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遊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空了,生命的界線也都消失了,心在天地陰陽中遨遊,卻不執取任何物相,萬物在清明的覺知中,綻放跟凋零,一切如是。

心空了,生命的界線也都消失了,心在天地陰陽中遨遊,卻不執取任何物相,萬物在清明的覺知中,綻放跟凋零,一切如是。

肅立的竹對白雲說,為何你不學學我,在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非要選擇在天空中流浪呢?遼闊的天空就是我的家,無論我漂流何處,被風撕成什麼形狀,我都是在同一片蒼穹中,無去無來。棉花糖雲清風般的回答,吹亂了竹子的綠髮。

肅立的竹對白雲說,為何你不學學我,在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非要選擇在天空中流浪呢?遼闊的天空就是我的家,無論我漂流何處,被風撕成什麼形狀,我都是在同一片蒼穹中,無去無來。棉花糖雲清風般的回答,吹亂了竹子的綠髮。

鎮守在山水間的佛,如如不動,春景雖美,猶是闔眼含笑的姿態。佛說:四季於我,是人間布幕上流動的畫片,無論繁花似錦抑或萬物凋零,我始終不是人間,而是布幕。

鎮守在山水間的佛,如如不動,春景雖美,猶是闔眼含笑的姿態。佛說:四季於我,是人間布幕上流動的畫片,無論繁花似錦抑或萬物凋零,我始終不是人間,而是布幕。

黃昏歸途巧遇一片絢爛的花牆,星星尚未點亮之前,紅艷的炮仗花,已先炸開夜的寂靜。原來我的旅程未啟,歸途未歸,我一直在路上,而我的路上始終有美景如畫。

黃昏歸途巧遇一片絢爛的花牆,星星尚未點亮之前,紅艷的炮仗花,已先炸開夜的寂靜。原來我的旅程未啟,歸途未歸,我一直在路上,而我的路上始終有美景如畫。

















avatar-img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
14會員
85內容數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恐懼悲劇的發生。 生離死別、天災人禍,無法預料的疾病或損失。在靜好歲月裡的我們,經常恐懼著悲劇的到來。 而人性非常奇妙,當悲劇真正發生時,正經歷著的我們,心理卻會湧現無以名之的微妙興奮感。 在悲劇當中的我們,為了因應危機,會出現不同以往的行為及思考,偶而會展現
一個人的業力不單是個人的業力,更是集體的業力,當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的創傷未被解決,這個創傷便會像漣漪般地向外擴散傳遞,波及到自身以外的所有生命,我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我們看得到這可恨與可憐,這可恨與可憐就與我們脫不了關係,就也是我們必須清理的業力課題,
我們來廟宇很少祈求,多是感謝,因為我們相信,感恩比祈求更能帶來豐盛。
人類害怕什麼都沒有,所以無法駐留於空洞靜止的當下。 無論醒著睡著,腦袋總有思想在活動。不是在分析評斷,就是在下結論。不是回憶著過去,就是在計畫未來,當計劃成了現實的體驗,體驗之中,腦袋又再規畫著下一秒的行動。 我們很少真正的體驗過什麼。體驗必須全然沉浸於當下,而我們的人生,總是一個時間進行著好幾
他的靈性與聰明一直令人稱奇,他知道我們也期望有一隻狗的陪伴,便願意像狗一般配合討好,完全沒有貓的驕傲與高冷。
人生是一場虛幻的宇宙大夢,所有經驗的故事,都是為了助長靈魂回到本源一體。故事裡的情節內容終究轉眼成空,生命結束後,只有學習到的智慧,以及因體驗而提升的能量會歸入靈魂,成為再次經驗學習的基礎。
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恐懼悲劇的發生。 生離死別、天災人禍,無法預料的疾病或損失。在靜好歲月裡的我們,經常恐懼著悲劇的到來。 而人性非常奇妙,當悲劇真正發生時,正經歷著的我們,心理卻會湧現無以名之的微妙興奮感。 在悲劇當中的我們,為了因應危機,會出現不同以往的行為及思考,偶而會展現
一個人的業力不單是個人的業力,更是集體的業力,當這世界只要有一個人的創傷未被解決,這個創傷便會像漣漪般地向外擴散傳遞,波及到自身以外的所有生命,我們會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或者「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只要我們看得到這可恨與可憐,這可恨與可憐就與我們脫不了關係,就也是我們必須清理的業力課題,
我們來廟宇很少祈求,多是感謝,因為我們相信,感恩比祈求更能帶來豐盛。
人類害怕什麼都沒有,所以無法駐留於空洞靜止的當下。 無論醒著睡著,腦袋總有思想在活動。不是在分析評斷,就是在下結論。不是回憶著過去,就是在計畫未來,當計劃成了現實的體驗,體驗之中,腦袋又再規畫著下一秒的行動。 我們很少真正的體驗過什麼。體驗必須全然沉浸於當下,而我們的人生,總是一個時間進行著好幾
他的靈性與聰明一直令人稱奇,他知道我們也期望有一隻狗的陪伴,便願意像狗一般配合討好,完全沒有貓的驕傲與高冷。
人生是一場虛幻的宇宙大夢,所有經驗的故事,都是為了助長靈魂回到本源一體。故事裡的情節內容終究轉眼成空,生命結束後,只有學習到的智慧,以及因體驗而提升的能量會歸入靈魂,成為再次經驗學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