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滔滔我不怕(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與死神的正面交鋒
正式作業開始了 工作內容周而復始 :下網 靜置 起網 凍魚 存艙 休息 下網……
第一回 隱約地瞥見了死神(以下簡稱祂)的身影 靠得很近 印度洋天氣很糟 海象更差 但這裡是漁獲的天堂
船上的浮球(照片上圓形保麗龍球)留置在前上甲板上 風吹得蠢蠢欲動 飛走了可下不了網 二副要我綁牢它們 爬上浮球堆拉繩子捆綁固定 突然一個浪來顛簸一下 把我給甩到船舷邊 正想爬上甲板 又被甩出船外 眾同事驚叫“小心小心” 幸而抓住了欄干 同事七手八腳的把我拉起 祂不甘心的離去了
事後二副說 如果掉下海15分鐘沒救起來 就要回蘇州賣鴨蛋了 因為船沒煞車 迴轉掉頭很費時間 海水能凍死人
沒有星期假日 國定假期 除了在南非開普敦靠港卸魚補給 和兩次颱風停止作業 每天只能睡五個小時 三餐很有故事
食材補給進廚房凍艙時 按先來後到順序 漸次填滿 問題來了 冷凍後 白茫茫一片冰霜 無從辨認也無從配菜 所以找到什麼吃什麼 吃一個禮拜後 就可以換口味 所幸廚師手藝還行 變著花樣餵我們 可風浪不留情 有時一個浪打上用餐的甲板 一地的菜就泡湯了
有一回風浪不小 正是魚群出沒中網率高的時刻 我才明白這不止是捕魚 是搏命來的
有一回大豐收 收網的速度慢 海象變差 浪一波大過一波 就在即將完工時 一波大浪潑進了作業甲板 把我跟另一同事載浮載沉的在甲板和作業艙“上沖下洗” 原來這是衝浪的滋味 先是刺激 後是害怕
船舷開了口方便網具上船 是最接近海面的位置 深怕把我沖到海裡去了 天旋地轉一陣子 水從排水口退了 人被推擠在油壓機旁 說也神奇 一點傷都沒有 全身透濕 但丟失了眼鏡(有備份)祂憤恨不平的再次離去
胞兄痛風發作 雙腳萎縮 成天待在寢室 後來聯絡運搬船(魚獲滿艙時轉運用船)送回高雄就醫 這裡透露一個祕辛 按規定一艘船是禁止父子或兄弟同船的 萬一什麼的 不就“團滅”了 因為缺人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第三次和祂過招是同事的疏忽 黃鰭鮪魚大約60公分到一公尺長 是加工成鮪魚罐頭的主要材料
從網上拆下魚體(多半已死)就要送進速凍艙 用强冷和風扇讓魚體凍硬才能進貨艙存放堆疊
我也負責在凍艙排魚 將鮪魚一條條排在架上 有一次魚太多 還沒排完 艙門就被關了 風扇轉了 冷媒釋出超低溫
天呀!我被鎖在冷凍室 強風吹得眼睛張不開 呼吸困難 吸進胸腔一股股沁心的寒意 但其實沒看見所謂的“人生跑馬燈” 我敲搥著艙壁發出“砰砰”聲響 似乎沒有回應 就在祂要下手時 艙門“歪”的一聲打開了 我毛髮結冰 渾身發抖說不出一句話 我那麼有禮貌 竟忘了說“謝謝”! 祂垂頭喪氣絕望的消失了
海上生活也有愜意的時候 有一次收網竟有一尾鮮活蹦跳的黃鰭鮪魚 大俥說中餐生魚片管夠 果不其然 整隻魚都片成刺身 調製了芥茉醬油 大快朵頤一番 美中不足的是魚肉沒冷藏的脆度 但非常時期還計較啥呢!
另一回 探魚機探了烏龍 網起了一甲板的青鯊和少數的大白鯊 沒商業價值 只有胸鰭尾鰭割下曬魚翅
大俥又展手藝 烹煮了兩大鐵桶的魚翅羹 讓我們這一輩子的“扣達(quota)”都滿了 真的 已經35年過去 對魚翅都不感興趣 當時只有鵪鶉蛋 黑木耳 瘦肉 筍絲當配料 和五星級飯店的佛跳牆相比 不惶多讓呀!
在南非靠港補給時 印象最深刻的是“臍橙” 屁股上猶如連體嬰還長著另一沒發育的同胞 沒籽又甜 香吉士都被打槍 我運氣差抽籤得到綠表皮的 但還是甜 現在好市多要有貨我不會錯過
至於開普敦水手俱樂部 曾有一段豔遇 發生了一夜情 這故事整理好再向您報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5會員
20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親眼看到的都能相信?恐怕未必 食品廣告充斥在電視節目中 (唯一真實的是味道沒有廣告中說得好) 廣告是這樣拍成的: 蜂蜜是拿機油顯現顏色和黏稠性 蒸汽是拿乾冰表現蒸騰和出鍋感 其他食材全是色素和矽膠型塑而成 和高超細膩的攝影技巧所成就
越戰期間 美國婦女只有兩個話題最受關注:反戰和掀不掀馬桶座墊 反戰是因為許多年輕人喪命異鄉 出現撕毀徵兵令的情事
踏上新加坡 進入麻六甲 十月底600噸級的遠洋流刺網船從前鎮港出航了 流刺網是一種15公分見方小格的魚網 每張網上下寬兩公尺 左右五公尺 每張網連結後 可達數公里
我抓鮪魚 及和死神擦身而過的歷程 28歲前從未踏足外國 最遠只到金門 還不是旅遊 是三個月的士官養成集訓 出操 實彈射擊 基本教練 單兵伍班排攻擊演練……都熬過去了 那時才18歲未滿 正是天地不怕桀驁不馴 只怕教育班長
人文的積累 上一篇匆忙疲睏中忘了提到珊瑚 海面下珊瑚叢瑰麗多彩 吸引浮潛人士趨之若鶩 其實我們欣賞到的是“屍體” 由珊瑚蟲死後遺骸積累而成的 和鐘乳石的成分“碳酸鈣”恰恰相同
大自然的積累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這句話是我1977年在金門第二士官學校集訓時 偷瞄到教育班長為俠義電影寫劇本 稿裡的開場白 因為上課時間到了 就沒看下文 猜測這句話是形容時光移轉或某俠客練功的恆心
親眼看到的都能相信?恐怕未必 食品廣告充斥在電視節目中 (唯一真實的是味道沒有廣告中說得好) 廣告是這樣拍成的: 蜂蜜是拿機油顯現顏色和黏稠性 蒸汽是拿乾冰表現蒸騰和出鍋感 其他食材全是色素和矽膠型塑而成 和高超細膩的攝影技巧所成就
越戰期間 美國婦女只有兩個話題最受關注:反戰和掀不掀馬桶座墊 反戰是因為許多年輕人喪命異鄉 出現撕毀徵兵令的情事
踏上新加坡 進入麻六甲 十月底600噸級的遠洋流刺網船從前鎮港出航了 流刺網是一種15公分見方小格的魚網 每張網上下寬兩公尺 左右五公尺 每張網連結後 可達數公里
我抓鮪魚 及和死神擦身而過的歷程 28歲前從未踏足外國 最遠只到金門 還不是旅遊 是三個月的士官養成集訓 出操 實彈射擊 基本教練 單兵伍班排攻擊演練……都熬過去了 那時才18歲未滿 正是天地不怕桀驁不馴 只怕教育班長
人文的積累 上一篇匆忙疲睏中忘了提到珊瑚 海面下珊瑚叢瑰麗多彩 吸引浮潛人士趨之若鶩 其實我們欣賞到的是“屍體” 由珊瑚蟲死後遺骸積累而成的 和鐘乳石的成分“碳酸鈣”恰恰相同
大自然的積累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這句話是我1977年在金門第二士官學校集訓時 偷瞄到教育班長為俠義電影寫劇本 稿裡的開場白 因為上課時間到了 就沒看下文 猜測這句話是形容時光移轉或某俠客練功的恆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釣客出海,殊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豐收,還是未知的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住院疑似在夢中的一系列奇幻經歷,包括被囚禁在港口、夢到太太把他帶出院、開著敞篷車去東部城市等,充滿了神祕的感覺。
海邊有死魚,碼頭有姑娘,我有一隻魚形證件套。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看過這樣的報導,漁夫將鯊魚的背鰭割下,將沒有商業價值的鯊魚身體丟回海裡。但我們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雇主命令漁工將夥伴的遺體丟入海中。這是《開動之前》紀錄片中最真實的影像,發生在印尼漁工上的悲歌。只要是漁工或是鯊魚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全都是雇主可以隨意丟棄的「物品」。
Thumbnail
每次跟朋友出海釣魚,最惱人的就是啥魚也沒釣到,但就是只收穫滿滿一籮筐的Shool Shark (翅鯊),這種小鯊魚在整個紐西蘭海域不能說滿坑滿谷嘛,也只能說是多到人見人厭。 尤其洋人壓根子不吃這種肉質軟趴趴又瘦又沒脂肪的軟骨魚,即便拿來炸魚薯條都是屬於最次最便宜的那種,所以每次洋人釣到鯊魚就是
Thumbnail
一段航海日誌,揭露了一個久遠的傳說故事...... 飢餓會帶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用顫抖的手,寫下鮑里斯的遺願, 讓世人知道,海怪真實存在於世。 風平浪靜的海面,冒出許多水泡, 大量魚群在海面,上下來回跳躍, 船長鮑里斯似乎,知道了些什麼? 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如此慌張過,
Thumbnail
  我想,也許在靈魂遊歷的某一世,我當過海的女兒。   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遊艇上,我起身離開座艙走到船側,白金色陽光映在海面上,我注視著船舷捲起的白色泡沫,同時也像是捲起遠古時期幾乎被遺忘的記憶,熟悉到以為曾經與海有極深牽絆。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釣客出海,殊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豐收,還是未知的命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住院疑似在夢中的一系列奇幻經歷,包括被囚禁在港口、夢到太太把他帶出院、開著敞篷車去東部城市等,充滿了神祕的感覺。
海邊有死魚,碼頭有姑娘,我有一隻魚形證件套。
Thumbnail
我們都曾經看過這樣的報導,漁夫將鯊魚的背鰭割下,將沒有商業價值的鯊魚身體丟回海裡。但我們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雇主命令漁工將夥伴的遺體丟入海中。這是《開動之前》紀錄片中最真實的影像,發生在印尼漁工上的悲歌。只要是漁工或是鯊魚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全都是雇主可以隨意丟棄的「物品」。
Thumbnail
每次跟朋友出海釣魚,最惱人的就是啥魚也沒釣到,但就是只收穫滿滿一籮筐的Shool Shark (翅鯊),這種小鯊魚在整個紐西蘭海域不能說滿坑滿谷嘛,也只能說是多到人見人厭。 尤其洋人壓根子不吃這種肉質軟趴趴又瘦又沒脂肪的軟骨魚,即便拿來炸魚薯條都是屬於最次最便宜的那種,所以每次洋人釣到鯊魚就是
Thumbnail
一段航海日誌,揭露了一個久遠的傳說故事...... 飢餓會帶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 用顫抖的手,寫下鮑里斯的遺願, 讓世人知道,海怪真實存在於世。 風平浪靜的海面,冒出許多水泡, 大量魚群在海面,上下來回跳躍, 船長鮑里斯似乎,知道了些什麼? 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如此慌張過,
Thumbnail
  我想,也許在靈魂遊歷的某一世,我當過海的女兒。   在淡水漁人碼頭的遊艇上,我起身離開座艙走到船側,白金色陽光映在海面上,我注視著船舷捲起的白色泡沫,同時也像是捲起遠古時期幾乎被遺忘的記憶,熟悉到以為曾經與海有極深牽絆。
即使不需要進入褪羽季,海岸依然吹拂強勁的冷風,生長於沿海一帶的草本植物隨著風勢摩娑作響,打在礁岩浪潮所激起的水花到處飛散。距離海岸不遠處、位於狹小海灣的漁港聚集了大量漁工。他們忙著替剛回港的漁船卸載魚貨,送上外地商隊帶來的大型貨車。海面上仍有數艘漁船忙著作業。正逢季節變換之際,此刻海洋到處都有豐富的