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創造新問題

執著創造新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我們因為我們的想法是對的,可是我們如何確信我們的想法是「真」對還是「假」對?

對錯或許不是重要,但是否我們也有去感覺自己所感覺到的,有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是對的,可是卻讓自己陷入無比的執著之中,比如認為自己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但養成了以後有一天沒有做就覺得有罪惡感,可能有強迫症覺得必須得做,也有可能覺得自己怎麼能夠不做呢?各種的想法充斥著,好像這個「好習慣」佔據了我們的所有思考,把一件應該是「好」的事情,變成我們的負擔、壓力,甚至是誇張到影響到周圍的人,讓周遭的人們與環境都要配合自己。

如果做到這種程度的時候,這真是一個「好」習慣嗎?

還是其實它在我們所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一個「惡」的存在?

追究到底,其實一直都不在「事情」,都在我們的「心」,執著才是轉變「好」與「壞」的主因。

快樂自在,是不存在執著的,如果我們因為必須做到什麼事情而無法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著「彈性」,那麼我們就會變成僵硬而固執,完全違背我們本來的初心與目的。

隨時看看自己,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莫名的時候有些奇怪的堅持,自己也說不出原因,但覺得就是應該要做呢?

如果是這樣,就要小心了。原本想將自己變好,卻反而製造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avatar-img
Mizuna的沙龍
17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內觀在教什麼呢? 戒定慧。五戒、正定與智慧。 讓人過著合乎道德的生活,培養專注感知自己的感受(情緒或感受)的能力,並以自身感受到的實相(真實感受到的情緒或感受),來練習平等心(好的感受不貪求希望能夠延續、不好的感受不期望他能夠趕快結束)以獲得智慧。 十天(加上前後共12天)的課程在做什麼?
在內觀中心有幾種不同的法工,但不變的是都在服務學員和為了讓課程順利進行。 本人做過兩次全程法工,分別為事務長以及廚房法工,稍微分享自己體驗以及法工課程對於內觀修行的幫助。 有些人以為法工僅是志工,但實際上法工不僅是為他人付出,同時法工的服務也是一種課程。而要上這個課程,必須要上過全程的10日課程
原本猶豫是否該寫這篇,因為網路上的資料已經非常多了,好像自己寫出來有些多餘,但又覺得每個人的心得都不一樣,或許可以作為某些人的參考,也能夠給自己一個重新檢視自己當初去內觀的初衷做下紀錄。半年過去了,現在才寫可以避免自己太過於強烈的想法,可以以冷靜沈著的心去分享,希望能夠更客觀去做陳述。 一開始去內
內觀在教什麼呢? 戒定慧。五戒、正定與智慧。 讓人過著合乎道德的生活,培養專注感知自己的感受(情緒或感受)的能力,並以自身感受到的實相(真實感受到的情緒或感受),來練習平等心(好的感受不貪求希望能夠延續、不好的感受不期望他能夠趕快結束)以獲得智慧。 十天(加上前後共12天)的課程在做什麼?
在內觀中心有幾種不同的法工,但不變的是都在服務學員和為了讓課程順利進行。 本人做過兩次全程法工,分別為事務長以及廚房法工,稍微分享自己體驗以及法工課程對於內觀修行的幫助。 有些人以為法工僅是志工,但實際上法工不僅是為他人付出,同時法工的服務也是一種課程。而要上這個課程,必須要上過全程的10日課程
原本猶豫是否該寫這篇,因為網路上的資料已經非常多了,好像自己寫出來有些多餘,但又覺得每個人的心得都不一樣,或許可以作為某些人的參考,也能夠給自己一個重新檢視自己當初去內觀的初衷做下紀錄。半年過去了,現在才寫可以避免自己太過於強烈的想法,可以以冷靜沈著的心去分享,希望能夠更客觀去做陳述。 一開始去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