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小孩不說話?

2023/03/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兩歲小孩還不說話怎麼辦?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確實理論上,從一歲半開始小孩能說出的詞彙量會陸續增加,到兩歲以前能說出的詞彙通常可以有50-100個,也能有簡單的片語表現,例如:「媽媽抱抱。」。如果口語表達方面表現不如預期,建議多加留意。
因為語言遲緩來到治療所的孩子,家長多半已經上網查詢並且執行了常見的語言刺激策略,例如放慢說話速度、縮短句子讓孩子比較容易理解,或是使用所謂的「焦點刺激策略」重複重點語詞讓孩子能多聽幾次。
然而,經過這些方法,可能孩子的進步仍然有限,這時我會建議家長先注意三個方面,看看孩子是否有相關的困難。
一、共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
共享式注意力指的是溝通發展中,協調溝通對象以及他們共同有興趣之物品間的注意力。例如爸媽注視並且指著桌上物品的時候,小孩能否隨著爸媽的視線看過去,注意到物品。另外,孩子是否能主動利用眼神或手勢,引起他人注意自己感興趣的物品也是重要的一環。
如果發現兩歲孩子的共享式注意力不佳,除了語言治療外,也建議帶至職能治療單位評估及介入!
二、理解能力
有時家長會告訴我:「他全都聽得懂啊!但都不跟著講。」經過評估之後,我常發現小孩未必是聽懂了家長說話的內容,而是透過家長的手勢動作(通常是用手指著)判斷出來的。另外,一個很常混淆的概念是,小孩能夠正確使用物品的「功能」,未必表示他曉得物品的「名稱」,也因此家長常疑惑小孩都知道東西放在哪,什麼時間要去拿,但卻說不出拿的東西是什麼。
如果經過澄清發現,小孩所認識的物品「名稱」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多,建議先從名稱的「理解」開始,因為就像我們背英文單字,也要累積足夠的單字量才能說得出來,語言的「理解」能力足夠,才有可能開始主動說出喔!
三、模仿能力
通常家長教小孩講話的方式,都是對著孩子說一些語詞,叫孩子跟著說,但卻發現孩子沒什麼反應,也不知道該怎麼激發孩子跟著說。這種時候我會建議家長,先確認一下孩子是否已經懂得模仿行為。例如跟著家長一起拍拍頭、拍拍臉、拍拍肚子,做一些手部的動作。
若孩子不能理解模仿的意義,可以先從模仿動作開始,讓孩子建立模仿的行為,再慢慢帶到口語的模仿,通常會比較順利喔!
大致說明一下我常在治療室中遇到的狀況如上,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討論。當然,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引導孩子開口說話,到家附近找語言治療師,一定能得到最充分的支持和協助!
說說事務所 x Lynn
說說事務所 x Lynn
喜歡繪本、寫作的小兒語言治療師,覺得語言治療工作有時就像偵探辦案一樣,要觀察細微的線索,推斷可能的原因,做出正確的判斷,才能給予合適的治療,讓孩子順利開口說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