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念念相續,是為輪迴、一切法由心想生。都是提到信念可以創造實相,讓我們繼續在生命的遊戲場中輪迴體驗。 因此,在追求如何提升顯化能力之前,應該必需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經常我們跟隨慾望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情境了,結果發現體驗不如預期,或者內在的另一個自己,又欲求其他的物象。 是的,我們內在有很多自我及太多慾望,這些經常互相衝突的自我及慾望,讓我們創造出亂七八糟的因果體驗,陷入無限的輪迴漩渦之中。 懂得運用掌握顯化能力後,人生變得很好玩,但在盡情享受這些多采多姿的生命體驗同時,我們也發現內在湧現出一股反勢能,伴隨著許多信念雜訊,正將我們帶離眼前的實相。 宇宙除了顯化法則以外,還有陰陽法則,小至我們的內在,大至宇宙整體,都有許多截然相反的勢力正相生相剋著。內在這麼多不同的我,如何知道他們是誰,出處來源為何?如何將他們集結統合,創造出最適合的恆久生命體驗呢? 了解我及宇宙整體的生命結構,或許才是靈魂此生來地球的真正目的。所有的混亂,都是源於不明白我是誰。 顯化及吸引力法則,能讓我們在地球好好的玩,但玩累了呢? 最後還是得要回歸到腳踏實地的修行。 #光的課程 #擴大療癒法

avatar-img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
14會員
85內容數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 如果今生就此結束,我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呢? 沒有發財致富?沒有功成名就?沒有名車豪宅?沒有環遊世界?還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 ✨✨✨✨ 如果今生就此結束,我最大的遺憾是什麼呢? 沒有發財致富?沒有功成名就?沒有名車豪宅?沒有環遊世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