Lee 謝謝"甜甜老師",在第二幅畫裡的每一瓣線條裡,欣賞花瓣細微方向與重量感的差別,層層交疊的"謝幕"很美,結果畫太久...(5hr🤔),好久沒畫到手酸呵。(可惜沒吃到蓮藕冰🤤,下回抽空試試!)
民歌的內容包羅萬象,許多寄語自然,也有不少點綴著童趣,從讓我們看雲去、陽光和小雨,到捉泥鰍、童年、小茉莉。這些歌曲像大自然的迴聲,隨四季更迭,在心中輕輕響起,為我們哼唱歲月的記憶。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7/28
原來那些寄語自然、也用童趣點綴的,就是民歌的特色啊?謝謝希浠提點,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我也被民歌洗腦得那麼深?😄 希浠選的民歌都好經典,好讓人懷念(有哪首是希浠的最愛嗎?),謝謝分享嘍。❤️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2
陽台觀察者 謝謝觀察者提醒呦!我也在歌曲連結的系列播放歌單裡,找到一首好聽的民歌組曲,開場白很動人,很快將它收進文末組曲了~☺️
在2025年今天,如果你聽搖滾樂,並且是硬式搖滾,肯定不會錯過英國搖滾樂團齊柏林飛船(Led Zippline)。幸運的是,帶著"硬式搖滾"耳朵走進《F1電影》戲廳的觀眾,在影片揭幕時聽到的欣喜彩蛋。
Thumbnail
週末電影夜-avatar-img
2025/07/20
我很喜歡整體的鏡頭設計!!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0
週末電影夜 第一人稱視角鏡頭好有實境效果,當影片節奏適切時,加上聲效,會像聽經典搖滾那樣令人屏息哩!
在多數由男性主導的爵士樂風格中,女性的聲音和創造力至關重要,這些女性不僅是歌手,同時挑戰性別與社會框限,在作曲、樂器演奏、編曲與音樂製作上,為後來的音樂家開闢更多可能性。這篇介紹1920年至現代爵士樂中的九位女性音樂人,在她們的音樂與故事中,間接感受到的熱情與生命力,尋著一絲創造力的靈感與啟發。
Thumbnail
這篇5000多字的長文應該可以算是介紹女性爵士樂的導論,因為爵士樂是我較不熟悉、較不常聽的音樂,所以這九位我只知道小野麗莎及聽過她的歌曲,其他人我都是第一次認識,這篇文章也讓我知道更多爵士樂的故事👍。 文章中涵蓋年代從1937年的"Roll 'Em - Benny Goodman"到2016年的"Earth To Heaven - Esperanza Spalding",聽起來頗有時光回顧感,聽完後感覺年代愈近,爵士樂的編曲愈來愈現代、唱腔也參雜了現代流行樂的唱法,相對於早期的正統爵士樂(有點介於古典樂跟流行樂的感覺),對於聽慣古典樂和搖滾樂的我還是有點不習慣🤔,反而對後期的爵士樂,我似乎更能融入,這剛好跟我喜歡聽的流行音樂年代相反(我喜歡老歌的真正樂器演奏及演唱,對2010年後的流行歌曲,用了太多的電子合成編曲反而不太習慣),感謝您用心的整理及美妙的文字敘述,讓人可以一面聽歌賞曲,又可了解爵士樂的歷史,真的很棒!👏 能唱又能跳,爵士樂簡直是20世紀中葉的 K-pop?(加上舞蹈後,感覺我比較能融入爵士樂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tX58o27Nk Swing/Jazz Inspired Kpop Songs(這些歌曲都是KPOP裡有爵士感的舞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3W42emVu8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3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 很開心聽您從聽慣與擅長的古典與搖滾樂角度聽爵士樂的體會,尤其從團隊協力將音樂風格集大成為具市場規模的KPOP,想必也能在爵士音樂語言裡聽出不少趣味,因為我也是在您格子介紹裡挖掘不少陌生中帶熟悉的樂音趣味。我也喜歡真正樂器演奏,更好奇不同時代歌手歌唱的發音特色 (2000年後華語歌手發音多半帶有英文腔),這回整理長篇搜尋音樂時,包含樂器聲響與歌聲,真讓我聽到不少驚喜,便將學聽過程搜集的資料重新編輯整理,也分享更多對爵士樂好奇與有興趣的格友,更容易親近爵士樂。這首9:20開始Stanley Clarke換電子Bass,與其他樂器合奏對話很好聽喔~🎶。   Stanley Clarke: Tiny Desk Concert   謝謝馬克先生分享KPOP中與爵士有關的連結,聽您介紹分享的搖滾與重金屬再回頭聽爵士樂,然後YT繼續推薦更多,音樂世界真比我以前想像的還要廣闊~。
Week49_52/在這篇爵士鼓學習,分享1960年代後融合爵士樂筆記,作為課程暫告一段落的階段性句點。很開心以一年時間完成"Let's爵士鼓"系列主題,留未來回顧時備忘,也分享給對學習爵士鼓有興趣的格友,願學習持續為你的生活帶來源源不絕的活力。
Thumbnail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6/14
每次看到打鼓的表演,覺得打鼓好像都是用"往死裡"打的方式,原來小聲打鼓也是重要練習的一部分,應該就像唱歌時要有抑揚頓挫的感覺吧。
希浠|YH.C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5
氣泡水 我也才知道用蠻力打擊不持久(何況我先前常用錯肌力🥲),原來更多是要調整持棒姿勢。鼓音的高低快慢,響亮與柔和,密集與稀疏,真如氣泡水形容,可以像欣賞歌唱抑揚頓挫那樣來聽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